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
文明之光 (第三册) 豆瓣
8.3 (15 个评分) 作者: 吴军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 1
【《文明之光》系列荣获由中宣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选的2014“中国好书”奖】
吴军博士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段特写,以人文和科技、经济结合的视角,有机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画卷。
《文明之光 》系列大致按照从地球诞生到近现代的顺序讲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各个阶段,每个章节相对独立,全景式地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多样性。
《文明之光》系列第三册讲述了音乐、美术、计算机、互联网、金融、硅谷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启迪、微粒子和宇宙天文学、环境保护等,共八个专题。
看完这个系列,读者朋友可以体会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虽然不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人类总是会有办法解决它们,我们要成为一个“理性乐观派”;其次是能够认识到普通人对文明发展的贡献,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贡献者。
【编辑推荐】
一曲理性乐观者的牧歌 通俗易懂的世界通史入门读物
娓娓道来几十段精彩的文明史片段,闪耀人类文明的三卷赞歌!
作者以人文与科技、经济结合的视角,选取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或事件:大航海,文艺复兴,古代罗马,美第奇家族,瓷器,牛顿,爱迪生,航天飞机,原子能,绘画、音乐,计算机时代……透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式的讲解,揭示人类文明不断解决问题、曲折前行的辉煌历程,以及平凡人等对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能够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体会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多样性。
在具体的讲述上,作者以科学的态度提及不同的观点,并不只执一家之言或是轻易给出一个结论,比如评价宋朝就提到了钱穆、陈寅恪、费正清的不同观点。正是这种贯穿始终的科学态度,让这本书给人启发的同时也令人信服。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先生、美国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分别为《文明之光》作序,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画家生涯 豆瓣
Painter's practice :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7.8 (1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高居翰 译者: 杨贤宗 / 马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1
本书为“高居翰作品系列”第五种,也是中译本的首次面世,主题讨论中国古代画家,尤其是元、明、清晚期画家的工作与生活。高居翰在这本书中,试图打破文人画家“寄情笔墨、自书胸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话,从实际的社会生活层面,考察了不同阶层画家的状态,他们如何将作品作为社交的礼物与应酬,如何通过卖画来养家糊口,如何苦于画债繁多而草草了事或雇佣助手,而对赞助人、收藏家和顾主来说,他们如何从画家手中取得作品,他们的希冀和要求对画家创作能起多少权重,他们如何判断获得是一张应酬之作还是一幅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总之,在出自文人之手的主流撰述之外,高居翰通过搜集大量信笺、笔记、题跋等容易被忽视的材料,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自宋末以后,随着商业繁荣、社会中对绘画需求增加,画家们在不同层面谋生与创作的生动场景,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和考虑到一幅作品创作的原初情境,从而重新调整对艺术风格、品评标准的看法,读来令人读来耳目一新,是同类书市场中难得而重要的学术普及读物。
气势撼人 豆瓣
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9.5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高居翰 译者: 李佩桦 / 傅立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8
十七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面临改朝换代、人心惶惶的混乱时代,但在艺术史上,却是画家创作力最旺盛的时代。高居翰在书中提到:“即使在世界艺术史上,欧洲十九世纪以前的画坛,也都难与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媲美。”这是一部以最浅显的方式带领读者由小见大,进而透视中国绘画本质的大书。透过作者雄辩而生动的解析,以及丰富细腻的图版对比,读者可以毫无困难地进入中国十七世纪多位艺术大师──包括张宏、董其昌、吴彬、陈洪绶、弘仁、龚贤、王原祁、石涛──的心灵与创作世界,同时也可以一窥中国艺术里自然与风格的复杂辩证关系。
素描的诀窍 豆瓣
9.1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伯特·多德森 译者: 蔡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 3
《素描的诀窍》中的每一章都包含一些设计,这些设计是让读者对所讨论的诀窍进行运用。每章的最后都有一个回顾及设计自我评估部分。这些设计都有的放矢,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定数量的问题。其中有一些设计要求明确,从特殊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或是夸大现实。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要画出好看的图,而是要让你了解新的观察方法并作出反应。
这本书中包含了大量作画的类型——快速作画、草图作画、写生簿作画以及完整的构图作画。有些地方使用了照片作为辅助,以免产生不真实的印象。除非有另行注明,书中绘画都为作者本人所作。
读者可以按顺序阅读书中各章内容设计。不过,如果你也像我一样相信机运,倒也是妨根据情况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阅读顺序。
包含55种提高绘画能力的具体诀窍,48节帮助掌握技巧的自助课程,8张评估自身进步的自评列表,让它们带你去重新认识视觉艺术。
江岸送别 豆瓣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Early and Middle Ming Dynasty, 1368-1580
8.6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高居翰 译者: 夏春梅 [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8
朱元璋推翻蒙元政权,建立明朝以后,却也带来了一段腥风血雨的统治,许多文人画家都落得了身首异处的凄惨下场,形成明初画坛的空白时期。本书探讨明代初期与中期的绘画发展,除了讨论明代画家如何赓续元代的绘画成就,寻求创新之外,也探讨了宫廷绘画与浙、吴(苏州)、南京等地方画派的表现及其发展。书中对于画家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绘画风格的关系,也有极为精彩透辟的讨论。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豆瓣
9.4 (10 个评分) 作者: 丁午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 3
这是一本可遇不可求的书,一本独一无二的书,一本感人至深的书,一本记载历史的书。著名漫画家丁午在“文革”中(1969)被下放到河南干校,在干校,他想念留在北京的8岁女儿,只能用写信来寄托感情。由于女儿太小认不了几个字,还由于他是个漫画家,所以他的信主要是画出来的,其内容主要是父女之情的表达和对干校劳动生活的描述,真挚、生动,无意中记载了特殊年代一段难忘的感情和一段难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