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Crossroads 豆瓣
作者:
Jim Baker
Benchmark Books
2008
- 11
告别的年代 豆瓣
8.4 (14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黎紫书
新星出版社
2012
- 2
你在读这本书。
这是一部小说,长篇。
它看起来很古老,
但几乎找不到被翻动过的痕迹。
它的页码居然从513开始,
似乎这书的第1页
其实是小说的第513页……
《告别的年代》,串起三代人的共同回忆,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种族的集体记忆。
二〇一一年第十一届花踪文学奖
二〇一一年《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二〇一〇年《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
王德威、止庵、蒋韵、杨照、郑树森、黄锦树、董启章、骆以军……联合推荐
王德威:不论是书写略带史话意味的家族故事,或是白描现世人生的浮光掠影,黎紫书都优以为之。而营造一种秾腻阴森的气氛,用以投射生命无明的角落,尤其是她的拿手好戏。
郑树森:马华女性书写第一人。
黄锦树:在文学条件异常贫瘠的马华文坛,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黎紫书都是个奇迹。
董启章:《告别的年代》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对抗匮乏,拒绝遗忘的书。
骆以军:我觉得这本小说,或可视做某种失传小说技艺的活生生复现,华丽的戏台从不可能的虚空被汹涌创造出来。作为读者,我觉得无比幸福;作为同代华文小说创作者,我觉得她是屈指可数、顶级的、恐怖的对手。
这是一部小说,长篇。
它看起来很古老,
但几乎找不到被翻动过的痕迹。
它的页码居然从513开始,
似乎这书的第1页
其实是小说的第513页……
《告别的年代》,串起三代人的共同回忆,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种族的集体记忆。
二〇一一年第十一届花踪文学奖
二〇一一年《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二〇一〇年《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
王德威、止庵、蒋韵、杨照、郑树森、黄锦树、董启章、骆以军……联合推荐
王德威:不论是书写略带史话意味的家族故事,或是白描现世人生的浮光掠影,黎紫书都优以为之。而营造一种秾腻阴森的气氛,用以投射生命无明的角落,尤其是她的拿手好戏。
郑树森:马华女性书写第一人。
黄锦树:在文学条件异常贫瘠的马华文坛,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黎紫书都是个奇迹。
董启章:《告别的年代》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对抗匮乏,拒绝遗忘的书。
骆以军:我觉得这本小说,或可视做某种失传小说技艺的活生生复现,华丽的戏台从不可能的虚空被汹涌创造出来。作为读者,我觉得无比幸福;作为同代华文小说创作者,我觉得她是屈指可数、顶级的、恐怖的对手。
隔壁的房間 豆瓣
作者:
龔萬輝
寶瓶文化
2006
- 2
繼張貴興、鍾怡雯、陳大為、黃錦樹之後,最受矚目的新生代馬華作家!
陳大為、黎紫書、駱以軍、鍾文音 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本書收錄第二十六屆聯合報文學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馬來西亞旅台文學獎作品。後來我終日沉迷於對牆洞另一邊的探視。總是聽到隔壁房間開門的聲音之後,我就趕緊鑽到床底下,湊著牆洞看著人們來去奔走的腳踝,偷聽他們的對話。有時我會聽到哥哥激烈的咳嗽聲,家人忙著準備溼毛巾和清理一地的嘔吐物。我緊貼在洞口的後面,那些晃過的肉色足踝,像忙亂飛舞的蛾群。有時我也看到我的媽媽一個人走進房間,就在熟睡的哥哥身邊,像在等候著什麼,佇立了很久很久,卻什麼話也沒說……──節錄自〈隔壁的房間〉
他從雨林裡走來,建構出一座座關於時間與空間的迴旋梯。我們拾階而上,一層一層,在漫漶的目光中,尋找著每一段死之祕,尋找著每一種回頭的可能。新生代馬華作家龔萬輝以詩化般的驚人語言,異常抒情的溫柔氛圍,討論時間,空間,死亡與遺忘。在巨大的迷宮裡,時間撥弄著死亡與遺忘,空間不斷散落與錯置。我們緊緊抓住每個事件的碎片,尋求答案。但一道道解答的門,在我們眼前,開啟,又關上。
本書特色
◎陳大為、黎紫書、駱以軍、鍾文音推薦!
◎繼張貴興、鍾怡雯、陳大為、黃錦樹之後,最受矚目的新生代馬華作家!
◎小說、散文榮獲多項獎項,其中〈隔壁的房間〉獲第二十六屆聯合報文學獎散文獎大獎。
◎作者繪篇章圖,別具吸引力。
陳大為、黎紫書、駱以軍、鍾文音 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本書收錄第二十六屆聯合報文學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馬來西亞旅台文學獎作品。後來我終日沉迷於對牆洞另一邊的探視。總是聽到隔壁房間開門的聲音之後,我就趕緊鑽到床底下,湊著牆洞看著人們來去奔走的腳踝,偷聽他們的對話。有時我會聽到哥哥激烈的咳嗽聲,家人忙著準備溼毛巾和清理一地的嘔吐物。我緊貼在洞口的後面,那些晃過的肉色足踝,像忙亂飛舞的蛾群。有時我也看到我的媽媽一個人走進房間,就在熟睡的哥哥身邊,像在等候著什麼,佇立了很久很久,卻什麼話也沒說……──節錄自〈隔壁的房間〉
他從雨林裡走來,建構出一座座關於時間與空間的迴旋梯。我們拾階而上,一層一層,在漫漶的目光中,尋找著每一段死之祕,尋找著每一種回頭的可能。新生代馬華作家龔萬輝以詩化般的驚人語言,異常抒情的溫柔氛圍,討論時間,空間,死亡與遺忘。在巨大的迷宮裡,時間撥弄著死亡與遺忘,空間不斷散落與錯置。我們緊緊抓住每個事件的碎片,尋求答案。但一道道解答的門,在我們眼前,開啟,又關上。
本書特色
◎陳大為、黎紫書、駱以軍、鍾文音推薦!
◎繼張貴興、鍾怡雯、陳大為、黃錦樹之後,最受矚目的新生代馬華作家!
◎小說、散文榮獲多項獎項,其中〈隔壁的房間〉獲第二十六屆聯合報文學獎散文獎大獎。
◎作者繪篇章圖,別具吸引力。
內斂的抒情 豆瓣
作者:
[马来西亚] 钟怡雯
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08
一九一九年五四白話文運動即屆九十載,散文創作在兩岸三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開枝散葉,迄今異鄉/在地書寫已難辨其身世。而成長於赤道的文學跨界作家鍾怡雯,在本書卷一「短篇評論」中,簡潔俐落地道出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書寫脈絡,為當地散文留下精譬的紀錄。
本書卷二「書評」,是精采的二次創作,以內斂的題材引入鍾氏的諧趣與抒情,兩者合體,嗅出原著的氣味,也看見令人熟悉的鍾怡雯身影。
本書展現了遼闊的文學視野,以及細膩的觀察。論述範疇涵蓋台灣、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華文文學,論述議題包括:散文創作觀察、當代小說評述、命名機制、文學版圖分析、自然寫作、遊記等,時間跨度則從清代延伸到二十一世紀初。
本書卷二「書評」,是精采的二次創作,以內斂的題材引入鍾氏的諧趣與抒情,兩者合體,嗅出原著的氣味,也看見令人熟悉的鍾怡雯身影。
本書展現了遼闊的文學視野,以及細膩的觀察。論述範疇涵蓋台灣、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華文文學,論述議題包括:散文創作觀察、當代小說評述、命名機制、文學版圖分析、自然寫作、遊記等,時間跨度則從清代延伸到二十一世紀初。
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 豆瓣
作者:
黃錦樹
麥田出版公司
2006
- 5
本書的論述從現代中文小說,學術思想史,馬華文學,金庸現象,胡蘭成個案等不同範圍,指向一組關係性且互依的論題:現代中國(特)性/中國現代性在不同個案──文化產品或文化代理人──裡的生成和展現。而這些論題,同時扣緊了自晚清民國以降,迄今當代的幾個重要學術面向及關鍵詞:文、文字、語言、國學、國故、國魂、中體、原鄉、新儒學、抒情傳統等。作者企圖藉文學系統及文化生產的觀照方式,開展出中國性與現代性的弔詭複雜現象,展現其博大縱深及獨特的學術視野。
British Malaya, 1824-67 豆瓣
作者:
Lennox Algernon Mil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