梁啟超
饮冰室合集(全十二册) 豆瓣
作者: 梁啟超 中华书局 1989 - 3
饮冰室集始于光绪二十八年何君擎一编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为编年体其第二次光绪三十一年印于东京金港堂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此次广编年用分类第三次亦三十一年广智书局出版用分类体第四次民国四年由中华书局印行用分类体第五次民国五年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名曰丛著收新民说德育�等凡十三种第六次民国十四国梁廷灿编上海中华书局印行以时代先后分为五集每集所�文以性质略为区分。 本编以编年为主搜集巳印未印诸作分两大类甲类文集附诗词题跋寿序祭类而第其年次前印各集年次有疏舛者亦为订正藉可窥见作者思想之发展及三十年来政局及学术界转变之迹。
2012年6月30日 在读
制限 即 限制;論譯書(2012.07.01)
中國 梁啟超
梁启超传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解玺璋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 - 9
★83年来最客观、最详实的梁启超传记
★读懂梁启超,就能读懂近代中国
★刘再复作序,雷颐、止庵、吴思阅后推荐
本书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 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
本书堪称梁启超辞世83年来最为详尽、客观的传记。
名家推荐:
★解著的好处恰恰在于它远离本质化即简单化,而把力气用于对史实的考证与描述,在对待近代史人物的评价中,客观真实地叙述历史人物为中国的进步做了哪些实事。——学者 刘再复
★梁启超是百科全书般的人物,如同大海汪洋,一本书“把握”其一生,委实不易。玺璋文史兼修,对梁启超研究有素,此书清晰、全面把握、分析了梁的一生,确实难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局面最大的学者,也曾是影响至巨的思想家和举足轻重的政治家。现在我们终于有一部配得上他并不漫长但是精彩非凡的一生的传记了。——学者 止庵
一个被放弃的选择 豆瓣
作者: 黄克武 新星出版社 2006 - 5
本书以梁启超《新民说》为基本史料,分析20世纪初期梁氏思想的内涵与变迁,及其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意义。
作者认为梁启超及其《新民说》有以下三个十分突出而又往往受到误解的特点。第一,他具有很强的幽暗意识,对人性的黑暗面有深刻体认;第二,他对个人自由有很根本的尊重,认为中国应创造一个富强安定的环境以回应帝国主义的入侵,而达成此群体之目标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以制度化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就此而言他的思想类似于穆勒所代表的西方自由民主传统,而与卢梭、黑格尔、马克思的民主传统不同,并与集体主义或国家主义异趣;第三,他的观点一方面固然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与中国儒、佛传统密不可分。作者更进一步以为,这三个特点是密切联系而相互增强的。
从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趋势来看,梁氏代表的是温和渐进的“调适”思想,而与谭嗣同、孙中山等人主张激烈变革的“转化”思想有所不同。作者认为在20世纪初年中国思想界正处于这样一个思想抉择的关头,开始之时两者势力相当,其后愈来愈多的人放弃了梁启超的“调适”思想,采取革命派的“转化”主张。此一思想的变迁,并配合其他的外在因素,造成了近百年的革命与混乱。
李鸿章传 豆瓣
9.1 (21 个评分) 作者: 梁启超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 5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著者于时局稍有所见,不敢隐讳,意不在古人,在来者也。——梁启超
欧游心影录 新大陆游记 豆瓣
作者: 梁启超 东方出版社 2006 - 6
他说:天下最繁盛者宜莫如纽约,天下最黑暗者殆变莫如纽约。”“社会革命恐怕是20世纪史唯一的特色,没有一国能免。”“资本主义,必非国家终局之目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说起科学破产来。”“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发明。”“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者,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物质。”……
中国之武士道 豆瓣
作者: 梁启超 2006 - 6
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写于1904年10月。
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梁启超32岁,因为戊戌变法失败遭到清政府的编辑,流亡在日本。
国家的衰朽,政治的腐败,国民精神的懦弱,造成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岐视,当时西方和日本都认为“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这刺激着梁超敏感的心灵,他激动地说:“吾耻其言,吾愤其言,吾未能卒服也。”于是愤而下笔,著成此书。
梁启超选取了七十多个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作为中国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者,追寻他们超拔豪迈、慷慨悲歌的一生,缅怀他们为了个人的名誉或国家的利益不惜以命相争的牺牲精神、不为瓦全的铮铮风骨。
梁启超历年主张要革新国家,就要先革新国民的精神和思想,他写作此书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以先民的武德民作为子孙后代的模范。
儒家哲学 豆瓣
作者: 梁启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11
本书以《儒家哲学》为中心,收录了梁启超有关儒家哲学、儒家政治哲学和儒教的代表性论述,书前有长篇导读。
《儒家哲学》是梁启超晚年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部力作,原本是梁氏在清华国学院的讲课稿,由其弟子周传儒记录。梁启超在讲演中提出了不少新颖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哲学之内涵并无统一之标准,而有地域之分、民族之别。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不仅范围不同,讨论的内容也有很大差异。儒家哲学所讨论的问题,西方哲学或并未涉及,或理解途径有别;西方哲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中国哲学或认为不必研究,或研究得不够透彻。鉴于此,他认为最好将“儒家哲学”称为“儒家道术”。由此出发,他对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儒家哲学的研究方法,儒学的历史变迁以及儒家哲学中的重要问题——性善恶问题、天命问题、心体问题作了精当的阐发。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二书求“同”的理路相比较,《儒家哲学》求“异”的哲学史理路在反思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重新挖掘本土资源之时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
清代学术概论 豆瓣
作者: 梁启超 / 校注 朱维铮 中华书局 2010 - 1
《清代学术概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清代学术思想史的著作。全书涉及哲学、经学、史学、考古学、地理学、金石学、文献学、佛学、美术、诗歌、历法、数学、水利等学术领域,而贯之以时代思潮兴盛转承的主线,可谓气势磅礴,思路明晰,有如一气呵成,被后世研究者称为“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珍品”。本次出版,选用的是朱维铮校订本,并改正了一些错误。
丛书介绍:
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名家辈出,产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著述,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由于诸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有的版本繁杂,错漏时见。有鉴于此,我们特组织出版“跟大师学国学”书系,从这些学者名家、国学大师的著作中,遴选出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仔细编校,统一装帧,分批推出,以飨读者。
我们所选书目,大多数是一版再版的经典著作,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当日名家,影响很大,有的多次重印,但1949年以后未再重印,借此次整理出版的机会,我们将之重新推荐给读者朋友。这些书,都是大家名家面向年轻读者讲述,不作高头讲章,也不掺杂教条习气。我们希望,本书系在新的时代,能够帮助今天的年轻人熟悉自己的经典,认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跟大师学国学”第二辑于2010年1月推出,包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孟森《清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清代学术概论》、曹伯韩《国学常识》、胡朴安《文字学常识》、诸宗元《中国书画浅说》、俞陛云《诗境浅说》等八种。
上架建议:
普及读物,国学,传统文化
本书系卖点:
1,大师精品: 文化名家历经半个世纪而熠熠生辉的好书,是年轻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首选读物。
2,增补内容: 增补作者相关文章或名家评论文章,比其他社版本大大增值。
3,定价低廉: 回馈年轻读者朋友,单本定价最低至10元。
4,编校可靠: 中华书局资深编辑、编审把关,文字准确。
梁启超家书 豆瓣
作者: 梁启超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 8
《梁启超家书》讲述了:梁启超有子女十人,长大成人的有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九人,但是思忠英年早逝。他们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家庭中出了三个院士这也是极少见的。在20世纪的20年代一30年代,梁启超把思成、思永、思忠、思庄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任公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来往。当时思顺与丈夫周希哲住在加拿大,思庄随姐在加,因此任公的信多先寄到思顺处再由子女传阅。信中表达了任公对子女们深切的关爱,及兄弟姐妹间的亲情。这里我们选了部分有关个人修养及学业方面的内容,供青年朋友们自勉。
启明之星 豆瓣
作者: 叶曙明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2 - 8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梁启超”。也许他有着谦谦儒者的雍容,也许他有着革命者的激情,也许他像阴谋家一样充满机心,也许他只是一个向着阳光奔跑的顽童。所以赞他的人,把他捧到九天之上,玉皇大帝给他敬酒;骂他的人,把他贬到十八层地狱,让阎王爷派他去挖煤。但梁启超(1873-1929)从不受外界臧否的影响,说他善变也罢,说他反动也罢,称他“梁师”也行,叫他“梁狗”也随便,该保皇时就保皇,该共和时就共和,可合作时仇敌也合作,不可合作时尊师也分手。当风独立,我做我事。他留下了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让后人要花上比他一生长百倍的时间,去慢慢消化。
梁著作文入门 豆瓣
作者: 梁启超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7 - 1
本书是作者于20年代在清华大学等院校为学生授课时的讲义。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本提高作文水平的好书。作者以浅显、通俗的文字,全面阐述了作文所应遵循的规则,以及提高作文水平的具体方法。作者还结合对经典作品的精彩点评,教会读者鉴赏文章,懂得如何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高雅的格调和情趣,从而使作文水准更上层楼。
ヴェトナム亡国史 他 豆瓣
作者: 潘佩珠 译者: 長岡新次郎 / 川本邦衛 平凡社 1966 - 8
全アジア人よ,この惨を救え__20世紀初頭,フランス虐政下のヴェトナムをのがれ,祖国の復興をはかって横浜に来訪した老志士潘佩珠が,流浪,投獄の苦難のなかで書きつづった血涙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