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
鍍金中国──大國雄起的虛與實 豆瓣
作者: 許知遠 天窗出版社 2009 - 6
沒有比「鍍金時代」更適合於描繪中國了。金錢成為這個雄起大國的衡量標準,但在表面的金光之下,這個最為壯觀的實驗場仍面臨巨大的矛盾與迷思。
二十年前的中國,風雨飄搖,政府與民眾的情緒空前的緊張,共產主義世界正在坍塌,中國被孤立,一些人預言這個國家馬上就要陷入崩潰。但如今,中國是最令人矚目的國家,它不僅沒有崩潰,反而在世界經濟衰退中,以更強有力的姿態出現。然而,誠如中國《生活》雜誌出版人許知遠所言:「倘若你生活在此刻的中國,你會經歷一些與表面輝煌數字和炫目言辭不相同的另一些東西。」
被名為「中國最年輕的新銳思想家」的許知遠,以一種貼身式的觀察,寫下了《鍍金中國》,既描繪了中國過去十多年發生的變化與情緒,解讀其中的矛盾與表面金光之下的複雜面貌,也努力呈現自己的反思與批判,期望「在幻象消失的時刻,改變才真正開始」。
名人推介
「許知遠成為崛起中的中國一個嚴厲的批評者。當世人驚嘆於中國的經濟奇蹟,他大聲疾呼:『傻瓜,這不是經濟問題。』當各地華人為圓明園鼠首銅像拍賣而義憤填膺,他指出,如何修復內在的傷痛記憶,去理解這個新世界,才是此刻中國最迫在眉睫的任務。無怪乎不少人視許為掃興的人。問題是一個有獨立思考的人,你又怎可以期望他跟隨主旋律跳舞呢?」------ 文化雜誌《瞄》主編 林沛理
「許知遠給人一種強烈的印象,他是一個不安於中國黨政當局『傳統智慧』的作家,但也不是一個充斥在網絡上的「憤青」。他倒是要在中國新的政治經濟變幻的權力版圖上,寫出自己新的感情版圖。」 ---- 《亞洲週刊》總編輯 邱立本
祖国的陌生人 豆瓣
7.2 (24 个评分) 作者: 许知远 中信出版社 2010 - 1
“在你的国家,你却是个陌生人”
在这本书里,作者试图通过一次穿越中国的旅行(爱辉-腾冲)来了解这个国家,但看到的事实却并非如其所想象,这在作者行走三峡和陕西以及其他地方时,似乎也是一样,传统已经断裂,混乱的价值观无处不在,他既看到了这个快速变化的国家的巨变,也看到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像是无根之萍,他们困惑、焦灼、滑稽、痛苦、失落,却也蕴涵着无尽的能量——他们无法从传统中获取价值和意义,却也享有了没有历史束缚所带来的无边界的自由。
这本书在形态上或许杂糅,游记、人物、评论,都混合其中,但是其主题仍很清晰,它试图展现的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深刻的断裂感。
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豆瓣
作者: 许知远 海南出版社 2007 - 4
跟着许知远,再一次梳理这个混乱的世界
本书作为许知远任职于《经济观察报》期间写的国际时政评论文集,其中的激情和理智总是在不经意中契合着
作为《许知远文集》的第二部,本书的文字充满诱惑力和无尽的想像,内容则理智而充满智慧。里面不无精辟的分析,还有许氏风格的幽默。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位专栏作家的努力,其中很大一部分谈论的是政治人物,这些文字大多完成于 2002—2004年。那时候,许知远任职于一家报纸,他一心要为读者疏理“9·11”之后混乱的世界。在整整3年时间里,他痴迷于国际政治,在战争、谈判、谎言中,人的个性与内心冲突暴露无遗。用许知远的话说:“它也是在知识上朝秦暮楚的好奇心的延展,我偶然会好奇,我竟然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喋喋不休地评论了那么多。这或许也暗合我对写作的不负责任的偏见,与其说它是为了读者而存在,不如说它仅仅是作家个人情绪的抒发。
这些经常故作铿镪、端庄的文字,是我一心要为读者疏理“9·11”之后混乱的世界的努力。但其结果常常相反,它们增添了新的混乱,尽管一些人慷慨而热情的人安慰我说这种混乱也激发起他们的想象力。
在整整3年时间里,我痴迷于国际政治,在战争、谈判、谎言中,人的个性与内心冲突暴露无遗。它也是我在知识上朝秦暮楚的好奇心的延展,我偶然会好奇,我竟然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喋喋不休地评论了那么多,其中过分明显的表现了我渴望进入历史进程的强烈愿望。这或许也暗合我对写作的不负责任的偏见,与其说是为了读者而存在,不如说它仅仅是作家个人情绪的抒发。
是的,我们正处于后现代世界之中,牛顿世界中的稳定、均衡的结构正让位于混乱、随机与不可测。但在此刻,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什么?创造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一生厌恶“测不准原则”的量子力学,一直到去世前,他都在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场论以对抗这种不确定性。他在致量子力学大师玻尔的信中说:“你信仰掷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世界存在着完整的规律和结构……”面对混乱的今日世界,我们要提醒自己,此情此景并非从未上演过。1910年代的人们感受的惊愕可能远胜我们,所谓的“后现代世界”也仍处于人类传统之中。最可怕的危险在于,我们丢弃了“驾驭混乱”的信心。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豆瓣
A Wanderer's World
7.7 (21 个评分) 作者: 许知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9
70年代知名媒体人、作家许知远出走远方,悠游他国,从亚洲喜马拉雅山山麓的文明古国印度到非洲尼罗河河畔的文明古国埃及,从冲突不断战火连绵的巴以地区到雄踞北漠大国依旧的俄罗斯,从共产主义、柏林墙、海德堡岁月的欧洲到传统、教养、自然、安静的剑桥……这部作品首先寻求的不是恐惧,而是愉悦与知识。作者像是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世界如此多元与丰富,跳出狭隘的自身吧,了解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