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暉
十年沧桑 豆瓣
作者: 金雁 / 秦晖 上海三联书店 2004 - 1
系统介绍苏东诸国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
在维持了2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的经济正在走向第三个十年,这时候苏东诸国的经验教训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过去与我们有着相同的体制,我们的改革也受到过东欧早期改革的启发。但苏东诸国转轨期间的情况到底如何,国内却鲜有系统介绍。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苏东研究,他们认为,苏东诸国在转轨期间普遍出现经济衰退是事实,问题在于如何认识和解释这种现象。本书在对中国与东欧改革前经济与社会的不同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比较和解释了中国与东欧改革的不同进程。
实践自由 豆瓣
作者: 秦晖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 11
“高调再高,苟能律已,慎勿律人,高亦无害。低调再低,不逾底线,若能持守,低又何妨。”
为了约束行政权力,对强势一方的舆论监督实际上不能不依靠“有错推定”原则,即强势一方在公共舆论面前必须承担“无错举证责任”,如不能证明你无错,那你就被视为有错。换言之,强势者在舆论面前充当“被告”时不能要求弱势批评者承担有错举证责任。
产权改革本身只是一个设置交易权利(即“产权”本身)的过程。它所能解决的问题是确立所设置的交易权利的合法性与公信力,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降低交易费用”的问题。如果本末倒置,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理由损害权利设置的合法性,那就会给以后的公信力造成隐患,到头来可能是反而增加了交易费用。
思无涯,行有制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秦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 1
这本文集的内容涉及农业与农村问题、改革与社会公正以及历史文化等三个方面。作者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视角,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和农民的境遇,揭示了农村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制度原因;探讨了中国转型期的改革和社会公正问题,作者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改革要高扬公正的旗帜,极力倡导一种自由主义的理念;作者还对中国历史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透视。无论是探讨农村问题,还是研究改革和社会公正以及历史问题,作者都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结合中国的历史、现实,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问题的症结,为中国历史和现实把脉。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既流淌着人文精神的血液,又渗透着对世俗的关怀,作者既倡导自由主义的人文理念,又深切地关注着底层大众的生活——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良心与常识基础上的学问。将人文关怀和世俗关怀统一于自由主义理念是秦晖同其他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最大区别,也是该书的突出特点。
“思无涯”就是要解放思想,“行有制”则是要持守底线。成其是百姓之思应无涯,官员之行应有制。
变革之道 豆瓣
作者: 秦晖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7 - 1
本书分为14讲,收录了《第三部门的成长》、《对人权的多元文化认同》、《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从杰弗逊思想谈起》、《什么是经济民主》等文章。
传统十论 豆瓣 Goodreads
9.2 (46 个评分) 作者: 秦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 10
本书所收的系列文章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作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