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豆瓣
作者: 陈平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9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学术史与思想史、文化史确实颇多牵连。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更有内在理路的相互交织。想象学术史研究可以关起门来,“就学问谈学问”,既不现实,也不可取。正因如此,本丛书不问“家法”迥异、“门户”对立,也淡漠“学科”的边界与“方法”的分歧,只要是眼界开阔且论证严密的学术以及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著述,均可入选。也许,话应该倒过来说:欢迎有志于通过触摸历史、感受传统、反省学科进而重建中国学术的学人,加盟此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文化工程”。
2019年3月25日 已读
通过碎片化的日常(那一天是谁带头将游行的学生队伍引向了赵家楼,又是谁放了第一把火)试图还原出一个真实有活力的五四现场,这个五四是陈平原所说的政治(运动)的五四,即1919年的那一天或者那一年。随后,陈开始分析作为文化的五四,即1917年新文化运动,这其中又以《新青年》研究为核心和主干。把章太炎单列一章能看出陈从《现代学术之建立》就有的学术思考——对话五四更多地要回到传统内部,强调晚清和五四的合力与竞争。围绕这个思想展开的是新白话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学术与舆论,兼论老北大所象征的现代中国大学理想的生成。不过陈自己也承认避免“宏大叙事”也会有“一地鸡毛”的危险,但他也的确还原出了五四的一个侧面,一个我认为最重要的侧面,不是启蒙科学和理性,是青年五四,那个复杂却又喧嚣,富有生气的时代
五四 学术史 文学史 陈平原
五四运动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周策纵 译者: 周子平 /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 6
本书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资深教授周策纵先生的力作,它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思想流派和具体过程作了细致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对一代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书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幅全景的历史画面和透视的焦点,成为海外学者研究五四运动不断引用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2019年3月8日 已读
副标题就是最后对五四的定义,即比起30年代以来共产党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周将五四看做一场以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体,与社会政治运动结合的思想革命。这个主体集合体是混合的,而非单一的具有阶级意识。所以整本书围绕这个中心,梳理五四前后,各界学生,教师,报刊以及受影响的实业家和工人们的反应,以及五四对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的影响和他们反过来对这场运动的态度。因为学生和知识分子作为主体,所以这场运动激进而富有活力,盲目而又流于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的矛盾已经从这个时候开始。而中国独有的特色个体主义也从这个时候开始萌芽。最后的附录很好~
中国近代史 五四 五四运动 周策纵 思想史
重回现场 豆瓣
作者: 王风 / 蒋朗朗 2014 - 1
本书收入了200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主持召开的“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部分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分为五四综论及其阐释史和周氏兄弟研究两大部分,作者多为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集中所收论文对“五四”这一主题做了充分的学理上的阐发,并体现出了诸位学者不同的学术眼光和研究思路。
2019年3月1日 已读
挑的几篇读,周氏兄弟研究以王风的注译语言研究最佳,不过这篇多是史料爬梳,当然文献的收集处理能做到这样已经是非常好的了。只是周氏兄弟译注语言的转变和每个时期的文化脉络息息相关,尤其是标点和段落这两个西方文本形式对传统文本的影响,所以倘若能再有一部分叙述学的论文研究就更好了。李怡的五四文化圈全面不失偏颇,讲到对立学派之间的友谊有文人趣味。陈平原的五四言说史是影响研究佳作。严家炎的序提到了五四中一些比较冷门的领域
五四 现当代文学 论文集
五四运动史 豆瓣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10.0 (5 个评分) 作者: [美]周策纵 译者: 陈永明 / 张静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6 - 3
史家巨擘弃政从学的心血之作
西方学界最权威的五四研究

青年知识分子凭借一己情怀与抱负
身陷救亡与启蒙的纠缠
自由、民主、科学之风
使旧制度、旧伦理、旧文化摇摇欲坠

知识界的震荡
唤醒了古老的沉睡国度
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外交失败
却赢得了公众与社会的新生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五四运动、了解近代中国,难以逾越的一部经典著作,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而是着眼回归事件现场,考证每一个细节,苦心孤诣还原历史真实。本书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
——美国《东方学会学报》
吴虞文录 豆瓣
作者: 吴虞 2008 - 5
这本“文录” ,是吴虞力作兼精品的原文照录。吴虞,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与陈独秀和胡适齐名,而独享“只手打孔家店”之胜誉。读《吴虞文录》,是阅读一个时代,是阅尽一派风云,是感受那时代风云中一位大师的热血和灵犀。
《说孝》《礼论》《吃人与礼教》《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消极革命之老庄》……一批不可不细细一读的吴虞上品。笔锋犀利,论证缜密,文采斐然,大师之谓也。附录吴虞夫人曾兰的《女权平议》等 ,兼有吴虞同陈独秀、胡适、青木正儿的往来信札,也都富有资料价值。
【目录一览】
《吴虞文录》序
卷上
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说孝
道家法家均反对旧道德说
吃人与礼教
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
卷下
儒家大同之义本于老子说
读《荀子》书后
消极革命之老庄
明李卓吾别传
《四川法政学校同学录》序
《松岗小史》序
《圆明园》序
墨子的劳农主义
附录
女权平议
孽缘
致陈独秀
致胡适
致青木正儿
吴虞底儒教破坏论
吴先生墓志铭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