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成
中国的礼乐风景 豆瓣
5.6 (5 个评分) 作者: 胡兰成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3 - 2
新朝将定,乐兴而礼修;旧朝将亡,礼崩而乐坏。
胡先生视野浩瀚,思想幽微。本书以“礼”、“乐”为纲,枝蔓到诸如东方(主要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文明制度、易经、宗教、革命、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舞蹈……;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制度、科学、文学、雕塑、绘画、歌剧、古典音乐、摇滚乐……。它们各自的式样、行成和演变,互相间的影响和交融。
这是晨钟之作,大义精微;这是常识之书,文艺普及。
胡兰成文章的精神骨子虽承自《易传》、《庄子》、《史记》一路之传统,但他又不似一些旧学邃密的国故论者,对传统只是亦步亦趋,却完全无法对当代有所回应。恰好相反,胡尽管根植于晚周诸子的论说传统,却处处皆成新意。
——薛仁明
胡兰成论中国民间之文可喜……非我所及也。天下固有先知,兄亦固可为先知。
——唐君毅
今生今世 豆瓣 Goodreads
7.9 (10 个评分) 作者: 胡蘭成 遠景出版社 2004 - 9
因我說起登在《天地》上的那張照片,翌日她便取出給我,背後題寫有字:「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她這送照片,好像吳季扎贈劍,依我自己的例來推測,那徐君亦不過是愛悅,卻未必有要的意思。張愛玲是知道我喜愛。你既喜愛,我就給了你,我把相片給你,我亦是歡喜的。而我亦只端然的接受,沒有神魂顛倒......
我與愛玲只是這樣,亦已人世有似山不厭高,海不厭深,高山大海幾乎不可以是兒女私情。我們兩人都少曾想到要結婚。但英娣竟與我離異,我們才亦結婚了。是年我三十八歲,她二十三歲。我為顧到日後時局變動不致連累她,沒有舉行儀式,只寫婚書為定,文曰:
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上兩句是愛玲撰的,後兩句我撰,旁寫炎櫻為媒證。
--《今生今世》民國女子 胡蘭成
一個生長在貧窮農村的子弟,幼年的時候,癡癡地站在故鄉的橋畔,夢想有一天要越過大河,飛越高山,在紅衫翠袖中,溫香偎玉;和五湖四海的英雄較勁道,比本領。
較勁道,比本領,他徹底被擊敗了。但是他贏得一代佳人的垂青,張愛玲在他落難浪跡天涯時和他結婚。後來他們在錢塘江邊分手,張愛玲回憶這次的生離死別,她說:「那天船將開時,我一個人雨中撐傘站在船舷邊,留著淚,癡癡地望著滔滔的黃浪,不知多久...」
《今生今世》是胡蘭成坎坷一生的自傳。書中,多情的描述了他的生活和愛情。
建國新書 豆瓣
作者: 胡蘭成 / 胡兰成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1
录一则保田与重郎为胡兰成《建国新书》作的序.
保田与重郎(YasudaYojulo,1910-1981)是日本战前战后时期的代表性的右派文艺评论家,是为‘日本浪曼派’(曼字为它故意所用,非误字)的创办人。
由此文可知胡兰成是在保田与重郎的怂恿指点之下,才完成《建国新书》的。此文对胡兰成的思想和文章有相当独到且精辟的分析。
---------------------------------------------
《胡兰成<建国新书>序》(全集第四十卷)
‘我认识胡兰成大人,并不是他还在中国当汪兆铭政权重要阁僚时的事’,故尾崎士郎曾对胡先生的《中国之心》一书所写的序文中,就这么说过。其实,我也是一样。尾崎氏临死之前发表了《山河岁月》,前面就加上了‘为吾友亡命漂泊的孤客胡兰成兄’这样的献词。这个作品描述了战国末期的英雄立花宗茂的传奇性命运。我在这里不打算对尾崎氏的用意作任何的推测,不过,这篇小说中充满了恻恻的幽情。何况《山河岁月》这个书名原来是借用胡先生的同名著作的。尾崎氏生前爱读胡先生的这本书,有意亲自把它翻成日文。我不喜欢随便猜测已故之人的心情,然而,尾崎氏悲痛的隐情是不难想像的。所谓的‘亡命漂泊的孤客’其实是尾崎氏的自寄伤心之辞。胡先生是天性诗人,也是当今东方最高的学人,同时也是没有国家的亡命之客。
先生在年少时已成为革命家,其半生所经历的事,既丰富且多采,畏怖严肃兼而有之,更包含著几分放诞之气,不宜苟且言之。据我所知,他是中国第一流的人杰,也是东方文明第一流的学人。我对他文人诗书的天分和文章小说的才能也有极高的评价。这位激进革命家的外表可是古来东方的温容优雅。
对我国国风的真正精神及古道,先生有比国人更深一层的了解,至于其对我国历史民俗或文艺美术的见解,则我值得学习之处颇多。然而,其人依然是忽而变成革命家,终究是个政治之人,我对此一事实有深切的感触。
去年当孙文百年祭典之时,肥后(熊本)的老国士,孙文的亲友柴垣隆翁用独立建了硕大的纪念碑,我也参加了它的典礼。为了那天,孙文哲嗣孙科氏夫妻及哲孙孙子平氏夫妻都从美国远道而来,共襄盛举。而孙子平氏的夫人竟然是台湾中华民国政府追究其罪行的胡先生之义女,这简直是宿缘。当天庆宴上,民国的大使和孙科氏的家族都在贵宾席,而胡先生则坐在我的旁边,算是迎接宾客的东道之一了。宴散后,来宾辞去时,都主动来到胡先生面前殷勤致意,大使则与胡先生握手告别。不过,胡先生仍然是个亡命孤客。
那以前,我听说过有人劝他写一本有关东方风教傅统修身的书。现在东方传统的文明已经濒临灭亡危机。当此之时,能够写这一方面的书的人,恐怕非胡先生莫属吧!因此,我也对那位发案者表示敬意。在熊本的宿舍里,也劝他写这本书,提过我个人的意见。离开熊本的那天早上,我们一起去拜清正公的庙,也在慕清正公而来为他殉死的朝鲜人金官的坟墓上凭吊一番,晚上坐飞机离开熊本,陪先生抵达我在京都的山庄时已是半夜了。
先生似乎从那时开始准备写这本书,也似乎从那时开始考虑放弃政治而从事文笔。在撰述此书之前,他先出版了《心经随喜》,而那正是惊异的政治的书。《心经随喜》是用日语讲演的笔录。
在同一时期,他也开始撰写《建国新书》。他之所以没有写道德方面的书,而特意取名《建国新书》,大概是他所面临的激烈严肃寂寞的现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之故吧!亡命孤客还是需要形成建国的政治理念作为个人道德的根底。不过,祭政一致的体制之下,政治和道德也理应被统一。
这本书是先生用日文撰写的,这使我十分感勤,我们应该好好地体会先生的心情。并且反省自己。先生先用日文写,然后再把它翻成中文。
我对先生有关日本文学的了解及想法抱有亲密的感情。至于他的文章,因有他独特的想法和见解,很难用世俗的习惯来衡量或调整。认识先生的人,都认为先生的有点辞不达意的日文却具有引发心思的特殊魅力,中文与日文的语法之间有差别,读者应努力去慢慢地体会它。
胡先生有一次对我说过亡命到日本有很多好处,其中之一是对古神道有所了解,也说过明治维新的根底也在此。我则认为先生能来到日本对日本历史加上了新的例证。先生是当今中国的第一流名士,也是第一流的学人,而我国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一直努力去吸收大陆的第一流文化,且如此加以珍重,永远崇敬,但是,历史的本流上却一次也没有失去过我们古道的精神。在历史的重要时期,外国的伟大人物往往来到日本对我国文明带来了恩惠,为数著实不少。
解释先生所用的词汇时,就可发现此书的中心思想即‘政治’的观念已经用得相当特别。先生此一‘政治’的用法或许将来能扫清当今政治所含有的意义也未可知。至于先生的逻辑,忽而飞跃,忽而燃烧,在其错乱矛盾之中,我看到悲剧之美,而为此心痛。今年的新春,先生撰写一篇奉赞圣德太子的文章,用以阐明我国国体的本义。这是值得日本人学习的,我是这样想。
我自庆祝胡先生能来日本亡命的幸运,用日文撰写这本《建国新书》在同一意义上,也让我感动。不过,想到此事,相对此人,我的感动毋宁是无比的悲痛。
-------------------------------------------------
尾崎士郎(1898-1964)是大众小说家,《人生剧场》为其代表作,他跟胡兰成的关系,待查。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战争时期曾受到军方和国粹主义者的压迫,并不是右派文人。
禅是一枝花 豆瓣
8.3 (15 个评分) 作者: 胡兰成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 1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
今生今世 豆瓣
7.4 (51 个评分) 作者: 胡兰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9
《今生今世》是胡兰成坎坷一生的自传,他到日本后写成,书名为张爱玲所取。书中,他多情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和爱情。
山河歲月 豆瓣
作者: 胡蘭成 遠景 2003 - 11
這是一本正經的閑書。著者胡蘭成以新鮮的筆姿寫中國文明之與世界,讀之如觀庭前的雲影水流,風吹花開。書中寫史上的天意人事,如聽擊鼓說書。寫治世禮樂,宮室衣裳器車之美,如聽兩個小孩並排坐在階沿上說話。這裡提出了專門學者們所沒有感到,感到了亦無能力提出的問題,而把來豁然地都打開了。所以此書為學者唐君毅等所深敬,亦為婦人女子和青年們所喜愛。讀之使人於人與物都有好情懷,於事聰明,做人有意思、有志氣。作者胡蘭成,1906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嵊縣。燕京大學肄業。1974年到台灣,任文化大學教授,1981年病逝日本東京,著有今生今世、山河歲月、戰難和亦不亦...等書。
香港星島日報蕭千里曾評論此書:
山河歲月是胡蘭成的歷史觀,看他說來有趣,但是不能認真。雖云舉重可以若輕,到底不是真輕,歷史自有其沈重的份量,某些處可以四兩撥千斤,某些處卻又必須如承大賓。一概把來輕飄飄地舉過,做為個人的歷史觀或無妨,卻是不可以傳授的。
山河歲月也好,今生今世也好,都是既有優點也有缺點。中年以上的人如果在趣味上能夠體會,可以看的津津有味,不然必定大起反感,我以為如以看小說的心情看這兩本書,也許能享受若干意料之外的樂趣。
胡蘭成的文字可以欣賞,但絕不可學,因為畫虎不成反類犬。
目次:
再版自序
自序
世界文明的河源
中国与西方之始分歧
西方世界劫初成时
恒河畔金色莲花
问史于中国
汉文明的叶嫩花初
周朝的礼乐
秦汉私情之美
井田经济的翻新
历朝治乱离合
民间五月的清
平人的潇湘
清末以来
太平军起义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民国世界的王气
国民革命军北阀
抗战岁月
伐共建国
亂世文談 豆瓣
作者: 胡蘭成 / 胡兰成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7 - 1
因為張愛玲,胡蘭成便名留後世了。雖然胡蘭成抗戰時期曾任偽職,但他關於中國歷史文化、關於中國現代文學藝術的一些論述,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作為一家之言,不必因人而廢。本書編者為大陸著名學者、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陳子善教授,陳教授本人也是張愛玲研究專家,曾發掘不少張愛玲幾被湮沒的舊作,因為研究張愛玲,也旁及胡蘭成,這本文集便是他多年搜集得來的資料匯成。
寫張愛玲固然是胡蘭成的看家本領,而他對魯迅、周作人、蘇青等的評論,也獨出機杼;至於談《紅》論《金》,說書法賦新秋,也笿有趣味。文字佻脫不受拘管,將文史哲國情民俗熔作一爐,沒有頭緒中卻有靈光一閃,以為沒甚麼,細想一下又似乎有點甚麼,這大概也是蘭成了。今日來讀胡蘭成,或許同意他的觀點,或許相反,正確的觀點可以參考,不正確的觀點則從反面去審視,對於喜歡閱讀和思考的讀者,讀一讀胡蘭成,相信不是一件壞事。
今日何日兮 豆瓣
作者: 胡兰成 遠流出版公司 1990
本書為胡蘭成思想論叢,作者以其一貫的筆法風格、思想體系,寫世界文明與劫毀大自然的基本法則。
萬象歷然 豆瓣
作者: 薛仁明 爾雅出版社 2010 - 7
號稱「成立35年文學出版社的新血」的薛仁明,如同一匹銀光閃亮的白馬從我們面前奔騰而過。
在《萬象歷然》裡可以看到他一流的散文文筆,把歷史上許多人物分析得闡微縷縷,
所以讀過這本大氣之書,我們會因此拉拔得更挺更直,並感到人生的無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