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松鼠會
未来在现实的第几层 豆瓣
6.7 (9 个评分) 作者: 猛犸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11 - 8
人可普遍分为两种:一种人认为科学无所不能,另一种人害怕科学无所不能。 所有的想法、梦想、问题和疑虑都纷纷涌向未来时间维度。你处在现实世界的第几层?我们在以怎样的姿势逐层而上、迈向未来?未来在现实的第几层,是敌托邦还是美丽新世界?
猛犸(geek宅男一枚)专业又精准地在这资讯汹涌的次元里捕捉到新科技的一举一动,分享思考和发现的乐趣:那些代表着信息时代技术的科技产品,正在某处的实验室里缓缓成型,它们延展了人类身体,浓缩了时代面貌,预告了未来的多立面。
---------------------------------------------------------------------------------------------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幅IT 技术在近未来的绚丽画卷,比科幻小说
更精彩更有趣,但却不是幻想,而是正在变成现实的蓝图,是我们在有
生之年就能看到和得到的奇迹。此书让我们看到即将成真的梦想,让我
们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多了一份期待和向往。
——著名科幻作家 刘慈欣
++++++++++++++++++++
我们似乎很了解现实世界的构成方式,但是,对于越来越渗透进我们生
活的那个由0 与1 构成的数字世界,我们了解吗?你的物理存在跟你的
数字身份,一定会跟肉身与镜像那样,只存在不可融合的两个世界吗?
我们未必像电影Matrix 那般会被宣告: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但在猛
犸为我们展现的这个未来图景前,错过是值得忏悔的。因为,那种感觉,
正如你第一个来到真实世界的尽头,纵目四望,无处不是令人激赏的新
发现。而这本书,就是在最恰当时机,递交给你的、一把进入新世界的
密匙。
——《城市画报》执行主编 黎文
++++++++++++++++++++++++++
虽然我觉得Matrix 那样的未来很可怕,但我们无法阻挡技术统治世界,
猛犸的书就是一个先期宣言。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惶惶的心态下进入它,
越看却越镇定起来,因为未来也没见得那么不可理喻—只要,有人带
你读懂即可。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 汪华
++++++++++++++++++++++++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豆瓣
8.1 (77 个评分) 作者: 科学松鼠会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 1
本书不是一本博客集,出自松鼠会网站的文章只占了1/3。全书54篇文章,精选自百位松鼠近三年创作的上千篇文章,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内容天马行空,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普的严肃面孔。梁文道称赞说“他们的科普小品简直有点像是带甜的凉茶”;罗永浩说,“为了跟愚昧和迷信争夺市场,科普作品在应有的理性和严谨之外,最好还能做到生动有趣,‘科学松鼠会’显然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有趣,有时候甚至很酷”。
作者30人,其中17人为理工科博士或博士生,连文中的插图也出自理科博士之手。
吃的真相 豆瓣
8.1 (32 个评分) 作者: 云无心 重庆出版社 2009 - 11
《吃的真相》:欧阳应霁推崇的新美食学教材,美国食品工程博士破除国人饮食的迷信与偏见。饭桌上的盲从恐慌,都根源于不明真相。
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且“富含某种成分”。自然界的绝大多数动植物。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那些“美容圣品”里含有的任何一种成分。都会在最普通的食物中找到。甚至更为优越。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整体,蔬菜水果也各自都是很复杂的整体。它们不为人类而生,所以不会“完美”地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我们只是利用复杂的它们来满足我们复杂的需要。
大豆蛋白的确是一种很好的食品,但是它不能提供保健功能。也并不比喝豆浆、吃豆腐有更多的好处。我们倾向于认为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总是好的。而对于现代工业则有抵触的心理。其实。按照科学指导进行的现代工业生产,完全可以吸收传统工艺中合理的部分。而改变不合理的部分。而很多不合理的部分,对于人们甚至是有害的。
可能会有很多人很失望,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个权威跳出来明确地说“能吃”还是“不能吃”。科学与江湖巫术的区别就在于,科学的结论不是依靠权威或者信念来支撑的,而是依靠科学实验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