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道德经 Goodreads 豆瓣
9.4 (33 个评分) 作者: 黄元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 10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庄子集释(全三册) 豆瓣
9.6 (9 个评分) 作者: [清] 郭庆藩 撰 / 王孝鱼 点校 中华书局 2006 - 1
清代学术最为昌盛。清儒提出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志。《庄子集释》是清代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书局将之编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多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重视。
老子臆解 豆瓣
作者: 徐梵澄 中华书局 1988 - 3
老子臆解》目录
徐梵澄 著



版本

道经

道经一 道经二 道经三 道经四 道经五

道经六 道经七 道经八 道经九 道经十

道经十一 道经十二 道经十三 道经十四 道经十五

道经十六 道经十七 道经十八 道经十九 道经二十

道经二十一 道经二十二 道经二十三 道经二十四 道经二十五

道经二十六 道经二十七 道经二十八 道经二十九 道经三十

道经三十一 道经三十二 道经三十三 道经三十四

道经三十五 道经三十六 道经三十七

德经

德经一 德经二 德经三 德经四 德经五 德经六

德经七 德经八 德经九 德经十 德经十一 德经十二

德经十三 德经十四 德经十五 德经十六 德经十七 德经十八

德经十九 德经二十 德经二十一 德经二十二 德经二十三 德经二十四

德经二十五 德经二十六 德经二十七 德经二十八 德经二十九 德经三十

德经三十一 德经三十二 德经三十三 德经三十四 德经三十五

德经三十六 德经三十七 德经三十八 德经三十九 德经四十

德经四十一 德经四十二
庄子諵譁(上)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南怀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6
《南怀瑾讲述:庄子諵譁(上)》内容简介:《庄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但于现代人来说,却不免有其论莫测高深,其文艰深难明之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南先生讲解《庄子》于台北十方书院,游乎经史子集,博征佛道乃至西方宗教学术观点,阐扬《庄子》之宗旨大义,清晰明白,通俗生动,精义迭出。据南先生的讲解录音整理成书的《庄子諵譁》是现代读者阅读、理解《庄子》的最好读本。
呼吸之间 豆瓣
作者: 李谨伯 / 陈阳(整理)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9 - 4
我们修身也好,修佛也好,修道也好,总之一个字要“修”。修就是修正,可见我们平时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正的,需要修正。通过什么方法来修?我们的古人早已为我们总结并实践了一整套方法:通过正身静坐,通过内观返视,通过调整呼吸,就这么简单。
本书为丹道高人李谨伯老先生数十年修道方法的真传,指导人们如何具体修道,以达到健康长寿,开发潜在功能,生发智慧,最终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李谨伯老先生年届九旬依然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健步如飞,可见其修道体悟真实不虚。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导如实去修,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人往低处走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李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3
本书是一部简明而精要的《老子》最新读本。《老子》睿智深刻,篇幅很短,意境很深。形式上、内容上、叙述逻辑上、文学手法上都很有特点。本书可以帮助读者精准而最少障碍地阅读并理解《老子》文本,真切地感受古典时代的人文气息,从而深入领悟和吸纳先秦子学的思想智慧。
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 豆瓣
作者: 《简帛书法选》编辑组 文物出版社 2002
《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简帛书法选。1993年秋,荆门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沙洋县纪山镇抢救性清理发掘了郭店一号楚墓。该墓虽小,发掘前又曾两次被盗,但随葬器物仍很丰富,有礼器、乐器、车马器、生活用器、丧葬器、竹简等,根据墓中陪葬物,得知墓主人生活在战国中晚期,其身份为上士。郭店楚墓随葬物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八百余枚竹简,一经公布于世,即在海内外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简牍热潮,许多专家学者为之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郭店楚简经过专家们长达五年的艰辛整理,确定为十六篇先秦时期的文献,其中道家典籍两篇,分别为《老子》一甲、乙、丙一、《太一生长》;儒家典籍十四篇,分别为《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语丛四》。这批典籍除《老子》、《缁衣》见诸传世本,《五行》见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外,其余皆为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佚籍。
《性自命出》是郭店楚简儒家文献之一。本篇存简六七枚。简两端削成梯形,简长三二.五厘米。编线两道,编成间距为一七·五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