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
我们要活得有尊严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柏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我们要活得有尊严》由柏杨先生的两部著作《我们要活得有尊严》和《天真是一种动力》合编而成,收录了柏杨近十年来的最新作品。在这些文章里,柏杨先生依然幽默,充满智慧,不但继续挖掘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而且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当代人的亲情、婚姻和衣食住行上,从中可以看到柏杨先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性的不懈探索和最新成果。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特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年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这是酱缸培养出来的另一特长,自己的尊严,永远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尊严上——伤害别人的人格尊严、身体尊严、生命尊严。中国人什么能力都有(尤其是窝里斗的能力),就是没有“尊重别人”的能力。
我们社会的传统,等级森严,有长有幼,有富有贫,有贵有贱。而贵和贱两个阶层——贵中有贱,贱中有贵,层层分明,威力无边。贵的一层,永远乐意于虐待贱的一层,所以市井小民,虽然可以虐待妻子、女儿,但在广大的男人社会中,自己却永远是蚂蚁一样卑微的族群。
如果你从外太空突然降落到地球上的一家餐厅,发现客人喧哗震天,用不着算卦,准可以肯定它是一家中华料理。不但餐厅,即令是一项正式大会,主席在台上穷吼他的,台下听众,三人一群,五人一堆,分别交头接耳“讲悄悄话”,那可准是华人地盘。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特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年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这是酱缸培养出来的另一特长,自己的尊严,永远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尊严上——伤害别人的人格尊严、身体尊严、生命尊严。中国人什么能力都有(尤其是窝里斗的能力),就是没有“尊重别人”的能力。
我们社会的传统,等级森严,有长有幼,有富有贫,有贵有贱。而贵和贱两个阶层——贵中有贱,贱中有贵,层层分明,威力无边。贵的一层,永远乐意于虐待贱的一层,所以市井小民,虽然可以虐待妻子、女儿,但在广大的男人社会中,自己却永远是蚂蚁一样卑微的族群。
如果你从外太空突然降落到地球上的一家餐厅,发现客人喧哗震天,用不着算卦,准可以肯定它是一家中华料理。不但餐厅,即令是一项正式大会,主席在台上穷吼他的,台下听众,三人一群,五人一堆,分别交头接耳“讲悄悄话”,那可准是华人地盘。
佛祖在一号线 豆瓣 Goodreads
8.0 (134 个评分)
作者:
李海鹏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6
千呼万唤的李海鹏首部专栏集,中国当下最好的专栏作家之一。
本书是著名新闻人和评论人李海鹏在《第一财经周刊》、《南方周末》和《智族GQ》上的专栏集结。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时评和杂文。语言睿智幽默、见解险直犀利,让民众听到一种最清醒有力的声音。
李海鹏的身份并不是作为《南方周末》的高级记者记,或者《第一财经周刊》的专栏名家,或者《GQ》的专题总监而被大家记住的,他被人尊敬和认识,是因为他近乎天真的对自由的执着,对伟大社会成形的关注及焦心。抽丝剥茧的分析,吹毛断发的文字,掷地成声的观点,恣肆放达的叙述,这些都注满了李海鹏的所有文章,其间到处安放着才情、思想、和对自由美好世界的向往,以至于除此之外,他几乎一无所有了。
图书品牌:磨铁——文治图书
请海鹏写专栏是《第一财经周刊》做的最好的决定之一。很多时候我们怯于表达,海鹏有勇气;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不够准确,海鹏对语言和逻辑的把握让他的文字充满力量;最关键的是,海鹏的优雅和从容,于是有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阅读的文字。
——伊险峰 《第一财经周刊》执行总编
海鹏把第一篇专栏《台风》给我时,不确定地说“不知道是不是GQ要的”。至今我都很感谢他,那篇专栏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回望内心的写作,感受到他“手指触及真理核心时的极度快感”,那声音好古怪。我想,这些细碎、微妙、不经意又很本质的描述,才是生命最原本的光辉啊。
——王锋 《智族GQ》编辑总监
在世界到处是光的今天,我们缺少另一种光。李海鹏的书像一颗小钻石,清醒、隐蔽,光芒四射。
——马莉 诗人、画家、《南方周末》高级编辑
无论作为记者还是专栏作家,李海鹏都长于发现无所不在的荒诞,但他文字的底色是悲悯,悲民生之多艰,悲世人昏庸而不自知。因此他刻薄、幽默、不羁却温热。汉语被他如此高妙自如地运用,像一个狡黠而骄傲的小男孩把玩他心爱的弹弓。
——杨瑞春 《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
本书是著名新闻人和评论人李海鹏在《第一财经周刊》、《南方周末》和《智族GQ》上的专栏集结。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时评和杂文。语言睿智幽默、见解险直犀利,让民众听到一种最清醒有力的声音。
李海鹏的身份并不是作为《南方周末》的高级记者记,或者《第一财经周刊》的专栏名家,或者《GQ》的专题总监而被大家记住的,他被人尊敬和认识,是因为他近乎天真的对自由的执着,对伟大社会成形的关注及焦心。抽丝剥茧的分析,吹毛断发的文字,掷地成声的观点,恣肆放达的叙述,这些都注满了李海鹏的所有文章,其间到处安放着才情、思想、和对自由美好世界的向往,以至于除此之外,他几乎一无所有了。
图书品牌:磨铁——文治图书
请海鹏写专栏是《第一财经周刊》做的最好的决定之一。很多时候我们怯于表达,海鹏有勇气;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不够准确,海鹏对语言和逻辑的把握让他的文字充满力量;最关键的是,海鹏的优雅和从容,于是有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阅读的文字。
——伊险峰 《第一财经周刊》执行总编
海鹏把第一篇专栏《台风》给我时,不确定地说“不知道是不是GQ要的”。至今我都很感谢他,那篇专栏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回望内心的写作,感受到他“手指触及真理核心时的极度快感”,那声音好古怪。我想,这些细碎、微妙、不经意又很本质的描述,才是生命最原本的光辉啊。
——王锋 《智族GQ》编辑总监
在世界到处是光的今天,我们缺少另一种光。李海鹏的书像一颗小钻石,清醒、隐蔽,光芒四射。
——马莉 诗人、画家、《南方周末》高级编辑
无论作为记者还是专栏作家,李海鹏都长于发现无所不在的荒诞,但他文字的底色是悲悯,悲民生之多艰,悲世人昏庸而不自知。因此他刻薄、幽默、不羁却温热。汉语被他如此高妙自如地运用,像一个狡黠而骄傲的小男孩把玩他心爱的弹弓。
——杨瑞春 《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
青春 豆瓣
7.8 (37 个评分)
作者:
韓寒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
2010
- 9
他年少、他敢言、他幽默、他堅持--
他是《時代》雜誌2010全球年度百大影響人物
他的博客(部落格)每日20萬人次瀏覽,開站至今突破4億
他17歲出版第一本書,創下200萬冊銷售記錄
他是個戰績出色的職業賽車手
他是韓寒,是當今世界青春的代名詞。
《時代》雜誌:「韓寒是中國文壇壞小子。」
韓寒的文字,夠壞。
壞在道出平凡百姓的支吾難言,不假思索、真情實意;
壞在戳破道貌岸然者的虛情假意,一針見血、酣暢淋漓。
韓寒改變了文藝的腔調,
使其具有廣大的庶民性與高度的感染力,
口吻幽默、思路清晰、論述淺顯又犀利。
本書還原韓寒的發言、一字不刪,收錄八年來七十篇最具代表性文章:
◆ 青春韓寒
本該在心中的熱血,它塗在地上。──摘自〈青春〉
作為80後(1980年之後出生)的一位率性敢言的年輕人,韓寒保有真誠,娓娓道出疼惜同輩年輕人的心,大膽說出「不要把上一代與這一代混為一談」的言論。
「青春韓寒」選輯,收錄韓寒的價值觀與愛情觀,暢談自我的叛逆與期許。讓我們把酒言歡,共同品味未滿三十歲的無忌「寒」言。
◆ 創作韓寒
讓他們留在那年代吧。他們都只是那個人物輩出的年代裡的小才情。 --摘自〈說徐志摩〉
國中時期即已在雜誌上發表文章,首部小說《三重門》暢銷至今已破兩百萬冊,主編雜誌《獨唱團》一個月內狂銷一百二十萬冊。
「創作韓寒」選輯,且看韓寒從考試寫作文一事談起,用銳利的筆鋒嬉笑怒罵那些僵化腐朽的教條思想,刺激年輕一代重新思考創作的本質並激發更多的可能。
◆ 公民韓寒
爺爺們,你們請盡興。 ──2010年5月,博客貼文〈孩子們,你們掃了爺爺的興〉被刪之後的回應
「刪文」是韓寒的文章最常遭受的待遇。他犀利而詼諧的真知灼見直戳當局的敏感神經,不但讓爺爺們(政府高層)頭痛不已,更讓平民百姓逐漸萌生新的公民意識。
「公民韓寒」選輯,看韓寒自2008年之後,從庶民的觀點、出自平凡生活的體會,進而對中國社會與世界議題展開評論。
看萬千世事,韓寒這麼說:
● 「七天前有記者問我,你覺得這次北京奧運會會給中國帶來些什麼呢?我告訴他,很多混血兒。」
● 「人民需要的是被服務而不是被管理,而官員最需要的是被管理而不是被服務。」
● 對於世博,「如果我讚美他吧,估計我良心不安,如果我批評他吧,估計我寢食不安」。
● 「我覺得不是世博會會給中國帶來什麼,而是中國會給世博會帶來什麼。因為本來世博會並不是一個 規模如此大的展會,隨著資訊流通便捷,世博會正在漸漸式微,是中國將世博會升格了。有點像某些在國內非常火的品牌,經過了宣傳,你穿在身上覺得牛逼的不行,奢華的不行,出國一打聽,原來是二線的。」
● 「有人擔憂,山寨文化普及以後,中國將徹底淪為一個山寨大國。我認為,這樣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我們就是一個山寨大國,對山寨下手就是一種過河拆橋……任何經濟文化政治的起步,都是從山寨開始的,忘記山寨就是忘本……可以說,沒有山寨就沒有新中國。山寨是歷史發展的必經過程,山寨可以建立新文化,但靠山寨做到有前途就比較困難……其實很好理解的,你的老婆就是壓寨夫人,你的二奶就是山寨夫人,你說怎麼辦。」
● 「我們可憐的中國作家,中國導演,已經被諾貝爾和奧斯卡逼傻了。我建議這兩個獎項特設給中國的獎。如是男藝術家,可給安慰獎,如果女藝術家,可給慰安獎……」
他是《時代》雜誌2010全球年度百大影響人物
他的博客(部落格)每日20萬人次瀏覽,開站至今突破4億
他17歲出版第一本書,創下200萬冊銷售記錄
他是個戰績出色的職業賽車手
他是韓寒,是當今世界青春的代名詞。
《時代》雜誌:「韓寒是中國文壇壞小子。」
韓寒的文字,夠壞。
壞在道出平凡百姓的支吾難言,不假思索、真情實意;
壞在戳破道貌岸然者的虛情假意,一針見血、酣暢淋漓。
韓寒改變了文藝的腔調,
使其具有廣大的庶民性與高度的感染力,
口吻幽默、思路清晰、論述淺顯又犀利。
本書還原韓寒的發言、一字不刪,收錄八年來七十篇最具代表性文章:
◆ 青春韓寒
本該在心中的熱血,它塗在地上。──摘自〈青春〉
作為80後(1980年之後出生)的一位率性敢言的年輕人,韓寒保有真誠,娓娓道出疼惜同輩年輕人的心,大膽說出「不要把上一代與這一代混為一談」的言論。
「青春韓寒」選輯,收錄韓寒的價值觀與愛情觀,暢談自我的叛逆與期許。讓我們把酒言歡,共同品味未滿三十歲的無忌「寒」言。
◆ 創作韓寒
讓他們留在那年代吧。他們都只是那個人物輩出的年代裡的小才情。 --摘自〈說徐志摩〉
國中時期即已在雜誌上發表文章,首部小說《三重門》暢銷至今已破兩百萬冊,主編雜誌《獨唱團》一個月內狂銷一百二十萬冊。
「創作韓寒」選輯,且看韓寒從考試寫作文一事談起,用銳利的筆鋒嬉笑怒罵那些僵化腐朽的教條思想,刺激年輕一代重新思考創作的本質並激發更多的可能。
◆ 公民韓寒
爺爺們,你們請盡興。 ──2010年5月,博客貼文〈孩子們,你們掃了爺爺的興〉被刪之後的回應
「刪文」是韓寒的文章最常遭受的待遇。他犀利而詼諧的真知灼見直戳當局的敏感神經,不但讓爺爺們(政府高層)頭痛不已,更讓平民百姓逐漸萌生新的公民意識。
「公民韓寒」選輯,看韓寒自2008年之後,從庶民的觀點、出自平凡生活的體會,進而對中國社會與世界議題展開評論。
看萬千世事,韓寒這麼說:
● 「七天前有記者問我,你覺得這次北京奧運會會給中國帶來些什麼呢?我告訴他,很多混血兒。」
● 「人民需要的是被服務而不是被管理,而官員最需要的是被管理而不是被服務。」
● 對於世博,「如果我讚美他吧,估計我良心不安,如果我批評他吧,估計我寢食不安」。
● 「我覺得不是世博會會給中國帶來什麼,而是中國會給世博會帶來什麼。因為本來世博會並不是一個 規模如此大的展會,隨著資訊流通便捷,世博會正在漸漸式微,是中國將世博會升格了。有點像某些在國內非常火的品牌,經過了宣傳,你穿在身上覺得牛逼的不行,奢華的不行,出國一打聽,原來是二線的。」
● 「有人擔憂,山寨文化普及以後,中國將徹底淪為一個山寨大國。我認為,這樣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我們就是一個山寨大國,對山寨下手就是一種過河拆橋……任何經濟文化政治的起步,都是從山寨開始的,忘記山寨就是忘本……可以說,沒有山寨就沒有新中國。山寨是歷史發展的必經過程,山寨可以建立新文化,但靠山寨做到有前途就比較困難……其實很好理解的,你的老婆就是壓寨夫人,你的二奶就是山寨夫人,你說怎麼辦。」
● 「我們可憐的中國作家,中國導演,已經被諾貝爾和奧斯卡逼傻了。我建議這兩個獎項特設給中國的獎。如是男藝術家,可給安慰獎,如果女藝術家,可給慰安獎……」
亂世文談 豆瓣
作者:
胡蘭成
/
胡兰成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7
- 1
因為張愛玲,胡蘭成便名留後世了。雖然胡蘭成抗戰時期曾任偽職,但他關於中國歷史文化、關於中國現代文學藝術的一些論述,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作為一家之言,不必因人而廢。本書編者為大陸著名學者、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陳子善教授,陳教授本人也是張愛玲研究專家,曾發掘不少張愛玲幾被湮沒的舊作,因為研究張愛玲,也旁及胡蘭成,這本文集便是他多年搜集得來的資料匯成。
寫張愛玲固然是胡蘭成的看家本領,而他對魯迅、周作人、蘇青等的評論,也獨出機杼;至於談《紅》論《金》,說書法賦新秋,也笿有趣味。文字佻脫不受拘管,將文史哲國情民俗熔作一爐,沒有頭緒中卻有靈光一閃,以為沒甚麼,細想一下又似乎有點甚麼,這大概也是蘭成了。今日來讀胡蘭成,或許同意他的觀點,或許相反,正確的觀點可以參考,不正確的觀點則從反面去審視,對於喜歡閱讀和思考的讀者,讀一讀胡蘭成,相信不是一件壞事。
寫張愛玲固然是胡蘭成的看家本領,而他對魯迅、周作人、蘇青等的評論,也獨出機杼;至於談《紅》論《金》,說書法賦新秋,也笿有趣味。文字佻脫不受拘管,將文史哲國情民俗熔作一爐,沒有頭緒中卻有靈光一閃,以為沒甚麼,細想一下又似乎有點甚麼,這大概也是蘭成了。今日來讀胡蘭成,或許同意他的觀點,或許相反,正確的觀點可以參考,不正確的觀點則從反面去審視,對於喜歡閱讀和思考的讀者,讀一讀胡蘭成,相信不是一件壞事。
来去自由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连岳
作家出版社
2009
- 6
《来去自由》是备受好评的系列图书《我爱问连岳》的作者连岳在2003年出版的第一本书的再版,减少了两篇文章,但也新增了两篇文章。
收入连岳最早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发表的专栏。第一部分“自以为是”,结合时政表述个人观点;第二部分“连城诀”,是一些比较个人化的文字,个人的成长经历及生活轨迹时有提及;其中一些故事充满幻想性,从文学性上看也属罕见的佳作,这类文字连岳今天写得较少,因而尤其值得珍惜。
连岳的文字观点独特、有趣,想像力丰沛,甚至具备一定的启蒙性。连岳的早期文字虽然较稚嫩,但他的自我形制已经建立了,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偏离过他的观点和道路,他成为了他当初想要成为的人。
收入连岳最早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发表的专栏。第一部分“自以为是”,结合时政表述个人观点;第二部分“连城诀”,是一些比较个人化的文字,个人的成长经历及生活轨迹时有提及;其中一些故事充满幻想性,从文学性上看也属罕见的佳作,这类文字连岳今天写得较少,因而尤其值得珍惜。
连岳的文字观点独特、有趣,想像力丰沛,甚至具备一定的启蒙性。连岳的早期文字虽然较稚嫩,但他的自我形制已经建立了,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偏离过他的观点和道路,他成为了他当初想要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