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羅佩
大唐狄公案 豆瓣
The Lacquer Screen
8.6 (7 个评分) 作者: [荷兰] 高罗佩 译者: 陈来元 / 胡明 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 2006 - 3
西方汉学大师经典之作,列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学生必读书目。  20世纪50年代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译成10余种文字。  全部采纳高罗佩生前手绘插图。  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  作者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大唐狄公案 豆瓣
Judge Dee mystery
8.7 (14 个评分) 作者: [荷兰] 高罗佩 译者: 陈来元 / 胡明 [等] 海南出版社 2008 - 6
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
作者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高罗佩很了不起,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国学大师 南怀瑾
高罗佩对中国文化习俗和中国人心理的把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西方人用汉文写小说(《大唐狄公案》部分篇目有汉文写本),前无古人。错综复杂的情节,如茧抽丝,娓娓展开,最后才真相大白……它使读者从超凡的逻辑智慧中获得快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石昌渝
他是名士派头的艺术家、收藏家、代中国人发展国粹的公案小说家,业余胜过专业的汉学家……现代西方人对传播中国文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恐怕要算荷兰人高罗佩。非学术圈里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往往来自《大唐狄公案》。
——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授 赵毅衡
“狄公小说是我们从高罗佩博士那里得到的最后的中国公案小说……他的逝世使我们所有侦探小说的鉴赏家们都感到十分悲痛。”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对高罗佩逝世的评价
在高罗佩的神笔之下,古老的中国又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阿伦·丁·赫宾
如此严格地遵循中国古典文学的风格进行创作,而写下的一切又是如此美妙地使现代读者获得满足。
——《纽约时报》
狄公小说写出了中国唐代的所有魅力、残忍和高深莫测。
——《芝加哥太阳报》
《大唐狄公案》是高罗佩在世界侦探小说领域内开创的极其珍贵的一个支脉……十分有趣,十分有教育意义,给人以深刻印象。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大汉学家高罗佩传 豆瓣
作者: [荷] C. D. 巴克曼 / H. 德弗里斯 译者: 施辉业 2011 - 3
高罗佩 荷兰外交官,通晓15种语言。他曾评价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
高罗佩对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十分痴迷。他20岁习中国书法,且终生不辍;他曾师从古琴大师叶诗梦,并与于右任、冯玉祥等组织天风琴社;他写中国旧体诗词,与郭沫若、徐悲鸿等大师都有唱和;齐白石、沈尹默等人的画上也有他的上款。 《大唐狄公案》的插图均为他自己所画。
1945年,高罗佩任荷兰驻重庆使?一秘,与同在使馆工作的中国洋务大臣张之洞之外孙女水世芳结为伉俪。他一生汉学著作颇丰,而大型推理探案小说集《大唐狄公案》则是一部在东西方读者中影响最大的书。
◎本书首次大量援引了他的生前日记及他未能出版的自传手稿,读之,仿佛能再次聆听到这位天才人物的声音……
◎首次披露了他的爱妻,一贯低调的水世芳女士对自己夫君的回忆及他的子女们对自己父亲的无比敬意与眷恋……
◎首次披露了高罗佩写作《(大唐狄公案》的经历。直至病情恶化的前夜,他支撑病体,完成了《黑狐狸》的写作……
高罗佩事辑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严晓星 海豚出版社 2011 - 1
《高罗佩事辑》包含三个部分,即高罗佩传奇、史料辑录、友朋诗词,汇编了目前所见的他人所写涉及高罗佩的第一手中文资料,异常珍贵。高罗佩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又遭逢战乱频仍的年代,比较重要的记述多见于台湾,其中以陈之迈所写的长文《荷兰高罗佩》最为详尽。另外,书中所提及高氏所著狄公案在中国本土一再刊行,且多次翻拍为影视作品,风头远胜于数百年来中国作家所创作的各种长短不一的狄公探案故事。这些内容势必为本书增加闪光点和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房内考 豆瓣 Goodreads
8.3 (13 个评分) 作者: [荷]高罗佩 译者: 李零 / 郭晓惠 商务印书馆 2007 - 1
“房内”一词是中国古代对性事的雅称,“历代房内考”即是对悠悠历史长河中性文化的考证。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华民族性文化漫长而曲折的演变史。从最初的原始社会的性崇拜、性禁忌到逐渐形成性文化雏形的奴隶社会;宽松的两性关系、房中术的兴起和性艺术、性文学的兴盛为代表的汉唐时期到对性进行残酷的禁锢与剥夺的宋元明清时期;从二十世纪初的“性博士”奇人张竟生到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的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人们的性观念、性意识一直在禁锢与解放中交错演进。 全书以洋洋二百万文字,近千幅图片将5000年中国性文化的发展史,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从而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神秘的一页。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历代中国性文化的宏篇巨制,一部生动直观描绘中国房中术的精美典籍。本书首次透过古代中国性文化的渊源看当代性文化的发展;首套集性文化、性科学、性医学、性风俗之大成的巨作;首部公开披露历代民间性学秘传本、手抄本及宫廷房中理论的典籍;首次登载并以学术眼光研究性文物、春宫画、秘戏图的精美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