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汉帝国的遗产:汉鬼考 豆瓣
作者: 姜生 科学出版社 2016 - 4
本成果从汉代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汉墓中的时空隐喻要素以及见诸汉画的神祇与仙谱,重新解读了"孔子见老子"图、济南无影山彩绘陶器、长沙马王堆墓帛画、长沙金盆岭晋墓等诸多墓葬考古材料。尤其是通过大量考古材料与文献对应,论证了汉晋时期一个占支配地位的原始道教修仙思想--"太阴炼形",并通过原始道教的神学逻辑建立起了一套死者太阴炼形成仙过程的理想模型,从而使许多令人费解的墓葬文化现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解决了困扰学界多年的学术问题,填补此方面的学术空白。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宗教史研究及宗教考古学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孙子兵法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孙子兵法
9.3 (6 个评分) 作者: 孙武 译者: 陈曦 译注 中华书局 2011 - 9
《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杨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为底本,吸取古今整理、注释、校勘的优秀成果,对《孙子兵法》全文进行注译,每篇逐一题解,资料丰富,解说详尽,尤其是将孙子思想放在先秦诸子、先秦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阐发,颇多新论。这是一部学习、研读《孙子兵法》的优秀读本。
2021年12月27日 已读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军事 历史 哲学 文化
三联生活周刊 豆瓣
8.5 (70 个评分)
《三联生活周刊》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韬奋先生的创刊目的是:“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以“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
《三联生活周刊》自1995年在《生活周刊》传统基础上创刊,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做中国的《时代》周刊。它的办刊宗旨是“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
日本语 豆瓣
所属 作品: 日本语
8.6 (7 个评分) 作者: [日]金田一春彦 译者: 皮细庚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 - 10
本书以平实的语言,从语言、词汇、书写规则、语法、外来语等角度,全方位地阐述了日语的有趣及精彩之处,并将它生动地展露在读者面前,读者甚至从中窥见日本人的民族心理和思维习惯。作者以发生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为依据,将日语和其他语言做对比,把隐藏其中的奥秘娓娓道来。
红妆翠眉 豆瓣
作者: 马大勇 2012 - 9
世界上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民间传统艺术。女子对美丽容貌的追求亘古不变,当复古成为时尚,追根溯源,从传统中发现流行。《红妆翠眉:中国女子的古典化妆、美容》致力于用最自然、单纯、传统的方式,介绍中华女子的传统化妆、美容方法,包括面妆、眉妆、眼妆、点唇、染指甲,以及熏香、节日嫁娶中的化妆风俗、化妆用具、美容养护方法与食疗保健,并结合其历史、具体操作、绘画雕塑中的具体实例分析,呈现一种经久不息的、永恒的艺术时尚。
世界名片各国货币上的人物故事 豆瓣
作者: 谷丰等 2007 - 11
《世界名片:各国货币上的人物故事》主要内容:一个国家的货币就是一张世界名片。上了“名片”的人物大都不是一般的人物,他们有的是领袖、总统、政界要人,有的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或者是作家、艺术家等等,在这些重量级的大人物背后都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你想了解他们吗?那就通过“名片”这一载体做一次探寻之旅吧。
琉璃厂小志 豆瓣
所属 作品: 琉璃厂小志
作者: 孙殿起(辑) 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 - 2
自清朝中葉起,北京的書店和字畫、文具等業逐漸集中在琉璃廠一帶。百餘年來這裡形成了文化市街;它不僅在北京有名,在全國也是著稱的。同時,每年新春,廠甸有集市,書店和其他商業都在此設攤,遊人極多,成為北京的歲時盛事,因而清代以來,有關琉璃廠的吟詠記載散見於各家集內和報刊上的很多,但過去還沒有人整理過。
本書是前琉璃廠通學齋書店孫殿起先生用了很長時間所搜集的資料,有的是訪問所得,其中除包括有關琉璃廠書業情況和變遷、廠甸風光、書畫題跋以及當時文人故居等資料外,還有關於慈仁寺、隆福寺等處書店的記載。絕大多數詩文是寫於清代的。
京都古书店风景 豆瓣 Goodreads
8.2 (32 个评分) 作者: 苏枕书 中华书局 2015 - 8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京都,不仅风景迷人,古迹众多,散布于街衢的众多旧书店也往往令人留连忘返。自江户时代开始,京都的书肆就成为京都风雅的象征之一。其间历经沧桑,衰而复振,终于绵延不绝,滋养代代文风与学林。
作者以游学之便,一一寻访,搜罗掌故,渐渐和书店主人们由生分而熟络,写 下一篇篇生动有味的随笔,记录书店的故事和那些可亲可爱的人情,感知岁月的流转在京都古书店留下的印迹。此外,书中穿插诸多关于京都历史文化与风土景物的描写,亦引人入胜。
这几年来,和京都不少旧书店主人结下友谊。他们与我谈旧事与八卦,为何选择旧书店为业,如何布置店铺,如何与客人以心传心,如何度过困境,有过怎样的悲喜,怎样的希望。我也得以闻之京都旧书业的人世浮沉,几代兴衰。……我想分享的,不单是在某家旧书店买到某本得意的好书,还有日人常爱挂在嘴边的“心意”。他们也会有寂寞和悲哀,但总能话锋一转,笑云:“自己的心意,只要能传达出去,哪怕仅有一个人领会,就觉满足。”
——苏枕书
中国化的日本 豆瓣
中国化する日本 所属 作品: 中国化的日本
作者: [日] 與那霸润 译者: 何晓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4
“日本化”曾是代表日本制造业水平高超的标志性词汇,是指美欧陷于疲态的制造业竞相采用日本式品质管理方法来生产经营。令人遗憾的是,如今日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长期停滞,“日本化”的意义已改变,完全成了消极意义的词汇。而“中国化”一词近来广为人们热议。
10世纪宋朝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变。当时中国早已设立相当于高级公务员考试的科举制度,不能世袭权势地位的国民可通过自己的实力来获得地位和权力。市场经济渗透整个社会,人们不再受到土地和职业限制,官员也被派往外地。尽管皇帝独揽大权,经济活动却是自由的。从这点看,这种体制确实与如今中国的统治体系很相似。
日本从隋唐起效仿中国统治体系。到了宋代,日本开始采用与此对立的贵族世袭制度,由“中国化”变成“江户时代化”———按家族世袭来固定身份,居住地也受到限制。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虽一度采用“中国化”,但最终回到“江户时代化”体制。
当今,世界已开始“中国化”,既得利益群体将被触动,最终国家统治也不再依赖坚守自身利益的地方团体。如今,大阪市市长桥下彻提出建议,要推翻日本“江户时代化”的僵化体系,推行“中国化”体制。这是否意味着日本将放弃目前消极的“日本化”而走“中国化”道路呢?
香草文化史 豆瓣
Vanilla: The Cultual Hi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Falvor and Frangrance
作者: 帕特里夏·雷恩 译者: 侯开宗 / 李传家 商务印书馆 2007 - 9
《香草文化史》内容简介:在文化史上,西班牙人认为香草是一种兴奋剂,印第安人称之为神的果实。阿兹特克人还用它当过货币。在过去的八百年中香草这种神奇的小豆荚救活了墨西哥和马达加斯加的经济;开拓了印度的贸易;甚至使马达加斯加得以建国,在世界地图上占有一个位置;波斯帝国以及阿拉伯国家用香草提炼的香水占领了世界好多国家的市场,从而引发了欧洲的香水工业的竞争。香草,学名香子兰,是一种香料,被广泛用于全世界的点心和食品中。有19%以上的人工香料中含有香草成分。香草业在世界上有着很大的农业劳动力市场。培养出大量的劳动力以及由其中产生出来的技术工人和推销商人。香草有很长的被偷盗历史,盗贼和备加防范的种植者们都在自己的香草上打上标记。今天,我们把香草放进饼干、咖啡、冰淇淋、香水、护肤品和药里。由于“香草的繁荣”使得各个贸易商竞相提价。可见,香草是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可惜目前世人对它还知之甚少。
新周刊 豆瓣
8.3 (35 个评分)
《新周刊》是一本杂志。但她更着力叫卖的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视角、方法和观念。是的,她提供对趋势的把握。我们的读者群不是含混的、广而泛之的所谓“白领阶层”,而是现代社会中最为注重趋势的“意见领袖”们。
空谷幽兰 豆瓣
Road to Heaven 所属 作品: 空谷幽兰
8.3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比尔·波特 译者: 明洁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 10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虽然是“寻隐之旅”,但这本书的风格并不凝重。比尔就是在描写被摧残的老树时,也要同时让读者看到老树残干上的嫩芽。书中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因此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之旅”。
书中数十幅插图中的风景异常优美,令人叹为观止,有的是美国著名摄影家斯蒂芬·R·约翰逊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