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豆瓣
作者:
陈平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10
陈平原最近二十年来东奔西走,努力搜寻资料,尝试借助文字与图像两种不同介质的功能互补和互动,深入拓展他一向关注的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这一有“预流”性质的研究转向,既是回应海外汉学研究的某种趋向,更有中国学界自主推进相关研究的动力。本书就是作者在晚清画报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通过各自独立但又内在关联的十篇文章,将近代启蒙、新知传播、传教士、女学、科幻小说等诸多内容,配以三百多幅图片,生动再现了晚清画报缤纷的面目。而书中兼及新闻史、绘画史与文化史的论述,尤其关注图文之间的缝隙,对读者深刻了解晚清社会风尚、文化思潮以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会有极大的帮助。
圖鑑百年文獻 豆瓣
作者:
祝均宙
Airiti Press Inc.
2012
- 11
●詳載約600個注釋
●收錄近千張第一手史料
時代的記憶.庶民的圖記
畫報,是以採用手繪圖畫或攝影圖片記載人類社會的一種圖象文獻。
清末民初,正是中國社會處於改朝換代的大變革時期。歷經內憂外患、列強侵略,畫報客觀地記錄了適逢此動亂時代之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科學、藝術、教育等領域所發生的各種情況,若干題材也為政治漫畫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中國至1949年,共計出版了近千種畫報,其內容之廣泛不容小覷。
東方的覺醒.革命的先鋒──畫報
本書以翔實獨特的角度,從一本本畫報的衍變中,系統地介紹畫報從石印向銅鋅版、影寫凹版的轉變過程,這些純粹在中國編印並出版的畫報,也見證了中國印刷技術的演變。作者並以內容之主體性,將畫報分別歸納為綜合性畫報和專業性畫報兩大類,綜合性畫報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重要的圖象文獻,透過創編者手中的畫筆和攝影器材記錄下社會發展的脈絡,用敏銳的目光捕捉那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一瞬間,深刻描繪了清末民初社會的方方面面。
本書特色
打開圖書館的大門──
資深圖書館員帶你遊,晚清民國歷史文獻帶著走
作者祝均宙先生身為上海圖書館的資深研究館員,對於晚清民國年間的圖象文獻有深入地研究,全套書收錄近兩千張照片,均為圖書館館藏的第一手歷史文獻。市面上甚少針對圖象文獻這塊領域介紹的書籍,然而本套書的研究不僅範圍廣泛,其一手資料的蒐集更有助於研究的深化。同時,從這些文獻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各個面貌,可以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史料。
●收錄近千張第一手史料
時代的記憶.庶民的圖記
畫報,是以採用手繪圖畫或攝影圖片記載人類社會的一種圖象文獻。
清末民初,正是中國社會處於改朝換代的大變革時期。歷經內憂外患、列強侵略,畫報客觀地記錄了適逢此動亂時代之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科學、藝術、教育等領域所發生的各種情況,若干題材也為政治漫畫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中國至1949年,共計出版了近千種畫報,其內容之廣泛不容小覷。
東方的覺醒.革命的先鋒──畫報
本書以翔實獨特的角度,從一本本畫報的衍變中,系統地介紹畫報從石印向銅鋅版、影寫凹版的轉變過程,這些純粹在中國編印並出版的畫報,也見證了中國印刷技術的演變。作者並以內容之主體性,將畫報分別歸納為綜合性畫報和專業性畫報兩大類,綜合性畫報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重要的圖象文獻,透過創編者手中的畫筆和攝影器材記錄下社會發展的脈絡,用敏銳的目光捕捉那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一瞬間,深刻描繪了清末民初社會的方方面面。
本書特色
打開圖書館的大門──
資深圖書館員帶你遊,晚清民國歷史文獻帶著走
作者祝均宙先生身為上海圖書館的資深研究館員,對於晚清民國年間的圖象文獻有深入地研究,全套書收錄近兩千張照片,均為圖書館館藏的第一手歷史文獻。市面上甚少針對圖象文獻這塊領域介紹的書籍,然而本套書的研究不僅範圍廣泛,其一手資料的蒐集更有助於研究的深化。同時,從這些文獻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各個面貌,可以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史料。
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期刊源流特點探究 豆瓣
作者:
祝均宙
華藝學術出版社
2012
一部中國期刊發展史相當於晚清民國時期之中國歷史進程的縮影。
历史三调 豆瓣 谷歌图书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9.3 (17 个评分)
作者:
柯文
译者:
杜继东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历史是什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人们经历的历史、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和神话化的历史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关系?本书以义和团运动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如此探讨和解释: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笔下的义和团运动的史实,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考察直接参与义和团运动的中外各类人物当时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指出他们对正在发生之事的看法与后来重塑历史的历史学家的看法大为不同;第三部分评述在20世纪初中国产生的关于义和团的种种神话。作者认为,就上述三条认识历史的不同途径而言,后两条途径对普通读者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作为时间的义和团,代表的是对过去的一种特殊的解读;作为神话的义和团,代表的是以过去为载体对现在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解读,对现在仍发生深刻的影响。
改良与革命 豆瓣 谷歌图书
Reform and Revolution in China:The 1911 Revolution in Hunan and Hubei
作者:
周锡瑞
译者:
杨慎之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10
作者系20世纪6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美国历史学者的新的一代,在撰写本书之前,作者用了两年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资料,在英国和日本查阅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外交档案,并摈弃了以往美国某些权威性中国近代史著作中的传统价值观念,对两湖地区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进行了比较客观和深入的探讨, 从经济利益得失的角度 ,分析了社会各个集团政治情绪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并广为学界熟知。本书的一些学术观点自然未必尽能为国内学者所同意,但至少可以起参考和启发的作用。 责任编辑审读了原稿,按编辑规范做了必要的加工。将书中的一些港台语言改为大陆通用的语言,并仔细核对了注释,重新编排译注的序号。
五四运动史 豆瓣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10.0 (5 个评分)
作者:
[美]周策纵
译者:
陈永明
/
张静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6
- 3
史家巨擘弃政从学的心血之作
西方学界最权威的五四研究
▽
青年知识分子凭借一己情怀与抱负
身陷救亡与启蒙的纠缠
自由、民主、科学之风
使旧制度、旧伦理、旧文化摇摇欲坠
▽
知识界的震荡
唤醒了古老的沉睡国度
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外交失败
却赢得了公众与社会的新生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五四运动、了解近代中国,难以逾越的一部经典著作,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而是着眼回归事件现场,考证每一个细节,苦心孤诣还原历史真实。本书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
——美国《东方学会学报》
西方学界最权威的五四研究
▽
青年知识分子凭借一己情怀与抱负
身陷救亡与启蒙的纠缠
自由、民主、科学之风
使旧制度、旧伦理、旧文化摇摇欲坠
▽
知识界的震荡
唤醒了古老的沉睡国度
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外交失败
却赢得了公众与社会的新生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五四运动、了解近代中国,难以逾越的一部经典著作,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而是着眼回归事件现场,考证每一个细节,苦心孤诣还原历史真实。本书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
——美国《东方学会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