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
瓦尔登湖 豆瓣
walden
8.1 (171 个评分) 作者: 亨利·戴维·梭罗 译者: 徐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
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
寻找精神家园 豆瓣
作者: 亨利·戴维·梭罗 译者: 史国强 中信出版社 2007 - 5
他所著的《瓦尔登湖》,成为全人类的心灵之书;他的文字是内心生发出的一泓清泉,为人们开启了生命中永恒的黎明!
深沉而敏感的抒情……超凡入圣。——乔治·艾略特
“任何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梭罗
亨利·大卫·梭罗因其在文学和政论上的杰出作品而闻名于世。而在1848年,当梭罗还不为人所知的时候,他的一位朋友哈里森·布莱克就深深地感觉到梭罗是一位出色的“精神导师”,并向他寻求精神上的帮助。从此之后的13年里,梭罗一直不间断地给布莱克写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国家、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感悟,而本书就是所有这些信件的汇编。
在梭罗的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他在信中所展示出的淡泊的人生态度和超乎寻常的智慧,具有永恒的意义,如同当年对布莱克以及其他朋友产生的影响一样,直至15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信件仍然会激起读者强烈的内心共鸣。
种子的信仰 豆瓣
作者: 亨利·戴维·梭罗 译者: 焦晓菊 / 何广军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 6
承续《瓦尔登湖》之淡泊恬青,追寻植物种子传播之奇异旅程。《种子的信仰》是梭罗毕生研究自然和自然律于人类意义的登峰造极之作,也是他的遗作,这本书将成为自然和自然史热爱者的必读书,也是对梭罗生平和作品感兴趣者的案头珍藏。该书一如既往着他特有的文风:明澈和优雅,正如在我国拥有广大读者的《瓦尔登湖》文体。梭罗接受了当时还不被广泛认同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写就了这本现在看来依然新奇的19世纪中期的著作。梭罗为了求证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的,通过实地考查和日常仔细观察,揭示了油松、五针松、柳树、樱桃等树木的种子如何通过风力、水、冰雪和动物传播开来,甚至远涉重洋,异地生根成长。种子易于传播的巧妙构造、利用多种外力最大范围的传播,表现出的坚韧和生命力,让作者赞叹不已。我相信种子里有强烈的信仰。相信你也同样是一颗种子,我已在期待你奇迹的发生。——亨利·D·梭罗《瓦尔登湖》中的哲学家变身为全神贯注的科学观察者……这是普通读者的真正乐事;跟随他漫步在他热爱的森林,发现土地如谷仓和学校,又一次有机会听到他精确而美好的叙述。——《出版家周刊》《种子的信仰》……是梭罗天才的杰作。每一页都闪耀夺目的洞见和智慧,以及他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天分。——《华盛顿邮报 书评》 “……诗意而写实地写下对土地无限丰富性的赞美,他将土地比作谷仓和学校,不但是有永恒的真意,也比以往更受人们欢迎。”——《时代周刊》《种子的信仰》的问世,要感谢热爱梭罗的编辑,他的诚实、精确、谦虚和少见的学术性眼光。Brand Dean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梭罗,更重要的,这是弥留之际的梭罗梦想能够完成的作品。——《波士顿环球》“……梭罗是如此出色的遣词造句和使用比喻的专家,即使在这样一部科学的作品中,他都不倦地显示文字的魅力,令人得到莫大的阅读乐趣。”——《今日美国》
野果 豆瓣
Wild Fruits
7.2 (5 个评分) 作者: 亨利·戴维·梭罗 译者: 石定乐 新星出版社 2009 - 8
本书是梭罗的最后力作,是他倾注其生命最后十年的全部心血,陆续写成的一组有关野果的散文。
与《瓦尔登湖》中的哲人不同,在本书中,梭罗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知识丰富的游伴和植物学老师,他满怀对大自然的神圣挚爱,以其仔细考察野外行程为线索,娓娓动听地详细描述了各类野果在北美地区的分布状况,它们的花期、结果的具体时段和各自形态等生命艺术,以及当地各类昆虫、鸟兽(如各种鸟、黑熊、松鼠、牛羊等)与之的自然关系。让人感到身边一切草木的和谐、可爱和宝贵,各类生命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扶持的重要。
本书文笔优美,表述生动,读者阅读起来宛如进行一段野外旅行,不会有波澜壮阔、惊险曲折的经历,但会有令人回味无穷的乐趣和收获。
少雨的土地漫步 豆瓣
作者: (美)梭罗 / (美)玛丽·奥斯汀 译者: 朱筠 / 祝秀波 漓江出版社 2009 - 8
《少雨的土地.漫步》以散文体写就,被誉为“沙漠经典”,全书由十四篇组成,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加州南部 个沙漠小镇及其周围土地的魅力。此书1 903年首次出版时引起巨大反响,此后一版再版,影响经久不衰。美国当代自然文学作家特里·威廉斯在为本书最新一版写的序言中说道 “几乎一百年之后,《少雨的土地.漫步》成为一本令人敬慕的沙漠经典,而且迄今为止,这种敬慕达到了顶点。”这本书改变了人们对沙漠的认识,干燥少雨、空旷贫瘠的沙漠在奥斯汀笔下成为有生命、有活力的迷人风景,由此开创了当时在美国还无人问津的"沙漠美学"。
《漫步》是梭罗的最后一部主要作品,它以一种超前的自然保护意识,表达了他对荒野价值的肯定与迷恋。在梭罗之前,也曾有不少人描写荒野,迷恋荒野,但从未有人像梭罗那样真正理解荒野的价值,并为保护纯朴而完整的自然而大声疾呼。在梭罗眼中,荒野蕴藏着无穷的生机与活力,也最终体现着真、善、美的价值。他预见了人类盲目发展给自然带来的破坏,也预见了工业文明可能造成的毁灭性后果。他把自然看成疗救人类身心的灵丹妙药,看成人类的前途与希望。《漫步》中的梭罗可谓振聋发聩,听 "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有这个世界!"
瓦尔登湖 豆瓣
Walden
作者: 亨利· 大卫· 梭罗 译者: 王金玲 重庆出版社 2010 - 4
《瓦尔登湖(经典插图版)》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极为优秀的人生哲理书,但从根本上讲,这本书更能扩大我们的日常视野,让我们从简单的生活开始学习知识。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学知识,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人文、地理和历史知识。阅读它,我们能在平凡与简单中真切感受生活的意义与趣味,也更能感受寂静之美。
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 豆瓣
作者: 亨利·梭罗等 / 何怀宏(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 1
《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在选辑译稿过程中,不同篇目约请了分别的译者和作者,而各篇目的内容间有相互引录的现象,所以在整部书中,出现了同一段原文不同译法的情况,为了文意上的连贯性,也为了珍视译者各自独特的行文风格,书中留存了此类差别而未加丝毫凿作,对于此不算规范的做法,请读者谅解。
最后,要感谢《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的编者何怀宏先生,他于病中为《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的顺利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特此致谢。
Walden 豆瓣
作者: Henry David Thoreau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95 - 9
On July 4, 1845, Henry David Thoreau moved into the cabin he had built on the shore of Walden Pond. Now, on the 150th anniversary of that event, Houghton Mifflin is proud to publish an exceptional new edition of what i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book in our history as a publisher. Walden: An Annotated Edition features the definitive text of the book with extensive notes on Thoreau's life and times by the distinguished biographer and critic Walter Harding. In the third chapter, Thoreau writes, "How many a man has dated a new era in his life from the reading of a book?" For many readers, Walden is that book. Written a century and a half ago, it grows more meaningful every day, and whether you are reading it for the first time or the hundredth, Walter Harding's insightful comments will open your eyes to the true depths of this master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