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
中文解毒 豆瓣
7.8 (12 个评分) 作者: 陳雲 天窗出版 2008
「陳雲的書,他是出一本而我買一本,這本當然不會是例外。文筆犀利,思路清晰,把香港文化放進中國文化歷史以至國際氣候的大格局下拆解、檢視、批判、珍惜,硬手段,軟心腸,展現了知識分子的功力和氣蘊。坦白說句,陳雲,是一個令我又羡慕又妒忌的人。」馬家輝
什麼時候「驕傲」變成褒義詞?傳媒竟以「苦主」形容雷曼事件當事人?簡筆字的「發」字「發」字可以變成同一個字?本來好端端的四個字「禁喂野猴」,現在要用八個字「禁止餵飼野生猴子」;政府官員、文書都將「問責」、「增值」、「持份」、「超標」掛在口邊,幾多句官話其實唔系人話!
從英式中文至回歸後洋化赤化俗化語文大混雜,《中文解毒》為香港文癌語病解解毒。「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身為國際大都會的管治者、傳播人和教育者,負好責任,「認真識返幾句人話,寫返好啲中文先啦!」
摘自陳雲序:
『舊時香港官府重辭令,民間重口才,洋化俗化之餘,饒有本土特色。侵佔香港之初,港英謹慎言文,免傷中國人的文化自尊。一九六七年暴動之後,港府驚覺官民疏離,於是改弦易轍,轉變政策,引入一套新的公共語匯。民間則用快捷音譯或巧妙意譯,吸收巴士、T恤、冷氣、電腦、窩輪等新鮮事物,口頭也保存「有何貴幹」、「求之不得」、「唯你是問」等格式古語。
『回歸之後,由於大陸比香港更崇洋,本身也有共產用語,於是香港洋化加上大陸的洋化與赤化,變本加厲,大家衰埋一堆。香港民間也喪失語言自覺,同音錯亂(玩「食字」),懶音橫行,黐脷根粵語雄霸電台。政府亂用洋化詞,取代固有雅詞,如自我增值(進修)、邀請承投意向書(招標)與持份者(受影響人士)。洋化波及句法,污染中文,如說「我對這事有保留」(不敢苟同)、「不排除......(的可能性)」(難保、難免)。大陸用語南下香港,劣幣驅逐良幣,如領導(首長)、超標(過度)、達標(及格)、勢頭(趨勢)、高檔(貴格)、尖子(精英)等。
『當年國共混戰,南海陳公博口占打油詩:「國事丟那媽,心思亂如麻。」作者觀乎香港近年的言文,亦不得不歎曰:「文事丟那媽,筆下亂如麻。」』
2012年2月17日 已读
好書,雖然有些需要考究求證,如北方話胡化之程度;材料甚多,可自我反思;評分目前經歷了從三星到四星又退回三星之變化,一者有些常識性錯誤,如p.105洪秀全死於1864年,卻讀了1873年出版的書;二者雖有引用,卻無參考文獻,學術著作,似是而非。有些詞語,當做語言上的創新也未嘗不可,譬如說「商戰」,說明競爭之激烈程度;當然,值得反思的語言使用還是很多的,我不知很多句式是從何時開始流行起來說的,也不清楚清末的人怎麼寫、民國時的人又會怎麼寫,讀書反省吧;語言本是最基礎的東西
2012 中國 中文 文化 漢字
執正中文 豆瓣
作者: 陳雲 天窗出版 2009
學好中文,保住香港。
政府、商界齊齊用「程式中文」炮製「病壞」公文。「程式中文」即以新造的合成詞彙及洋化句式來堆砌句子。研究、參詳、權衡輕重、斟酌情況……今日只是「積極考慮」;震怒、激憤、痛心疾首……用不得,就隨官腔說「極度遺憾」、「深切遺憾」和「強烈譴責」。
中英夾雜的程式語言如「極富娛樂性,又有教育性」,卻忘記上世紀的說法「寓教育於娛樂」;有「請你被告知」卻不懂「敬告閣下」。程式中文令語言貧乏、思想單一,社會表達難免都變成廢話。
《執正中文》分析各式公文寫作法,詳述公文三通則:簡明、完整、情味,對治冗長累贅、機械程式中文,遭受港式學校教育及官僚洋化中文,再探如何鍛煉文心、文理、文氣,將之還原為天真自然、合乎章法。概說中文章法之原理,充當津樑。
中文起義 豆瓣
作者: 陳雲 天窗出版 2010 - 9
政改講「起錨」,原來與幫會黑語「著草」同義,政府看似承擔,實質卸責;
帝峰.皇殿、天璽、富甲天下,樓盤以皇帝式命名,不但媚富,還隱藏殺機。
《中文起義》,承接「五區公投」之義舉,破解語言擺弄人心之術。官商勾結,日趨熾烈,商界之語言擺弄,也與政壇互為表裡,你說「推銷」豪宅,我說「推銷」政策,而居中之傳媒,是政商語言流向民間的中轉站,傳媒不加攔截,傳播官商詭詞,人民利益便在官商文化霸權擺弄之下,剝削淨盡。中共如果真要「推普滅粵」,粗鄙不文之北方普通話,反成現代中文正統,則中文雅言不再。
要抗衡文化操縱,陳雲提倡「民主中文」,將中文之道統,由暴虐政府之手中奪回,重返士林與民間。陳雲不主張中文盲目復古,而是中西合璧。繼承古文的章法,用連環短句,層層遞進,代替長句,令論說舒張,有商有量,並借助西文之長句以補不足,令中文可以自主創新,使中國立於強國之林。
「革命黨、共產黨寫的洋化白話文,長句連篇,艱深乾結,是法西斯中文。嚴復、林紓寫的古文,短句連環,娓娓道來,反而是民主中文。」——陳雲
新不如舊 豆瓣
作者: 陳雲 花千樹 2006
故土風物,一去不返。低首沉吟,無力回天,聊以文字,錄存舊蹟。

黃鐘委地,豺狼當道。山窮水盡,風流雲散。追憶逝去的水土與人情。

陳雲在<<信報>>文化版「我私故我在」專欄的結集。
陈云传(上下) 豆瓣
作者: 金冲及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 6
为纪念陈云同志100周年诞辰,本书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陈云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统一、独立、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全面反映了他在参加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多谋善断的领导才能,以及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注重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

本书的主要依据是,中央档案馆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保存的陈云文稿、电报、书信和讲话谈话记录;中共中央文件和有关会议记录;与陈云有过直接接触的同志的回忆录或他们的采访记录;当时的报纸、杂志以及有关的资料和书籍。本书力求根据丰富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比较翔实的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