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蒙古精神 (1991) TMDB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Урга
8.0 (35 个评分)
导演: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演员:
巴德玛
/
巴雅尔图
…
其它标题:
Урга
/
套马杆
…
在中苏边境跑生意的俄罗斯人谢尔盖不但迷了路,自己的卡车还陷到了泥坑里。他茫然地爬上山头以求救援,却看见了蒙古人天葬的尸体,惊愕的奔跑中遇到了蒙古牧民贡巴。淳朴热情的贡巴把谢尔盖请到家中杀羊摆酒进行款待,并帮他解决了卡车的问题。 贡巴、妻子和他们的三个孩子象祖先一样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这种温馨自然的家庭生活让谢尔盖回想起自己远在故乡的亲人。不久,谢尔盖在城里的歌厅酒后闹事被警察带走,贡巴又托亲戚把他接了出来。最后,这两个民族不同、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的男人成了要好的朋友。 而贡巴也有自己的忧虑,他的妻子已生育了三个孩子,医生告诫她不要再生孩子,这件事愁坏了贡巴,为此他已经好几个月没能和妻子同房。一天晚上,城里长大的妻子告诉贡巴现在有种叫避孕套的东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叮嘱他进城买彩电时捎回几个。 在城里的药店里,贡巴感到格外尴尬,最终只好笑嘻嘻地走开。回家途中,贡巴在享用过城里的罐头和饮料后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成吉思汗……
大蒙古帝国系列 (1992) 豆瓣
大モンゴル
导演:
日本放送协会
其它标题:
大モンゴル
蒙古帝国(1206~1635年)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最北方到北冰洋,最南方达波斯湾和西沙,最东方至朝鲜半岛,最西方在波兰境内(部分匈牙利),蒙古帝国总面积达到三千五百多万平方公里,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展现了蒙古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最大的生存范围!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形成,是在蒙哥汗之弟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西征当中,公元1260年4月6日,当旭烈兀的大将怯的不花统帅的蒙军成功攻克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之后,蒙古汗国的势力范围已经抵达西南亚。同时,汉人大将郭侃还成功夺取了小亚细亚半岛和地中海的富浪国(今塞浦路斯岛)。至此,蒙古汗国这个由东方兴起的雄壮帝国达到了历史的极盛时期!
这一套5集的纪录片,由NHK1992年出品,该系列继承了NHK纪录片的一贯高水准,摄制组横跨亚欧大陆,详细记录描述了蒙古帝国的成立以及发展,另外涉及许多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如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景教)的分裂,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俄罗斯政治中心是如何由基辅转移到莫斯科的,解释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矛盾的历史根源,另外也囊括了在历史上许多有意思的事件,如成吉思汗向罗马教皇下战书,全真道士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会面,蒙古大军围攻襄阳城以及高丽、蒙古突袭日本等等各各方面。
第1集 幻影-祭司王约翰
“祭司王约翰是远东来的救世主!"正当中世纪欧洲遍布着这个传言的时候,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已经将铁骑踏入了欧洲,他开创的是欧洲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2集 苍狼-成吉思汗
12世纪初,大草原上的苍狼成吉思汗正不断扩张着帝国的版图,一代天骄最得力的助手-耶律阿海,我们将以他的视野描述大草原的生活。
第3集 征服世界之路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并没有因此衰败反而愈发强盛,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窝阔台建立了完善的情报系统,开始了东欧的征程,而当时的俄罗斯也在蒙古的统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4集 蒙古大都
忽必烈通过政变成为了蒙古帝国的第五代可汗,1271年,忽必烈迁都大都(北京),通过控制海上贸易,发行货币等一系列方式获取并积累了大量的银元,将元大都打造成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贸易之都。
第5集 帝国的遗产
巨大帝国灭亡之后,蒙古在亚欧世界的影响仍然一直不断持续着。一些新兴国家利用蒙古帝国遗留的权威开始了一轮新的统治。
这一套5集的纪录片,由NHK1992年出品,该系列继承了NHK纪录片的一贯高水准,摄制组横跨亚欧大陆,详细记录描述了蒙古帝国的成立以及发展,另外涉及许多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如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景教)的分裂,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俄罗斯政治中心是如何由基辅转移到莫斯科的,解释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矛盾的历史根源,另外也囊括了在历史上许多有意思的事件,如成吉思汗向罗马教皇下战书,全真道士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会面,蒙古大军围攻襄阳城以及高丽、蒙古突袭日本等等各各方面。
第1集 幻影-祭司王约翰
“祭司王约翰是远东来的救世主!"正当中世纪欧洲遍布着这个传言的时候,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已经将铁骑踏入了欧洲,他开创的是欧洲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2集 苍狼-成吉思汗
12世纪初,大草原上的苍狼成吉思汗正不断扩张着帝国的版图,一代天骄最得力的助手-耶律阿海,我们将以他的视野描述大草原的生活。
第3集 征服世界之路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并没有因此衰败反而愈发强盛,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窝阔台建立了完善的情报系统,开始了东欧的征程,而当时的俄罗斯也在蒙古的统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4集 蒙古大都
忽必烈通过政变成为了蒙古帝国的第五代可汗,1271年,忽必烈迁都大都(北京),通过控制海上贸易,发行货币等一系列方式获取并积累了大量的银元,将元大都打造成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贸易之都。
第5集 帝国的遗产
巨大帝国灭亡之后,蒙古在亚欧世界的影响仍然一直不断持续着。一些新兴国家利用蒙古帝国遗留的权威开始了一轮新的统治。
Shaman Voices: a Journey In the Steppe 豆瓣
9.3 (15 个评分)
Okna Tsahan Zam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萨满的声音:大草原之旅
Okna Tsahan Zam(“白色的道路”的意思)出生在一条长路上,它是卡林梅克人在遭到斯大林放逐到西伯利亚后返回自己故土的长路,那是一条回乡之路。“白色的道路”通向欢乐和幸福。Okna Tsahan Zam属于一个古老的巴图特Baatud部落。
根据传说这个蒙古部落是独眼巨人Doa-Sokhor 的第二个儿子建立的。经历一系列的梦想之后,Okna Tsahan Zam放弃了他的工程师生涯,转而投入他深爱的呼麦——他的祖先的蒙古歌唱技巧——中去。这种歌艺可以让歌者同时唱出两个或更多声部。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呼麦独唱家,他在所有的呼麦的事件中都具有绝对的重要性。他不仅代表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而且还代表了一个原始宗教的远古之音。
这张专辑象眼喷涌而出的泉水。聆听且闭上双眼,马群,蒙古包,大草原,夜空上的星群将会不期而至,甚者将会涌现更多的事物。一个真实的萨满的心路历程。。。。。。
专辑在法国、蒙古、卡林梅克三地录音,其中田野录音在蒙古和卡林梅克。
Okna Tsahan Zam(“白色的道路”的意思)出生在一条长路上,它是卡林梅克人在遭到斯大林放逐到西伯利亚后返回自己故土的长路,那是一条回乡之路。“白色的道路”通向欢乐和幸福。Okna Tsahan Zam属于一个古老的巴图特Baatud部落。
根据传说这个蒙古部落是独眼巨人Doa-Sokhor 的第二个儿子建立的。经历一系列的梦想之后,Okna Tsahan Zam放弃了他的工程师生涯,转而投入他深爱的呼麦——他的祖先的蒙古歌唱技巧——中去。这种歌艺可以让歌者同时唱出两个或更多声部。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呼麦独唱家,他在所有的呼麦的事件中都具有绝对的重要性。他不仅代表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而且还代表了一个原始宗教的远古之音。
这张专辑象眼喷涌而出的泉水。聆听且闭上双眼,马群,蒙古包,大草原,夜空上的星群将会不期而至,甚者将会涌现更多的事物。一个真实的萨满的心路历程。。。。。。
专辑在法国、蒙古、卡林梅克三地录音,其中田野录音在蒙古和卡林梅克。
游牧民的世界史 豆瓣
遊牧民から見た世界史
作者:
[日] 杉山正明
译者:
黄美蓉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4
- 4
日本研究草原民族与蒙古历史第一人杉山正明
继《蒙古帝国的兴亡》、《忽必烈的挑战》之后又一力作
一部打破中原史观与西方文明史观、放眼欧亚大陆的作品
还原游牧民的真实面貌,洗刷野蛮、杀戮等刻板认知
一直以来,不分东西方,只要提到游牧民,一般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就直接作出负面印象的描述,几乎已经定型。
作为日本研究草原民族与蒙古历史第一人,杉山正明超越了以西欧、中国为中心的视野,在充分掌握欧亚各地区丰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描绘出别开生面的游牧帝国与世界历史,将游牧民“野蛮入侵者”或“军事破坏者”的形象彻底颠覆。他用详实的史料证明,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1000多年间,欧亚大陆舞台上真正的主角就是游牧民。游牧民的活动范围之广、活动速度之快是农耕者无法比拟的,而且他们生活朴素,注重贸易,提倡文化上的包容。正是运用这些优势,游牧民主导或引发了欧亚大陆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变革。13世纪的蒙古帝国更是书写了游牧民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成为世界历史的分水岭。
杉山正明并非从民族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历史事件,而是基于一种世界史观——关于欧亚世界史的构想。因此,这是一部打破中原史观与西方文明史观、放眼欧亚大陆的作品!
继《蒙古帝国的兴亡》、《忽必烈的挑战》之后又一力作
一部打破中原史观与西方文明史观、放眼欧亚大陆的作品
还原游牧民的真实面貌,洗刷野蛮、杀戮等刻板认知
一直以来,不分东西方,只要提到游牧民,一般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就直接作出负面印象的描述,几乎已经定型。
作为日本研究草原民族与蒙古历史第一人,杉山正明超越了以西欧、中国为中心的视野,在充分掌握欧亚各地区丰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描绘出别开生面的游牧帝国与世界历史,将游牧民“野蛮入侵者”或“军事破坏者”的形象彻底颠覆。他用详实的史料证明,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1000多年间,欧亚大陆舞台上真正的主角就是游牧民。游牧民的活动范围之广、活动速度之快是农耕者无法比拟的,而且他们生活朴素,注重贸易,提倡文化上的包容。正是运用这些优势,游牧民主导或引发了欧亚大陆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变革。13世纪的蒙古帝国更是书写了游牧民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成为世界历史的分水岭。
杉山正明并非从民族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历史事件,而是基于一种世界史观——关于欧亚世界史的构想。因此,这是一部打破中原史观与西方文明史观、放眼欧亚大陆的作品!
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 豆瓣
作者:
(俄)巴托尔德
译者:
张锡彤
/
张广达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 6
本书作者巴托尔德(1869-1930)是世所公认的中亚中世纪史权威。他的研究以中亚史为主,旁及伊斯兰史、中近东史地、外高加索史、伊朗社会经济文化史、穆斯林碑铭与钱币等等,而本书则被视为其一生学术的代表作。著者精通阿拉伯、波斯、突厥语,研读几尽以此三种语言撰写的中亚史抄本,并辅以多次中亚实地考察心得,故本书所述乃蒙古入侵前的突厥史,实际是“一部起于伊斯兰教开始武装进攻,断于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登场的中亚历史“。“把中亚史的研究提高到历史科学水平的,实以巴托尔德为第一人“。本书由我国著名的中亚史专家张锡彤、张广达父子据最为信实的俄文1963年版译出,又据巴托尔德审定的英译本作增补订正,翻译过程中克服了人名、地名、术语等的重重困难,历经二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得以问世,足以飨久闻书名而未能一窥主旨的读者。
目录:
中文版译者序言
补记
1968年英文译本第三版序言
1963年俄文本第二版序言
1928年英文译本第一版序言
1958年英文译本第二版校订者附记
著者前言
绪论 史料
第一章 河中地理概述
第二章 截至十二世纪的中亚史
第三章 哈剌契丹人与花刺子模沙
第四章 成吉思汗与蒙古人
第五章 蒙古人统治下的突厥斯坦(1227-1269)
大事年表
文献目录
附录一
附录二
索引
跋语
目录:
中文版译者序言
补记
1968年英文译本第三版序言
1963年俄文本第二版序言
1928年英文译本第一版序言
1958年英文译本第二版校订者附记
著者前言
绪论 史料
第一章 河中地理概述
第二章 截至十二世纪的中亚史
第三章 哈剌契丹人与花刺子模沙
第四章 成吉思汗与蒙古人
第五章 蒙古人统治下的突厥斯坦(1227-1269)
大事年表
文献目录
附录一
附录二
索引
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