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IBM:蓝色基因 百年智慧 豆瓣
作者: 张烈生 王小燕 2011 - 11
IBM副总裁解读企业长青密码
首度剖析IBM十大核心能力
探讨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之道
IBM创始人老沃森说:“企业是可以自我牺牲的,而成功则是通过不断的‘壮士断腕’实现的。”刚刚卸任的总裁彭明盛则表示,IBM的教训是永远不要拘泥于产品,而是要坚持企业价值。
100年里 ,IBM连续8次CEO更替实现平稳过渡,并首次传位女掌门。IBM见证了IT行业在100年间的从无到有和几度转变。
本书作者供职IBM22年,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到一名大中华区副总裁,亲历了IBM中国的萌芽与壮大诞生,也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郭士纳对IBM的转型手术和将PC卖给联想的痛苦艰辛与挣扎,同时,他也是IBM向服务转型的落实者,曾带领他的IBM团队,一起推动了中国银行业数据大集中工程和IT服务行业转型。他深谙企业蓝色文化,通过对IBM100年的历史回顾,首度剖析了IBM在文化、策略、执行三方面的十大核心能力,用IBM领跑世界100年的成功解密企业如何才能做强!做大!做久! 任何一个想要基业长青的企业,都能从IBM的管理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百年智慧。
名人推荐
“以生动笔触展现一家世界级企业的百年征程,旨在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好自己的更为生动的百年征程。”
——王忠明,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起点决定终点,IBM的蓝色基因决定了它的发展壮大;永远做对的事,使众人行的管理团队集百年智慧,保IT巨人基业长青。这是一本使人懂得如何做大企业,并依靠价值观和文化的传承,使企业发展并持续发展的好书。”
——宋远方,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自身的IBM人,由他来道出IBM的人和事,实在最适当不过。此书阐释了IBM从1911年以来,所经历的各个重要阶段,深入描述与分析IBM在不同环境下,做出的不同决策,并能独到地剖析IBM企业长青的密码。相信阅读此书的读者,包括曾于IBM工作的我,都能汲取宝贵的商业智慧。”
——陈志辉,香港中文大学EMBA主任、教授
“IBM的百年成功来之不易,而将其中蕴含的关键因素和管理智慧提炼出来同样不易。而这本书做到了,因此,它非常值得一读。”
——李飞,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前我们看到了写跨国公司的书,总有很多缺憾。国外作者的作品,往往是全球和美国的内容多,中国的内容少;而国内作者往往局限于职位和视野,写出的东西细节很多,甚至夸张很多,但缺乏跨国公司应有的思考高度。幸好,这本书把两个缺憾都弥补了。对中国读者来说,关于IBM百年的书,这是最好的一本。”
——刘湘明,《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
“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书,当我拿到书稿时,最初的翻阅变成细细的研读,其中一些章节我反复阅读了多遍。我在IDC工作18年,作为IT市场的研究与观察者,期间对IBM有着长时间的研究与分析,但囿于资料所限,很多的研究仅仅是从表层现象对这个蓝色巨人做出评述,在读过张烈生先生的这部著述,很多困惑我们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书中详细的例证和对历史的真实记录非常具有价值。张烈生先生和许多IBM员工用他们的集体记忆给IBM的蓝色基因做出详细的注释,这是一本值得业界仔细研读的企业评传,也是许多正在长大的中国企业家可以研读的参考书。一家百年企业的成功必定有着他独特的核心能力,从创业到发展的高峰,从动荡到成熟,特别是当他在进入中国并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境,张烈生先生以他22年在IBM工作历程,见证了这个跌宕起伏的过程并用的大量翔实的细节做了描述了,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为中国企业建立百年基业提供了真 实而丰富的学习资料。仅以书中对IBM蓝色巨人的解读作为我的阅读心得:百年企业,源于基因,建在策略,成在执行。”
——万宁,IDC中国独立顾问、《商业价值》杂志
更多信息:IBM副总裁解读企业长青密码
首度剖析IBM十大核心能力
探讨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之道
IBM创始人老沃森说:“企业是可以自我牺牲的,而成功则是通过不断的‘壮士断腕’实现的。”刚刚卸任的总裁彭明盛则表示,IBM的教训是永远不要拘泥于产品,而是要坚持企业价值。
100年里 ,IBM连续8次CEO更替实现平稳过渡,并首次传位女掌门。IBM见证了IT行业在100年间的从无到有和几度转变。
本书作者供职IBM22年,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到一名大中华区副总裁,亲历了IBM中国的萌芽与壮大诞生,也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郭士纳对IBM的转型手术和将PC卖给联想的痛苦艰辛与挣扎,同时,他也是IBM向服务转型的落实者,曾带领他的IBM团队,一起推动了中国银行业数据大集中工程和IT服务行业转型。他深谙企业蓝色文化,通过对IBM100年的历史回顾,首度剖析了IBM在文化、策略、执行三方面的十大核心能力,用IBM领跑世界100年的成功解密企业如何才能做强!做大!做久! 任何一个想要基业长青的企业,都能从IBM的管理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百年智慧。
名人推荐
“以生动笔触展现一家世界级企业的百年征程,旨在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好自己的更为生动的百年征程。”
——王忠明,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起点决定终点,IBM的蓝色基因决定了它的发展壮大;永远做对的事,使众人行的管理团队集百年智慧,保IT巨人基业长青。这是一本使人懂得如何做大企业,并依靠价值观和文化的传承,使企业发展并持续发展的好书。”
——宋远方,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自身的IBM人,由他来道出IBM的人和事,实在最适当不过。此书阐释了IBM从1911年以来,所经历的各个重要阶段,深入描述与分析IBM在不同环境下,做出的不同决策,并能独到地剖析IBM企业长青的密码。相信阅读此书的读者,包括曾于IBM工作的我,都能汲取宝贵的商业智慧。”
——陈志辉,香港中文大学EMBA主任、教授
“IBM的百年成功来之不易,而将其中蕴含的关键因素和管理智慧提炼出来同样不易。而这本书做到了,因此,它非常值得一读。”
——李飞,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前我们看到了写跨国公司的书,总有很多缺憾。国外作者的作品,往往是全球和美国的内容多,中国的内容少;而国内作者往往局限于职位和视野,写出的东西细节很多,甚至夸张很多,但缺乏跨国公司应有的思考高度。幸好,这本书把两个缺憾都弥补了。对中国读者来说,关于IBM百年的书,这是最好的一本。”
——刘湘明,《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
“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书,当我拿到书稿时,最初的翻阅变成细细的研读,其中一些章节我反复阅读了多遍。我在IDC工作18年,作为IT市场的研究与观察者,期间对IBM有着长时间的研究与分析,但囿于资料所限,很多的研究仅仅是从表层现象对这个蓝色巨人做出评述,在读过张烈生先生的这部著述,很多困惑我们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书中详细的例证和对历史的真实记录非常具有价值。张烈生先生和许多IBM员工用他们的集体记忆给IBM的蓝色基因做出详细的注释,这是一本值得业界仔细研读的企业评传,也是许多正在长大的中国企业家可以研读的参考书。一家百年企业的成功必定有着他独特的核心能力,从创业到发展的高峰,从动荡到成熟,特别是当他在进入中国并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境,张烈生先生以他22年在IBM工作历程,见证了这个跌宕起伏的过程并用的大量翔实的细节做了描述了,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为中国企业建立百年基业提供了真 实而丰富的学习资料。仅以书中对IBM蓝色巨人的解读作为我的阅读心得:百年企业,源于基因,建在策略,成在执行。”
——万宁,IDC中国独立顾问、《商业价值》杂志
更多信息: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40309&ref=search-1-pub
Punched-Card Systems and the Early Information Explosion, 1880-1945 豆瓣
作者: Lars Heid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9 - 3
At a time when Internet use is closely tracked 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upply data for targeted advertising, Lars Heide presents the first academic study of the invention that fueled today's information revolution: the punched card. Early punched cards helped to process the United States census in 1890. They soon proved useful in calculating invoices and issuing pay slips. As demand for more sophisticated systems and reading machines increased i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punched cards served ever-larger data-processing purposes. Insurance companies, public utilities, businesses, and governments all used them to keep detailed records of their customers, competitors, employees, citizen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used punched-card registers in the late 1930s to pay roughly 21 million Americans their Social Security pensions, Vichy France used similar technologies in an attempt to mobilize an army against the occupying German forces, and the Germans in 1941 developed several punched-card registers to make the war effort-and surveillance of minorities-more effective. Heide's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major punched-card system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invention on Great Britain, illustrates how different cultures collected personal and financial data and how they adapted to new technologies. This comparative study will interest students and scholars from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computer science, business history, and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The Watson Dynasty 豆瓣
作者: Richard S. Tedlow HarperBusiness 2003 - 11
"From Richard Tedlow's insightful group portrait of seven American entrepreneurs...a rough formula for titanhood can be deduced." (Atlantic Monthly )^"Tedlow's 'passionate and fluid writing' makes Giants of Enterprise a pleasure to read." (Business Week )^"Tedlow's mastery as a historian.takes us to the heart of what is unique about the American economy." (Michael E. PorterBishop William Lawrence University ProfessorHarvard Business School )^One of the top ten business books of 2001 (Business W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