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
死線已是十天前 豆瓣
作者: 夏目漱石 / 森鷗外 惑星文化 2024 - 7
裝病、用頭捶門、躲廁所、搬家、差點得腦溢血
寫信罵老婆、撕破稿子、想監禁出版社社長
為何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內的日本眾文豪
一遇到截稿日就集體瘋狂?!
「剛寫好的稿子被我家的猴子咬爛了」
「手癢卻一行文章也寫不出來,這自然是我的筆要負起責任」
「寫什麼稿,四處向朋友借錢更符合我的個性」
「不如化為植物吧」
事實上文豪們身心無虞,拖稿信寫得認真幽默又好看,
但那枝筆再流暢,就是寫不出稿子。
#問就是沒有
#拖稿體質
#大概快寫完了大概
#截稿地獄
#截稿日神祕現象
#截稿日是啥能吃嗎
#超崩潰編輯
#文豪也很打咩啊
#善良的人不適合當編輯
#那些折磨過我的文豪們
#大作家都是魂淡
儘管太宰治口口聲聲說「寫得慢是作家的恥辱!」,卻仍不斷撕破寫好的稿紙;內田百閒覺得與其花時間寫稿,不如四處借錢比較實在;橫光利一面對總是如期交稿的川端康成,則暗酸這麼準時根本是在諷刺大家;石川啄木大加斥責友人拖稿,自己卻成了裝病請假、躲在家裡趕稿的慣犯;島崎藤村更擅自將截稿日延到一年後……
然而在這些虛實難辨的抱怨胡鬧背後,其實透露出小說家在文字上的諸般苦惱與寶貴創作過程的真實點滴。
「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
「看你兜著圈子走,簡直像是動物園裡的老虎。」
夏目漱石覺得自己在陽光下才能趕稿,有時會將書桌搬到戶外曬著太陽寫,要是天氣太熱就戴上草帽繼續寫;川端康成對於代表作之一《禽獸》遭到批評,僅雲淡風輕地推說都是編輯一直催,基於人情才趕出來的稿子;而江戶川亂步執筆長篇小說時會突然文思枯竭,還一度害怕編輯催稿而逃去泡溫泉。
本書收錄多篇日本經典與當代小說家的珍貴書信日記與散文隨筆,儘管每一位筆下都出過經典,但當這些大作家被逼急了,亦不乏各種荒腔走板、令世人哭笑不得的拖稿行徑。全書讀來有趣、充滿槽點,同時首度揭露文豪們從未在作品中所展現私底下最真實的一面。
「本書獻給所有與截稿日搏鬥的勇士。」——福澤諭吉
2025年1月1日 已读
篇幅很短的一本小册,汇集了日本名家们的书信和随笔,可读性不高。多一星给封面以及大师们字里行间偶尔闪现的俏皮。
2025年1月1日 评论 书摘 - 動筆,動筆寫出無趣的作品。作品面市,遭到批評……光想便覺得肉體與心靈都受人擠壓,塞進角落。 這次真的覺得自己寫不出來。心情愈來愈煩躁。感覺過去寫得出來才是不可思議。資料蒐集什麼的都一塌糊塗。一度覺得有趣的題材,如今卻備感索然無味。當初怎麼會想寫這種東西呢…… 「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 面對稿紙時,每十到二十分就得穿插些雜事,例如抽菸、喝茶或是上小號。不這樣稍事休息,轉換心情,便無法專心思考。偶然在某處陷入停頓時,便頻繁地或站或坐,或喝茶或抽菸。試著抽根菸,再盯著稿紙五到十分鐘,還想不出來就再喝點茶、或緊盯著稿紙看。要是抽菸喝茶都沒用,改去上個小號,順道去院子裡散步回來盯著原稿瞧。情況嚴重時,還感覺稿紙在排斥我,於是嘆著氣躺下來,凝視天花板三十分鐘或一小時。 究竟該以生活為重,還是藝術為重?如就此認定,命運便也隨之定案。我不想限制自己的命運。人生只有一次,要是不想輕易決定己身之命運,唯一的活路便是兼顧生活與藝術,跛腳前進。拖著跛腳前進的節奏音階所響起的旋律時而清澈、時而混濁,作品便由此而生。 可寫不出的時候,怎麼樣都寫不出來。我便在家中打轉。明明不想上廁所,回過神來時卻發現自己已經躲進廁所裡。唉!來這種地方是要做什麼呢?又走了出來。這下又用頭撞格子紙門,不由呻吟出聲。寫這些東西究竟有什麼意思呢?不過是些勞動的紀錄罷了。 片岡、中河、佐佐木茂索與菅等一干人則沉默不語。怎麼等都等不到稿子。這些人究竟在幹什麼?我打算下次叫這些人寫關於「截稿日」的文章。這是我第一次當編輯,沒收到委託的稿件,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換成其他稿子。 就算今天會死,也還是寫不出來 寫得出這麼多藉口,根本不算低潮吧……請不要說這番話潑人冷水。其實連我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雖寫不出小說,寫道歉信卻文思泉湧,長篇大論。 深深覺得不能任意放棄生命,想學便去學喜愛的事物。即使將無用之人視為無用並放棄,也不能阻止人邁向自行選擇的方向。總會在某個地方定下來的。無論好壞,想往哪裡走應該自行決定。
书信 日本 日本文学 随笔
给青年诗人的信 豆瓣 Goodreads
Briefe an einen jungen Dichter
9.1 (141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冯至 雅众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 - 12
比诗更像诗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诗人。
.
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信,关于诗歌、人生、孤独、自我、职业,诗意对谈。
.
里尔克的精神知音,著名翻译家、诗人冯至经典译本,全新再版。
.
全书经冯至先生之女冯姚平女士以及师承于冯至先生的德语翻译家韩耀成先生指导校正。
┉┉┉┉┉┉┉┉┉┉┉┉┉┉┉┉┉┉┉┉┉┉┉
.
里尔克留给我们这样十封给青年诗人的信。
.
“里尔克除却他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
这十封信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
.
如何成为一个诗人,如何面对寂寞,如何解决职业的苦恼?
二十岁的年轻人致信诗人里尔克,倾吐生活的种种疑惑不安。
同样年轻的诗人如何给出答案?
.
十封里尔克的信完整呈现,特别收入里尔克诗作十八首;
特别附录冯至论里尔克四篇及里尔克作品节选两篇。
┉┉┉┉┉┉┉┉┉┉┉┉┉┉┉┉┉┉┉┉┉┉┉
.
“第一次读到这一小册书信时,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感到一种满足,一种兴奋。”“里尔克是一个稀有的书简家,……几年来,这几册书简每每是我最寂寞、最彷徨时候的伴侣。”——冯至
.
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
.
在我们的时代,纯粹的诗人是罕见的,但也许更为罕见的是纯粹的诗人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茨威格
.
里尔克凭借着《杜伊诺哀歌》和《给青年诗人的信》获得了显赫的声名。——《纽约时报书评》
2018年4月28日 已读
读完后整本书贴了不少标注书签,每一封信就像一首诗那样美。里尔克这些文字里,有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感觉能多少体会到一点那位青年每回收到里尔克来信的心情。
书信 外国文学 奥地利 文学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