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權
论中国海权 豆瓣
作者: 张文木 海洋出版社 2009 - 3
本书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国海权”概念为全书论述展开的起点;第二、三、四部分从历史纵座标和现实横座标论述中国海权的定位,从中可看出海权之于中国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五部分回扣“中国海权”正题,提出21世纪上半叶中国海洋安全战略构想。
One Hundred Years of Sea Power 豆瓣
作者: George Ba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7
A navy is a state's main instrument of maritime force. What it should do, what doctrine it holds, what ships it deploys, and how it fights are determined by practical political and military choices in relation to national needs. Choices a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state's goals, perceived threat, maritime opportunity,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not the least, the way the sea service defines itself and its way of war. This book is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U.S. Navy. It explains how the Navy, in the century after 1890, was formed and reformed in the interaction of purpose, experience, and doctrine.
印度与印度洋 豆瓣
作者: 张文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 1
古今霸权国家来到印度洋便进入衰落期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印度洋地区争强好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独吞世界从而独控印度洋的想法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对中国和对印度都是有非常有害的,只有分享才是守福之道。持久聚积中国影响力并以和平的方式向印度洋持续纵深辐射,应当是中国印度洋政策的基本特征。
与潘尼迦当年为印度写作《印度与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时的考虑一样,我考虑写一本从中国人的地缘政治视角看待印度与印度洋的著作。本书与潘尼迦的书同名,其副标题的不同选择意在表明,这是一本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印度视角的中国学者关于印度及印度洋问题的研究著作,其成果也可看作是中国学者站在中国地缘政治立场对印度海权奠基学者潘尼迦先生的思想在半个世纪后的呼应和回应。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 豆瓣
作者: 章骞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 - 8
在十九世纪,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拥有了无可争议的海上统治权,然而,这一支规模空前的海上力量逐渐被美国所取代,一些同样企图以对抗形式攫取海上霸权的其他力量却遭遇衰败。这对于二十一世纪的现在依然有着耐人寻味的启示。本书以十九到二十世纪各国海权发展之路作眼,对于美国如果一步一步走向海权大国的历程加以考察和分析,寻求对于当今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