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
娃娃谷 (196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Valley of the Dolls
导演: 马克·罗布森 演员: 芭芭拉·帕金斯 / 帕蒂·杜克
其它标题: Valley of the Dolls / 风月三小花
安娜·威尔斯 Anne Welles:外表庄严秀丽内心却情感丰富的女主角,一生渴望获得真爱,而不是委屈于被爱;年轻时甩掉钻石王老五,临近中年时甩掉化妆品公司董事,好友詹妮弗自杀,与闺蜜妮丽反目成仇,可最还被花心的初恋情人莱昂·伯克伤透了心。(电影版由芭芭拉·帕金斯饰演)原型是小说作者杰·苏珊本人。
妮丽·奥哈拉 Neely O'Hara:17岁来到纽约打拼认识了安妮,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登上舞台一举成名,但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名利,还伴随着兴奋剂,安眠药,与同性恋老公离婚之后发疯进了疯人院,出院后东山再起却缠上了好友安妮的老公莱昂,再一次走向自我毁灭。(电影版由帕蒂·杜克主演)原型是朱迪·加兰。
詹妮弗·诺斯 Jennifer North:小说里最喜欢的人物,外貌性感靓丽却不失清纯,内心善良与人为善,可惜遇人不淑,她也是第一个服用“红娃娃”的女演员,王子、歌星、制片人直至议会议员,却没有一个人真心实意的爱她,最终因为癌症自杀永别于世。(电影版由莎朗·塔特主演)原型是玛丽莲·梦露。
海伦·劳逊 Helen Lawson:满口粗话却主宰百老汇的女明星,自私自利到头来只换来空虚寂寞。(电影版由苏珊·海沃德主演)
大城小妞 第二季 (2015) 豆瓣
Broad City Season 2 所属 : 大城小妞
8.2 (12 个评分) 演员: 艾比·雅各布森 / 伊拉纳·格雷泽
本剧通过女性的视角,幽默地探索一个年轻女性在一个大城市当中的生活,以及女性之间独有的友谊。该剧讲述了Abbi和Ilana,一对年轻的好朋友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在这座残酷的城市中生活下去的故事。
爱很怪 (2014)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Love Is Strange
7.7 (47 个评分) 导演: 艾拉·萨克斯 演员: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 约翰·利思戈
其它标题: Love Is Strange / 流离所爱(港)
老年同志本(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饰)和乔治(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Alfred Molina 饰)相守近四十年。在纽约州同性婚姻合法后,他们终于可以在曼哈顿举行田园诗意般的婚礼、许下终生相伴的誓言。然而此举却让教会学校找到理由解聘了乔治。顿失经济来源的两人变得无法承担公寓租金,迫于无奈下惟有搬离多年爱巢,各自寄住于不同亲友的家中。婚礼上言犹在耳的温馨祝福转眼化为人情冷暖的现实考验。就在他们为寻找新居奔走时,两地分居的生活也在考验着他们白发苍苍的爱情。 导演艾拉·萨克斯曾凭借《点亮灯光》荣获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最新力作《爱很怪》不只是一部同志电影,它讲述的是相濡以沫的生活本身,在各式各样的烦恼和琐碎中让人感受到安静流淌的爱。
2015年1月8日 看过
不喜欢,卖苦情可惜我无法产生过多共鸣。开头的完美婚礼在我看来纯属为剧情而设定,太他妈的讨厌婚礼了。这种中产阶级的调调不多说了,换成一对异性恋也没太大的差别。
2014 同志 纽约 美国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豆瓣
7.7 (19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奥斯特 译者: 陈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4
“我在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去死,有人建议布鲁克林。”
身患癌症、家庭破碎的中年男子内森·格拉斯,退休后特意搬到布鲁克林,打算在这个童年的故乡了却残生。没想到,这里才是他人生的起点……他探索布鲁克林的一切:街角的餐馆、餐馆里的女招待、二手书店的老板,居然还邂逅了多年未见的外甥汤姆。
在与同样失意的汤姆携手探索新生活之余,内森逐渐发现身边的小人物,不是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就是过着徒有其表的生活。但他们都选择了布鲁克林止痛疗伤、重新开始。这些小人物的命运,也逐渐与他的人生交错纠缠。
有一天,汤姆的外甥女、九岁半的露西突然敲开了他们的家门。无论问她什么,她都不说话。两个男人的生活,因为这个小女孩的闯入而改变……
2014年1月24日 已读
I love NewYork, I love Brooklyn! 但这书纸质设计都太差了盗版感十足,赶紧再版
2014 小说 纽约 美国
白日做梦有理 豆瓣
The Case for the Daydreamer
作者: [美] 詹姆斯·瑟伯 译者: 孙仲旭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 9
《纽约客》最老辣的文字,另类解读两性关系,机智剖析男女交往心理。
詹姆斯•瑟伯让人赞叹的原因恰恰是《纽约客》的特质:针砭时弊同时具有权威的文学性,经典却总以其尖锐走在时代的前端,神来一笔的漫画更是不可或缺。
他对语言有着苛刻的追求,他优雅地把玩文字就像一位腰杆笔直的滑稽魔术师,他的聪明和幽默在字里行间流淌,有时稍不留意就溢了出来——他绝对是一流的“幽默家”。
书中文章选自瑟伯的几本随笔、小说集,文章内容涉及瑟伯对早期家庭生活的回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和他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还包括他那几篇著名的短篇小说。这些文章大都在《纽约客》发表,并大受欢迎。其中有不少文章围绕两性关系和男女交往展开,读来乐趣十足。他笔下的男人多陷于困顿而无力应对,女人却凡事具有绝对的掌控权。这本书里的人物,就像瑟伯画笔下的那些人物一样,神情、姿态甚至内心,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