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中国思想地图 豆瓣
作者: 熊逸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 - 5
《中国思想地图:老子》是青年学者熊逸“站”着读《老子》,力图“理解”而不是“颂扬”、“懂”得而不是“悟”透《老子》的一部力作,也是作者清理传统文化、梳理中国思想电的一次尝试,从“老子”开始,这一系列还将陆续推出“庄子”、“苟子”,等等。
全书以大无畏的勇气、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对《老子》一书的一切可疑之处,都作了穷追猛打式的拷问,从政治主张到生活哲学,从理论的内在矛盾到思维方式的漏洞。既不装糊涂,也不受任何名家名人的忽悠。
书中灼见叠出,妙语连珠。欲读《老予》,先读此书,一定可以让读者少走许多弯路、少受不明不白的忽悠。
道德经 Goodreads 豆瓣
9.4 (33 个评分) 作者: 黄元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 10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老子臆解 豆瓣
作者: 徐梵澄 中华书局 1988 - 3
老子臆解》目录
徐梵澄 著



版本

道经

道经一 道经二 道经三 道经四 道经五

道经六 道经七 道经八 道经九 道经十

道经十一 道经十二 道经十三 道经十四 道经十五

道经十六 道经十七 道经十八 道经十九 道经二十

道经二十一 道经二十二 道经二十三 道经二十四 道经二十五

道经二十六 道经二十七 道经二十八 道经二十九 道经三十

道经三十一 道经三十二 道经三十三 道经三十四

道经三十五 道经三十六 道经三十七

德经

德经一 德经二 德经三 德经四 德经五 德经六

德经七 德经八 德经九 德经十 德经十一 德经十二

德经十三 德经十四 德经十五 德经十六 德经十七 德经十八

德经十九 德经二十 德经二十一 德经二十二 德经二十三 德经二十四

德经二十五 德经二十六 德经二十七 德经二十八 德经二十九 德经三十

德经三十一 德经三十二 德经三十三 德经三十四 德经三十五

德经三十六 德经三十七 德经三十八 德经三十九 德经四十

德经四十一 德经四十二
人往低处走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李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3
本书是一部简明而精要的《老子》最新读本。《老子》睿智深刻,篇幅很短,意境很深。形式上、内容上、叙述逻辑上、文学手法上都很有特点。本书可以帮助读者精准而最少障碍地阅读并理解《老子》文本,真切地感受古典时代的人文气息,从而深入领悟和吸纳先秦子学的思想智慧。
道可道 豆瓣
作者: 熊逸 线装书局 2011 - 7
《道可道: 的要义与诘难》更多地把《老子》拉到形而下的层面上来作辨析,重点着眼于它在政治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 熊逸说:“我原本的兴趣并不是思想史,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后来发现这样读历史很不流畅,甚至还生出了越来越强的隔膜感,在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是什么’之后,反而不知道越来越多的‘为什么’。”
“于是我想,是不是应该借鉴人类学家在土著部落搞田野调查的态度,即深入到土著人的生活里,讲他们的语言,参加他们的礼拜和狂欢,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理解他们,然后再跳脱出来,在他们的外部思考他们。同样地,把历史当做一个悬隔在我们世界之外的世界,设想自己生活在一段历史当中,生活在一些虚虚实实的历史人物当中,讲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必修课程,会写一手和他们一样的诗词和文章(甚至是八股文),参加他们的诗会、祭祀典礼和科举考试,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来理解他们。
“……我的兴趣正是由此而转入了思想史,先去理解古人行为背后的观念,在思想脉络里来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的走向。而走进去,并不意味着‘一入侯门深似海’,还要走出来才行。所谓走出来,就是用现代知识来思考古代社会。毕竟文明发展了,知识进步了,今天种种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于古人之上,让我们可以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一下比古人耳聪目明的乐趣。譬如对《老子》的无为之治与儒家礼治、法家法治之争,只要有现代政治学、社会学的基本素养,我们就会看得比古人清楚很多;对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变法与守旧之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则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一言而定是非……”
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 豆瓣
作者: 《简帛书法选》编辑组 文物出版社 2002
《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简帛书法选。1993年秋,荆门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沙洋县纪山镇抢救性清理发掘了郭店一号楚墓。该墓虽小,发掘前又曾两次被盗,但随葬器物仍很丰富,有礼器、乐器、车马器、生活用器、丧葬器、竹简等,根据墓中陪葬物,得知墓主人生活在战国中晚期,其身份为上士。郭店楚墓随葬物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八百余枚竹简,一经公布于世,即在海内外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简牍热潮,许多专家学者为之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郭店楚简经过专家们长达五年的艰辛整理,确定为十六篇先秦时期的文献,其中道家典籍两篇,分别为《老子》一甲、乙、丙一、《太一生长》;儒家典籍十四篇,分别为《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语丛四》。这批典籍除《老子》、《缁衣》见诸传世本,《五行》见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外,其余皆为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佚籍。
《性自命出》是郭店楚简儒家文献之一。本篇存简六七枚。简两端削成梯形,简长三二.五厘米。编线两道,编成间距为一七·五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