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
长沙这个鬼地方 豆瓣
作者:
范宁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长沙城市文化历史、消费攻略类型的书
书中,作者竟然用了很长沙方言,读起来也还亲切。读这本书,有一些亲切,有一些新鲜,有一些向往,原来长沙还有这么多内容我不了解的!
比如说吧,长沙的老街,挺有意思的。书中描述,这些老街都是“亲戚”,它分为数字家族(一元里、二马里……)、方位家族(铁佛东街、民主西街……)、颜色家族(红墙巷、黄泥街……)五行家族(金线街、木牌楼、……)五金家族(金沙里、银盆岭、……),这里面的老街,我有百分之九十都没去过。特别是里面提到的同仁里8-13号,让我非常有兴趣。8-13号是吉祥巷同仁里的主要建筑。1938年“文夕大火”把旅行社烧得剩下三幢较完好的房屋(即现在的同仁里八、九、十号房)。有机会一定会看看!
又如“老口子”。这个词,我一直都不太明白。文中说,北正街以其丰美地道的长沙辣菜养活了一批鲜明火爆的“老口子”。什么是老口子呢,作者说,该是过去某个长沙人将他夸张的个性发扬到极致而生造的古怪词汇。长沙人讲话有夸张的传统,连形容都不肯规规矩矩。形容一个人的世俗和地道自然不会轻描淡写,所以一句“老口子”。他们置身市井生活,习惯粗野泼辣的张扬。他们既造作收敛,又火爆异常。他们眼睛明朗灵活,耳朵极圆干脆。最主要是他们嘴外攘强敌,内成家主,尝遍长沙小吃。从他们身上,见证了长沙生活的自在、逍遥!
这里面的图片也拍的挺美的,加上细腻的文字,突然醒悟,自己生活在长沙这个非常文化,非常“小资”的地方,其实是一种幸福啊!比如说,它的文化娱乐吧,像汉代定王台、贾谊故居,唐五代的园林寺庙,宋代的书院,明代的王府城阁,还有,古井、古墓、古街、古巷,历史典故,名人诗赋,民间传说,俚语童谣,尽在其中;又如,风光带,步行街,著名歌厅,特色酒吧;名肴佳菜,风味小吃。都是相当吸引人的。长沙既是一幅气韵生动的文人画,又是一幅活色生香的生活长卷。
我觉得,想了解长沙的他乡游客,可以从这本书里开始接近长沙。它虽不是长沙的全部,但却是你走进长沙的一个最好的入口,它可让你直接触摸到长沙的灵气所在。而对于老长沙,甚至长沙本地人,你会为作者如此细致的观察、全面的体验、深刻的感悟叹服。
喜欢和想了解长沙的人可以看看这本《长沙这个鬼地方》.
书中,作者竟然用了很长沙方言,读起来也还亲切。读这本书,有一些亲切,有一些新鲜,有一些向往,原来长沙还有这么多内容我不了解的!
比如说吧,长沙的老街,挺有意思的。书中描述,这些老街都是“亲戚”,它分为数字家族(一元里、二马里……)、方位家族(铁佛东街、民主西街……)、颜色家族(红墙巷、黄泥街……)五行家族(金线街、木牌楼、……)五金家族(金沙里、银盆岭、……),这里面的老街,我有百分之九十都没去过。特别是里面提到的同仁里8-13号,让我非常有兴趣。8-13号是吉祥巷同仁里的主要建筑。1938年“文夕大火”把旅行社烧得剩下三幢较完好的房屋(即现在的同仁里八、九、十号房)。有机会一定会看看!
又如“老口子”。这个词,我一直都不太明白。文中说,北正街以其丰美地道的长沙辣菜养活了一批鲜明火爆的“老口子”。什么是老口子呢,作者说,该是过去某个长沙人将他夸张的个性发扬到极致而生造的古怪词汇。长沙人讲话有夸张的传统,连形容都不肯规规矩矩。形容一个人的世俗和地道自然不会轻描淡写,所以一句“老口子”。他们置身市井生活,习惯粗野泼辣的张扬。他们既造作收敛,又火爆异常。他们眼睛明朗灵活,耳朵极圆干脆。最主要是他们嘴外攘强敌,内成家主,尝遍长沙小吃。从他们身上,见证了长沙生活的自在、逍遥!
这里面的图片也拍的挺美的,加上细腻的文字,突然醒悟,自己生活在长沙这个非常文化,非常“小资”的地方,其实是一种幸福啊!比如说,它的文化娱乐吧,像汉代定王台、贾谊故居,唐五代的园林寺庙,宋代的书院,明代的王府城阁,还有,古井、古墓、古街、古巷,历史典故,名人诗赋,民间传说,俚语童谣,尽在其中;又如,风光带,步行街,著名歌厅,特色酒吧;名肴佳菜,风味小吃。都是相当吸引人的。长沙既是一幅气韵生动的文人画,又是一幅活色生香的生活长卷。
我觉得,想了解长沙的他乡游客,可以从这本书里开始接近长沙。它虽不是长沙的全部,但却是你走进长沙的一个最好的入口,它可让你直接触摸到长沙的灵气所在。而对于老长沙,甚至长沙本地人,你会为作者如此细致的观察、全面的体验、深刻的感悟叹服。
喜欢和想了解长沙的人可以看看这本《长沙这个鬼地方》.
长沙万象 豆瓣
作者:
主编 郑佳明
/
著文 陈先枢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
“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不能没有一部以反映长沙百年经济社会变迁为主的图集。我们将其取名为《长沙万象》,它是长沙百年“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然而,要获取反映长沙百年,特别是前50年社会变迁的历史照片,又谈何容易。在编辑过程中,几乎没有现成的图集可供汲取和参考,甚至经过整理汇编的文字资料也微乎其微。于是我们另辟蹊径,一是深入民间,去寻访珍藏;二是广猎群籍,去沙里淘金。首先,我们在《长沙晚报》等报刊发布征集长沙老照片的启事,并有的放矢地造访一些“老长沙”。对此,众多乡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翻箱倒柜,送来了珍藏多年的照片。有些照片画面虽已泛黄,但图像还十分清晰,半个多世纪前的景物仿佛就在眼前。如一张老码头照片,趸船上“国营招商局长沙码头”几个芝麻大小的字居然还清晰可辨。然后,我们飞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开始艰难的寻觅。在瀚如烟海的历史档案中寻找长沙老照片犹如大海捞针。经过几十个日日夜夜,在该馆利用部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终于在5000多个湖南卷宗中找到近百张珍贵照片。接着我们又到一些博物馆和图书馆,在那多年无人光顾的书架上,翻出一本本20世纪初至中叶的书刊,一页一页地翻开去,50年前的长沙社会景象再现在我们眼前。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国外印行的书刊,如日本1916年出版的摄影集《长江大观》、1924—1932年出版的月刊《亚细亚写真大观》,以及美国出版的回忆录《战时中国教学生涯》等。编者还抢拍了不少老遗存和老场景,有的现在已不复存在了,成了名符其实的老照片。于是,才有了本书市政话旧、社会百业、文化之都、慈善与赈灾、史海拾遗、市井风情、湘城访古、老街拾遗、名人与长沙、梨园春秋、共和国往事、城市与人等栏目以及“老码头”、“老邮政”、“老广告”、“老商标”等160多个专题,真可谓包罗万象。
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经济结构相对稳定,社会发展极为缓慢。尽管它在早中期也曾有过辉煌,但是到后期却落后了,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整个社会处于停滞不前和封闭保守状态。历史进入近代,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而急剧的变化,造成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但这些变化是如何启动的?具有哪些规律性?以前的史学家迫于政治形势,只能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再来审视这些老照片,就会发现,近代中国社会的万事万物,并非“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社会史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史、军事史和思想史,尤其不同于以往以帝王将相、军阀官僚和英雄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本书收录的社会百业和社会生活的许多老照片,就更加贴近下层社会、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为各个阶层的人所喜闻乐见,正如孟子所云:“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近代长沙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整个中国的变化一样,从实质上来说,就是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是时之长沙,保守力量逐渐衰退,新生力量脱颖而出,“铁门之城”被冲破,形成政治上的新格局,经济上的新产业,科技上的新成果,社会上的新风尚,生活上的新需求。亦有积弊成痈,酿成社会大毒瘤,害己、害民、害国家。但总的趋势是,传统社会固有的封建性、封闭性、停滞性和落后性在逐步被打破,而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化、科学化、开放性和文明进步等因素在逐步增长。20世纪后50年的变化较前50年更为深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一大二公”到多种所有制并存,从个人崇拜与迷信到允许人格个性化的存在,无一不经过无数次交锋,无一不体现文明进步的世界大趋势。
本书打破按时问编排的惯例,826张照片按构成经济社会的不同内容作适当编辑,宛如一部“长沙社会大观”。文字说明不拘一格,或概述史实,或追溯沿革,或反思历史,或颂扬美好,抚今追昔,感慨系之。某些专题为求其完整,选载了极少数本丛书其他几册已用过的图片。同类图片解说词如有出入,均以本书为准。这一幅幅老照片,是档案、是历史、是乡情、是旧梦,有的已渺茫如烟,有的却记忆犹新,有的令人回味无穷,有的却不忍一睹,今日重现人间,愿鉴赏之余,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经济结构相对稳定,社会发展极为缓慢。尽管它在早中期也曾有过辉煌,但是到后期却落后了,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整个社会处于停滞不前和封闭保守状态。历史进入近代,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而急剧的变化,造成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但这些变化是如何启动的?具有哪些规律性?以前的史学家迫于政治形势,只能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再来审视这些老照片,就会发现,近代中国社会的万事万物,并非“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社会史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史、军事史和思想史,尤其不同于以往以帝王将相、军阀官僚和英雄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本书收录的社会百业和社会生活的许多老照片,就更加贴近下层社会、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为各个阶层的人所喜闻乐见,正如孟子所云:“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近代长沙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整个中国的变化一样,从实质上来说,就是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是时之长沙,保守力量逐渐衰退,新生力量脱颖而出,“铁门之城”被冲破,形成政治上的新格局,经济上的新产业,科技上的新成果,社会上的新风尚,生活上的新需求。亦有积弊成痈,酿成社会大毒瘤,害己、害民、害国家。但总的趋势是,传统社会固有的封建性、封闭性、停滞性和落后性在逐步被打破,而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化、科学化、开放性和文明进步等因素在逐步增长。20世纪后50年的变化较前50年更为深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一大二公”到多种所有制并存,从个人崇拜与迷信到允许人格个性化的存在,无一不经过无数次交锋,无一不体现文明进步的世界大趋势。
本书打破按时问编排的惯例,826张照片按构成经济社会的不同内容作适当编辑,宛如一部“长沙社会大观”。文字说明不拘一格,或概述史实,或追溯沿革,或反思历史,或颂扬美好,抚今追昔,感慨系之。某些专题为求其完整,选载了极少数本丛书其他几册已用过的图片。同类图片解说词如有出入,均以本书为准。这一幅幅老照片,是档案、是历史、是乡情、是旧梦,有的已渺茫如烟,有的却记忆犹新,有的令人回味无穷,有的却不忍一睹,今日重现人间,愿鉴赏之余,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Teaching in Wartime China 豆瓣
作者:
Edward Vose Gulick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4
- 8
After graduating from Yale in 1937, Edward Gulick spent two years in China's Hunan Province, teaching English at a mission school for Chinese boys. Faced with the prospect of invasion and military occupation by the Japanese, the school's leaders moved the students to safer quarters in a distant town. Gulick participated in the evacuation, traveled widely in the area, and kept detailed journals of his experiences. Drawing on these journals and on a collection of remarkable photographs he took at the time, he has created a memoir in words and images that vividly conveys the texture of daily life during his sojourn in China.
同治长沙县志(共2册) 豆瓣
作者:
(清)刘采邦
/
(清)张延珂 等编纂
岳麓书社
2010
- 2
《同治长沙县志(套装共2册)(竖排版)》内容包括:卷之首、序、引、旧序、旧小序、旧小序、旧志凡例、凡例、修辑姓氏、目绿、卷之、星野、轸宿围、七家分星异同之谱、分野考、轸宿星占、星野辨论、卷之二、沿革、沿革表、卷之三疆域、县境圄、省城固、城池、附古城考、街巷、长沙四至、市镇、都甲、卷之四、山川、山川图、山岭峰石……
麓山精舍丛书 豆瓣
作者:
陈运溶
岳麓书社
2008
- 1
《麓山精舍丛书》为清代学者陈运溶所辑录、编纂,是湖湘地方文献中极有价值的一部丛书。《麓山精舍丛书》是陈运溶所辑图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全书分为两集。第一集为辑佚类,共八十六种。包括《周官总义职方氏注》一卷,《晋纪》一卷,《历朝传记》九种,《荆州记》三卷〔附录一卷〕,《荆湘地记》二十九种,《荆湖图经》三十六种,《太平寰宇记拾遗》七卷,《太平寰宇记辨伪》六卷,《荆楚岁时记》一卷,《湘中名贤遗集》五种,《陶阁史诗集》二卷〔附录一卷〕。第二集为释地类,共四种。包括:《后汉书大秦国传补注》一卷,《古海国遗书钞》,《大清一统舆图海道集释》七卷,《亚欧两洲沿岸海道纪要》二卷〔末一卷〕。
长沙·常德·衡阳血战亲历记 豆瓣
作者:
葛先才
团结出版社
2007
- 1
该书是国民党将领葛先才将军对长沙、常德和衡阳血战的回忆录,在台湾是获奖作品。这部千万血泪汇成的战斗史 篇记载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地拼搏纪实,是抗战中重大战役的特写和再现 。该书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为了保持这部抗战实录的真实性,书中对葛先才将军的记述原文照录,未加过多删减。
长沙大会战内幕全解密 豆瓣
作者:
马正健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5
- 8
《长沙大会战内幕全解密: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备忘录》作战时间:1939年9月——1942年12月16日。参战兵力:中国第九战区42个军、9个挺进纵队共约91万人;日军11个师团、10支队及海军、航空兵各一部,3个飞行团和海军第一分遣舰队、两个独立混合旅团,共34万余人。作战结果:日军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12万余人。会战意义:中国军队长沙会战的胜利,对国内国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对支援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作战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 豆瓣
作者:
李零
中华书局
1985
- 7
长沙古物闻见记.续记 豆瓣
作者:
商承祚
中华书局
199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