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
西域绘画1 豆瓣
作者: 马炜 / 蒙中 重庆 2010 - 1
《西域绘画1(佛•菩萨)》主要内容:该作品的创作年代约为8世纪初,是敦煌藏经洞中绢画年代较早的一件。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进行时代的印证。首先,相同的说法题材,其构图与敦煌唐初洞窟的表现最为类似;而且,这一图式正是从隋代石窟壁画中表现佛与二胁侍菩萨的简单图像中演化而来。其次,主尊嘴角的线描式样,与永泰公主墓室壁画非常相近。因为到了8世纪后半叶,一般上下唇之间的勾线,两端要稍粗一些;再到10世纪,线条则拉得更长,末端弯曲得很尖。再次,画中女供养人的发型、着装,甚至是表情,完全与唐初壁画、陶俑中的侍女形象相一致。最后还有一点可以证明该作品的创造年代,即华盖、莲座上灵芝状的祥云,也正是唐初敦煌壁画常见的图样。
昭化寺 豆瓣
作者: 本社 2007 - 7
昭化寺原名永庆禅寺,初创于明洪武三十年 ,原为民间祝禧道场,后因多年失修几近荒废,明正统元年 开始重修扩建,于明正统十年 修建成一座十分壮观的佛教圣地,寺庙落成后上奏朝廷,上赐匾额“昭化寺”,故得名。
昭化寺全部建筑均为石条基础,砖木结构,曲槛雕栏,修廊大厦,天王殿、大雄宝殿均为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四面斗拱,玻璃瓦盖顶,玉龙卧脊,兽头出飞檐。殿内金像悬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大雄宝殿是昭化寺的主要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248.5平方米。进门南墙两侧绘有两幅高约3米、宽1.5米的门神画,画着两位身穿盔甲的武将,左为唐代名将秦叔宝,右为尉迟敬德,精心绘制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威严形象。殿内东西墙壁和后墙壁绘有近百平方米的壁画36组,这些壁画用连环画的形式,生动地刻画了佛、道、儒三教诸神,及人间帝后百官、三教九流的众多人物形象。
昭化寺壁画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继承了唐以来寺院壁画的傍题形式,把单幅画内容用水卷云联系起来。画与画之间祥云萦绕,将每幅画连为整体,使壁画有了内在联系。画中人物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线条流畅,虚实有度,色彩艳丽,实为我国明代杰出的壁画艺术珍品。
1930年,挪威画家斯卡根来张家口一带传教,1935年到怀安时发现了昭化寺壁画,赞叹不已,1937年临摹了全部壁画。
昭化寺及其壁画,是研究明代历史文物、壁画艺术和美术史料的重要资料,是明代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嘟嘟号船长到此一游哈
法海寺壁画 豆瓣
作者: 王淑芳 2007 - 6
《法海寺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经典丛书”之《法海寺壁画》,书中所列壁画以丰富多变的线条把人物的形象、服饰完美地勾画出来,运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以流畅的线条,把丰富多彩各式各类的人物,刻画得富于个性,栩栩如生。整个壁画为突出宗教内容以描绘人物为中心,作为中国人物画的临本则十分恰当。法海寺壁画始建于明正统四年,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