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小说
吉米·科瑞根 豆瓣
JIMMY CORRIGAN: THE SMARTEST KID ON EARTH
8.9 (22 个评分) 作者: (美)克里斯•韦尔 译者: 陈鼐安 新星出版社 2015 - 11
“你看完这本书大致需要五小时,约莫等于我和我的父亲曾经相处时间的总和。”——克里斯·韦尔
这是一本经典的成人绘本,也可称为“图像小说”。英国《卫报》“第一本书奖”自设立起,该书是迄今唯一获奖的绘本作品。 女作家莎娣·史密斯在获奖结果公布前就认定《吉米·科瑞根》为其心目中的不二之选:“克里斯·韦尔应该马上当选——我根本不在乎名单上还有哪些人入围。
作者克里斯·韦尔的父亲在失踪三十年后,忽然以几通电话和一顿令人坐立 难安的晚餐出现在他面前。但当两人还没机会再见面之前,他父亲便死于心脏病发。这段充满失落寂寞、难堪痛苦,以及措手不及的经历,累积沉淀在克里斯·韦尔的心中,于是他以极端自制、干净且缜密的手法绘图,将小小的人物埋在小小的画格中。
《吉米·科瑞根》的故事分成两条主线,其一的主角是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吉米·科瑞根,三十六岁,生活在1980年代,不擅交际、个性畏缩;某天他收到一封短信,寄件人自称是他未曾谋面的父亲,以一种故作轻松的语调邀他一起过感恩节假期,随信还附上一张机票——去,还是不去?吉米开始左思右想,还生出许多天马行空的幻象。另一条主线则发生在1890年代,当时吉米的祖父詹姆斯还是个九岁的孩子,住在正要举办世界博览会的芝加哥,母亲已经在生产的时候过世,而与父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则似乎正要发生变化。
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缜密绘图让你每次从头读起,仍能发现很多震撼人心的细节。从1993年开始,《吉米·科瑞根》在韦尔自创的美国地下漫画刊物The ACME Novelty Library上连载五年,2000年在美国出版后可谓佳评如潮,让各界人士眼睛一亮、赞不绝口。女作家莎娣·史密斯在获奖结果公布前就认定《吉米·科瑞根》为其心目中的不二之选:“克里斯·韦尔应该马上当选——我根本不在乎名单上还有哪些人入围。
遗产 豆瓣
The Property
8.4 (81 个评分) 作者: [以] 露图·莫丹 译者: 来兹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8
2014年法国安古兰年度漫画大奖作品
一部讲述历史与记忆、人类关系固有复杂性的图像小说
关于等待了六十七年的爱情和纠葛一生的因果律
历史可以塑造我们,却不能毁灭我们
………………
※编辑推荐※
☆ 2014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年度漫画大奖作品,2014年艾斯纳年度图像 小说大奖,《卫报》《洛杉矶时报》《出版者周刊》等多家知名媒体评选出的年度图像小说作品。
☆ 因一处房产,三代犹太人战后首次重游华沙:未经历战争的她,这趟旅途是邂逅爱情,是重新认识自己的家族;逃离战争的奶奶,一走就是六十七年,故地重游,竟有人还在原地等待;战后一代的姐夫,为房产而来,在利益和情感之间徘徊。
☆ 一部讲述历史与记忆,讲述人类关系固有复杂性的图像小说,关于遗失的爱情、生命中的拥有与失去和纠葛一生的因果律;一个简单却不平凡的动人故事,精妙的叙事让你如坐春风,让你感同身受。
☆ 如《丁丁历险记》一般简洁的线条、明快的颜色构成的画面,有条不紊的多线叙事结构和幽默风趣的讲述共同组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从一个简单却不平凡的犹太家族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历史的残酷却无法毁灭人性的一面。曾经断裂的关系,会被人与人之间的无法分割的情感重新连接在一起。
☆ 情节信息量庞大却井井有条,娓娓道来。虽是一部反映“二战”的作品,却没有直接讲述“二战”惨绝人寰的屠杀,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侧面将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与现状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老一辈人的恩怨,几代人的隔阂,年轻人之间的爱情与信任,家人的亲情与猜忌都完美地融进了故事之中。
………………
※内容简介※
为了收回父母留下的一处房产,莱吉娜带着孙女米卡回到阔别六十七年的华沙。在这个对犹太人颇具意味的地方,两代人的矛盾不断。奶奶的举止也越发奇怪,米卡不禁开始怀疑奶奶回到这个伤心地的真正目的……
………………
※媒体推荐※
莫丹是一位擅长制造复杂动机和探索人物之间关系复杂性的大师,这种复杂性,根本上来源于这些角色的内心。
——《洛杉矶时报》
露图·莫丹的《遗产》是本年度图像小说中的极品,讲述了一名年轻的以色列女性米卡·西格尔和她古怪脾气的祖母一起重游华沙的故事,这趟旅程的目的是帮助祖母收回她家人在1940年被抢夺的房产。这本书里有你想在图像小说中渴望的一切——精美的画面、多层次的故事还有作者的敏锐和机智。
——《卫报》年度图像小说
《遗产》更像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独立电影,充满了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和有趣的线条……莫丹的作品讨人喜欢,很容易感染人,她的叙事方式也很聪明。
——Salon.com 2013年难忘的图像小说
莫丹用干净清晰的线条勾勒出了一张关于爱,关于谎言,关于过去的网。这篇精彩的故事说明了历史可以塑造我们却不能毁灭我们。
——《出版者周刊》2013年年度图书奖
………………
※获奖记录※
2014年法国安古兰漫画节年度漫画大奖
2014年艾斯纳年度图像小说大奖
《出版者周刊》2013年年度图书奖
念书,还是工作? 豆瓣 谷歌图书
Carnets de thèse
8.0 (47 个评分) 作者: [法]蒂菲娜·里维埃尔 译者: 潘霓 拜德雅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6
- 编辑推荐 -
★献给所有在念书和工作之间纠结的你。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个问题恰似普洛克路斯忒斯床,把我们每个人磨折;念书还是工作的选择仿佛达摩克利斯剑,始终悬在我们每个人头顶。
★在这部图像小说里,你将遇到一个叫让娜·达冈的自己,这是你经历过、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的个人与时代写真。
★记住:如果再有人问你论文写完了没、工作找到了么、什么时候结婚之类的问题,就请TA好好看看这本书。
★番外:如果你恰好想要读博、正在读博、已经博士毕业或肄业,那么毫无疑问,这本书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 内容简介 -
原本是一位年轻初中教师的让娜·达冈,刚刚获得了读博资格!她还在为能进入学术研究的小小世界而沉醉,压根没料到自己闯进了一片怎样艰深的丛林……
在这片丛林中,导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深谙如何躲避焦躁等待其过目自己论文的博士生,而那位博士部的秘书,则在审核材料方面用尽了所有拖沓的本领;在这里,博士生既要在让人昏昏欲睡的学术研讨会上极力吸引大牛的注意,还得在学生爆棚的阶梯教室里拿着低廉的薪水教课。这些都是让娜要面对的,她试图在这些复杂情况下寻找自己的位置。然而,不管是家人,还是那个对读博一点儿也不理解的男友,都让她感到绝望。因此,这篇博士论文最终并未完成,且成了她挥之不去的执念……
这部图像小说以成长小说的形式、用绝妙的幽默手法描绘了当今博士生的日常生活。同让娜一样,他们像追寻存在的意义一般,与自己的研究苦苦纠缠。读完这本书后,你将对他们的生活有所了解,或许,你再也不会问他们:“诶,论文写得怎样了?”
2018年10月20日 已读
过于真实,好多场景都可以联系到自己以往和当下的经历。讲实话看这本书我是想要找到那个答案的,但就算看完了我还是不知道究竟是应该走进那扇门还是转向其他的阶梯继续攀登。最后心里更加迷茫了。
2018 图像小说 欧美漫画 法国 漫画
灯塔 豆瓣
Tout Seul
9.1 (192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译者: 吕俊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2
若未知的世界让人心生恐惧,
我们是自我封闭,还是勇敢走出去?
欧洲著名漫画诗人夏布特
最敏感忧伤的“慢镜头图像小说”
讲述人类心底无法承受的孤独和渴望拥有的自由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探索现代人内在情感的图像小说,引导读者直面人生中的种种精神困境。故事讲述了一个被父母之爱所“禁闭”、只能靠想象力生活的畸形怪人,渐渐在词典的语言碎片和无名水手的帮助下,找到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作品以独特的“慢镜头”叙事方法勾勒出人性中的美丑、孤独、胆怯、恐惧……具有极深的哲学意义和艺术价值。
希望《灯塔》能为深处浮躁社会的我们,寻得一盏明净的灯光,照亮那被遗忘的自信、善心和勇气。也许,这里会成为你下一个独自出航的港口,夜色庇护,此处独明。
★ 《灯塔》是2009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入选作品,目前已有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波兰语等多国语言版本。它在2015年4月还被法国话剧导演搬上戏剧舞台。
★ 《灯塔》呈现了图像小说中独有的慢镜头叙事手法,用丰富的景别转换和对剪影、轮廓的细致描绘推进故事情节。同时,作品还巧妙捕捉了事物在各个角度呈现的情感意象,充满了神秘的哲学气质。
★ 《灯塔》作者克里斯多夫·夏布特是曾两次获得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奖的法国作家,画风干净有力又不失细腻。他曾改编过阿蒂尔·兰波、赫尔曼·梅尔维尔和杰克·伦敦等文学家的经典作品,被业界誉为“漫画家中的诗人”。其中,他根据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生火》改编的同名漫画,也即将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敬请关注。
...................
※内容简介※
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里,住着一位畸形怪人。因为相貌丑陋,他自出生起就被藏在塔中,与世隔绝地生活了五十年。父母留下的旧词典,是他认识外界的唯一窗口,在每个孤独的夜晚,点亮他想象中的世界。当他闭上眼睛、用手随意指向一个单词时,那些荒诞离奇的画面便接踵而来……
直到有一天,渔船上新来了一位沉默寡言的水手,他用自己别样的方式,轻轻敲开了怪人心底紧锁的大门……
...............
※推荐语※
《灯塔》堪称一部发人深省的哲学漫画,作者创造了一个异化、空虚的独特空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意味。作品的结尾正好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它在结束的同时又开启了比孤独更为深远的课题——无私与宽容。
——漫画家Joël Heirman
376页至纯至深的情感,温情和幽默,忧伤和欢喜,互相交错,如梦如幻,它让我思考,又让我心碎。感谢夏布特,带给我一段如此凄美的孤独旅程。
——日本读者
夏布特从来都不惧挑战,这一回他选择了大海作为故事背景,仅仅开头几页就显示出他过人的才气。
——2008年法国《读书》杂志9月刊
一部极简主义的黑白作品,却绽放出如此强烈的人性光辉。
——法国漫画书评网
这里 豆瓣
Here
8.7 (93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麦奎尔 译者: 廖伟棠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0
一部兼具艺术和实验的艺术品
一次超越想象的时空穿梭
图像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创新杰作
安古兰漫画节大奖作品
《纽约时报》上榜好书
....................
※编辑推荐※
☆《这里》是在漫画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实验性杰作。被称为“带上孤岛的图像小说”。上世 纪80年代原版的六页一经出版,便获得极高声誉,成为实验漫画的经典。
☆ 新版《这里》作为“终极加强版”,无论内容还是体量上都得到提升,当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被评为年度好书,又在2016年斩获安古兰漫画节大奖。
☆《这里》是一部创意十足的艺术作品。它将镜头对准新泽西州的一幢房子,但在时间上穿越了几百万年。在时光流转中,从史前巨兽到未来世界,从殖民时代到当代,一个小小的空间产生了无限可能。每页纸上,都有不同的时间碎片互相应和,形成一个奇妙而迷离的宇宙。
☆《这里》是一部内涵深刻的哲思之作。随着时间流逝,世界沧海桑田。但有些东西却从未变过,包括爱、包括荣誉,它们是永恒的。
☆《这里》是一个值得去探索的谜团。虽然时间的碎片遍布全书,但我们可以再度拼贴组合,得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我们可能发现,1984年的孩子就是2015年的男子。而一件微小的小事可能影响了整个未来。
☆《这里》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作品,其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元素。从维米尔的绘画,到鲍勃·迪伦的名曲,都完美嵌入了这部经典之作。
☆ 中文版特别收录1989及2000年版本。
.....................
※内容简介※
《这里》是一趟迷幻而华丽的时间旅行。它将镜头瞄准新泽西州的一间平凡客厅,在同一幅画面中穿越百万年,拼贴出“这里”在时间流转中的奇妙变化。于是,史前巨兽同未来的科技并存;1950年的故事同2015年的事情遥相呼应。展现出一小块空间在时间绵延中的无限可能。
《这里》的初版是六页的黑白漫画,在上世纪80年代一经出版,便成为一部地下实验漫画的经典。它对时空关系富有创新且意味深长的蒙太奇式重组,对漫画艺术、电影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版《这里》扩展为300多页的彩色漫画,于2014年出版,并于2016年获得安古兰漫画节大奖。
简体中文版特别收录《这里》(1989)和《这里》(2000)两个版本。
...................
※名人推荐※
即使不能说百年一遇,《这里》也绝对是一部数十年一遇的杰作。我敢保证,当很多年过去,你会依旧记得,当你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身处何地。
——克里斯·韦尔,《吉姆·科瑞根》《建筑故事》作者
2019年8月3日 已读
这本书太诗意了!同一片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即使是不同的时空,每一段人生又是那么地相似。永恒的时间和生命。
2017 后浪 后浪漫 图像小说 欧美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