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
Jazz in Paris: Chet Baker Quartet Plays Standards 豆瓣
Chet Baker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08年3月12日 出版发行: Emarcy
Chesney Henry "Chet" Baker Jr. was an American jazz trumpeter and vocalist. He is known for major innovations within the cool jazz subgenre leading him to be nicknamed the "prince of cool". Baker earned much attention and critical praise through the 1950s, particularly for albums featuring his vocals.
Chet Baker Sings and Plays from the Film "Let's Get Lost" 豆瓣
8.7 (6 个评分) Chet Baker / Original Soundtrack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1992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Novus
Chesney Henry "Chet" Baker Jr. was an American jazz trumpeter and vocalist. He is known for major innovations within the cool jazz subgenre leading him to be nicknamed the "prince of cool". Baker earned much attention and critical praise through the 1950s, particularly for albums featuring his vocals.
fly me to the moon 豆瓣
9.1 (7 个评分) Frank Sinatra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1964年8月1日
Fly me to the moon 由巴特·霍华德(Bart Howard)写于1954年,是首华尔兹舞曲,也是他最有名的一首作品。最初由当时他工作的酒店的驻店歌手Felicia Sanders演唱。随后一位出版商建议将其改名为Take Me to the Moon,巴特·霍华德采纳了他的意见,并最后将这首歌定名为Fly Me to the Moon。由佩姬·李(Peggy Lee)1960年演唱的版本成名。而弗兰克·辛纳塔(Frank Sinatra)的翻唱让这首歌的名声达到了一个无法形容的地步。美国宇航局曾把他演唱的这首歌的唱片,通过阿波罗飞船送上月球,使得它成为第一首在月球上播放的人类歌曲。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豆瓣 豆瓣
格什温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上海声像出版社
详细内容: 01 Rhapsody im Blue 02—04 Concerto in F 05 An American in Paris 06 variations on“i got rhapm”时间约70.06'广告语: 《蓝色狂想曲》早在格什温创作生涯的初期,他就怀有成为严肃音乐家的雄心壮志。因此,当保罗·怀特曼为组织"现代音乐实验"音乐会而邀请他写一部"爵士协奏曲"时,格什温很感兴趣,他一直向往着写作掺有爵士乐因素的严肃音乐。不过怀特曼给的期限太紧,而且他早就发布了格什温将为这次音乐会作曲、并亲自担任钢琴独奏的消息。这样,格什温一点退路也没有了。 据说格什温是在去波士顿的旅途中创作本曲的,他事后曾这样描述:"那是在火车上,可以听到铿锵的节奏和隆隆的撞击声……我经常在噪音深处听见音乐。就在那里,我忽然从头至尾构筑出--甚至是跃然纸上--……"从波士顿返回仅一星期,除了少数钢琴独奏的华彩乐段外,格什温完成了全曲的钢琴谱。至于那几个华彩乐段,他准备留到首演时作即兴创作。 乐曲完成后,格什温为作品的标题大伤脑筋,直到离初演只有几天时才最后定名。因为蓝色(blue)同作品中所采用的起源于美国黑人劳动歌曲和灵歌的布鲁斯(blues)曲调正好是同一个词,故最终采用了"蓝色狂想曲"之名。 《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格什温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乐曲以独奏单簧管低音区里的一个颤音开始,这是一个上升音阶的基础。当音阶上升到最高一个音符时,作品的一个放任不羁的主要主题迸发了出来。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它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象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显然带有舞曲风格。 钢琴又以另一个变奏加入,并引向一个辉煌的、重述各主题的独奏。现在,主要主题以果敢有力的音响出现在乐队齐奏的音乐中,明亮的小号又奏起了一支开阔嘹亮的曲调,音乐就此掀起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新高潮。 乐曲的中段是一首弦乐器奏出的美妙歌曲,这是全曲的中心,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这段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有一种类似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基本主题的风格。一个速度变化带来了乐曲的尾声,是钢琴与乐队之间十分默契的配合。整个乐队以雷鸣般的气势再现了乐曲的主要主题后,就以一个渐强的和弦辉煌地结束了全曲。 由于格什温创作《蓝色狂想曲》的时间十分紧迫,他对配器没有把握,所以这首乐曲最初的配器是由美国著名作曲家格罗菲完成的。后来格什温又为这首曲子重新配器,这也就是现在演出的版本。
左岸香颂 豆瓣
8.9 (44 个评分) 小野丽莎 Lisa Ono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03年7月16日 出版发行: EMIミュージック・ジャパン
《小野丽莎:左岸香颂》紧接以意大利为概念推出的“我的Bossa Nova”专辑,2003年小野丽莎的音乐之旅来到了——法国。说来法国透过爵士乐与电影音乐,原本就与巴西音乐渊源颇深,其中尤其是对Bossa Nova乐特别青睐。无论是香颂歌曲或电影配乐,法国都创造出无数经典曲目让全世界乐迷倾到不已。法国的源头与萄葡牙文都属于拉丁语系,但法语的发音及语言声调,更充满独特风味,与Bossa Nova乐配合起来酿造出绝佳气氛。这次小野丽莎以法语演唱多首经典香颂与电影音乐,此外在她的自创新作,邀请到法国经典曲[男欢女爱]的原作词者 Pierre Barouh先生为她填词,其完成度之高,让人不禁以为是法国原本就有的经典曲。



小野丽莎出生于巴西,从小在父亲经营的俱乐部里接受许多一流音乐家的薰陶。耳濡目染之下,小野丽莎15岁起就开始拿起吉他唱歌。回到日本之后,于89年发表首张专辑,便以其自然的歌声与甜美的笑容掳获了众人的耳朵,迅速地在日本拓展Bossa Nova曲风,并树立其第一把交椅的地位。她那充满阳光气息的轻快乐章,比起巴西当地歌手也丝毫不显逊色。因此不仅在日本,小野丽莎的音乐在全世界都受到肯定,不论是纽约或巴西的演唱会都有盛大的回响。甚至得到 Bossa Nova 之神 Antonio Carlos Jobim 的青睐,双方合作共谱出不少精彩的作品。

小野丽莎凭2000年的“Pretty World”一夜间成为最受喜爱的Bossa Nove(融合了巴西流行音乐风格的爵士乐)女王。本专辑是2003年EMI为小野丽莎推出的她以法国为概念的新唱片,力邀法国最伟大的歌手Henri Salvador共同录制。

01 如此美好
02 作梦
03 枯叶
04 天生一对
05 我见过
06 水果沙拉
07 看看会发生什么
08 她,他,我们
09 在我的小岛
10 给你
11 玫瑰人生
12 最后的华尔滋
Portrait in Jazz 豆瓣
9.3 (55 个评分) Bill Evans Trio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1959年12月28日 出版发行: Riverside
William John Evans was an American jazz pianist and composer who mostly played in trios. His use of impressionist harmony, inventive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jazz repertoire, block chords, and trademark rhythmically independent, "singing" melodic lines continues to influence jazz pianis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