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
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 豆瓣
Solutions and Other Problems
作者: [美]艾莉·布罗什 译者: 孙璐 花城出版社 2025 - 3
这是一本自传式漫画散文集,讲述作者艾莉从小到大发生的各种搞笑的、难过的和困惑的事。在写这本书时,艾莉的生活遭遇了许多“完蛋时刻”——离婚、被误诊癌症、妹妹去世——生活的暴击让她不断追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意义,又该如何面对?这也是这本书里贯穿始终的问题。
“ 有时候,你只能继续往前走,祈祷自己最终能找到一丁点道理。”
艾莉就是这样,在经历无数个以为会完蛋的瞬间之后,还是勇敢地往前走着。
狂野怪诞的画风,孩子气的坦率文字,加上剂量充足的真实,让人大笑,让人感动,让人思考自己的存在。看似简单的寥寥数笔,描画出人性共通的复杂情绪。看着看着,你会惊呼:“我也是啊!”
* 豆瓣8.4高分漫画《我永远也当不了大人》第二弹!
* Goodreads 2020年度幽默图书奖提名
* 一本具备文学性的成人漫画,有17个故事、1600张图,有狗、猫、青蛙和马粪,有好笑的事,也有愤怒、悲伤与孤独。
* 对生活的解剖式观察,即便是白日梦、吵架和交朋友这样的小事,都能刻画出生活的卑微、荒诞和光亮来。
* 经历了那么多以为会完蛋的事,我还是活得好好的!
2025年4月20日 已读
对这本的喜爱多过作者多年前出版的上一本。生活还真是喜怒无常。读到关于妹妹的那一章,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可能因为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在描述作者成年后的经历,轻松的口吻成了加分项。用幽默的方式道出最痛苦的经历,更添苦涩。
2025年4月20日 评论 书摘 - 很遗憾,这个世界没有道理。就是没有。至少并非一切都讲道理。假如继续探究下去,你会发现越来越多毫无道理的事物。这跟努不努力没关系。事实上,你越努力,世界就越没道理。一旦你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它就会像塔斯马尼亚旋风章鱼那样摧毁你,挥舞它强大的腕足,把你脑子里那些愚蠢又渺小的意义感统统扯碎。 这是一种令人困惑的悲伤。真实,却透着不可否认的荒谬,就好像你发现你妈是一只袜子手偶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悲伤。 倾诉的感觉很好——就好像找到一个出口,好像,只要你真的能把一切都解释清楚,这些经历就会意识到你已经走了出来,不再来打扰你。 总有一根胡萝卜悬在眼前,告诉你只要用尽全力就能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漫画 美国 自传
我永远也当不了大人 豆瓣
Hyperbole and a Half
8.5 (11 个评分) 作者: [美]艾莉·布罗什 译者: 周高逸 花城出版社 2023 - 10
我们所谓的永远向上、永远做出正确选择的大人,或许并不存在。当你被这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压得透不过气,不妨看看艾莉,她是如此迫切坦诚地剖析自己,从生活最细微的切口进入,带出人性最好也最坏的一面。最终,我们还是要与真实的自己和解,接纳它,好好爱它。
听起来有些沉重对吗,但艾莉的 疯批画风和黑色幽默,有本事让你笑对成年人的破碎感,并且拍着大腿说:哈哈哈,说的就是我啊!翻开它,你一定会和艾莉狠狠共鸣。
◆比尔·盖茨千字长文推荐:科学家的观察力+艺术家的创造力+喜剧演员的灵光一闪=宝藏女孩艾莉!
◆Goodreads 2013年度幽默图书奖,《纽约时报》霸榜图书,Indie Next美国独立书店大奖。
◆欢迎来到艾莉的世界!在这里可以卸下“大人”的伪装,每一个真实的自己都值得细细诉说。
◆一本具备文学性的成人漫画,淋漓展现成年人的破碎感。原来大人的快乐、孤独和痛苦都是相通的,感觉自己被看见!
◆18个故事,讲述艾莉从小到大的各种搞笑麻烦事。那些你想到和想不到的人间真实,她真的都敢讲。
◆精准呈现抑郁症眼中的世界:抑郁是什么感觉?怎样安慰抑郁的朋友?
◆梗图“我们是谁”原型!笑哭笑哭笑笑哭,狠狠扎心又笑到头掉。
2025年4月13日 已读
原来以前经常看到的meme原图来自于这本书。作者的陈述很真诚,也点出了大家常遇到的困境。口吻轻松,但难以对这种十分美式的幽默和翻译风格时刻保持共鸣。大概深刻表达读多了,这种类型的书反而很轻松读物(当然作者想要描述的经历肯定不轻松...
2025年4月13日 评论 书摘 - 我一直就想变得什么也不在乎。每当我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头扎进枕头里无助大哭的时候,我常常幻想,或许有一天,我也可以成为那种坚忍的霸气人类,有着摇滚乐一样硬核的情感,无所畏惧。 或许我没有足够的情绪可以用来恐慌,又或许这个困境似乎没那么夸张,不足以让我为此担忧,总之我竟然一直相信一切都在掌握中,直到某天我突然注意到自己心里想的是: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爱我就好了,这样我就不会感到有义务活着了。 我越是努力想要感受一些不同,就越发觉得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可能真的都是毫无希望的狗屁。这就是为什么,我永远也当不了大人。 我拖延不去回复电话和邮件的时间越长,就越发有负罪感,而这份沉重的负罪感让我更加想要远离手头的任务,于是负罪感和拖延就此你升我涨。到最后变成,我害怕回邮件这个举动会提醒他们曾经发过邮件给我,那他们就有理由对我失望了。由于不负责而产生的负罪感变得越来越沉重,就连承担起这份负罪感都成了一份极为重大的责任。于是,我的精力很大一部分都必须用在“承担负罪感”上,这让我彻底失去了一切行动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吃吃玉米片,然后像只犯了多动症又嗑了药的松鼠一样上网。
漫画 美国 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