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
霹雳贝贝 (1988) 豆瓣 IMDb TMDB
霹雳贝贝
7.3 (92 个评分)
导演:
翁路明
/
宋崇
演员:
张京
/
王莹
…
其它标题:
超级赛亚闪电小能人
/
Wonder boy
一个夜晚,一名孕妇正在妇产科的手术室里生产,忽然,天空中出现了一个放着奇异光辉的不明飞行物。飞行物一闪而过,手术室里的灯暗了一下,一个可爱的小生灵咕咕坠地了,那就是贝贝(张京 饰)。贝贝生来就和常人不一样,因为他的双手竟然带电和能随意操控电器!为了怕发生意外,贝贝的双手总是戴着手套,总是被大人关在家里。贝贝慢慢长大了,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学校里、生活中,贝贝带电的双手和他的超能力既带给了他很多欢乐,亦为他带来了不少烦恼……
大气层消失 (1990) 豆瓣 IMDb TMDB
大气层消失
7.3 (55 个评分)
导演:
冯小宁
演员:
张宁
/
吕丽萍
…
其它标题:
The Ozone Layer Vanishes
一对情侣(张京生 & 吕丽萍 饰)为了钱财抢劫火车,致使一辆运送剧毒药品的罐装车毒气泄漏,最终烧穿了臭氧层。与此同时,正因病在家休息的男孩(张宁 饰)突然发现能够听懂好朋友大白猫的语言。大白猫告诉他这起严重的事故,如不及时加以制止,地球上的生物最终都将灭亡。然而大人们 为了金钱忙碌奔波,根本不会相信男孩和动物说的话。万般无奈之下,男孩只能和其他动物联合起来寻找污染源,以一己之力拯救全人类……
本片荣获第十一届金鸡奖(1991年)特别奖。
本片荣获第十一届金鸡奖(1991年)特别奖。
“下次开船”港游记 (1984) 豆瓣
7.8 (9 个评分)
导演:
秦志钰
演员:
秦翊
/
沈春湘
唐小西(秦翊 配音)是个可爱而又聪敏的男孩子,唯一的缺点就是做事情拖延,无论父母还是老师让他做什么事情,他总会说“下次做”,为此,他惹了不少的麻烦,吃了许多的苦头,但依然记不住教训。对于唐小西的所作所为,时间哥哥感到十分生气,一怒之下,他从闹钟里飞走了。灰老鼠带着唐小西来到了一个没有时间约束,自由自在的地方,可是,由于没有规矩,那里的一切都乱了方寸。辗转之间,唐小西和途中结识的小熊、小鸭子一起来到了一间豪华的宫殿里,在这里居住着可怕而又贪婪的巨人。面人告诉唐小西,只有找到时间哥哥,一切在能够恢复成从前的样子……
蜂巢幽灵 (1973) 豆瓣 TMDB
El espíritu de la colmena
8.7 (156 个评分)
导演:
维克多·艾里斯
演员:
安娜·托伦特
/
Isabel Tellería
…
其它标题:
El espíritu de la colmena
/
蜂巢的幽灵
…
1940年,一辆放映车驶入卡斯蒂利亚高原的某个村子,孩子们马上围拢了上去。放映的电影是《科学怪人》,座位上有女童安娜(Ana Torrent 饰)和她的小姐姐伊莎贝尔(Isabel Tellería 饰)。放映室外,父亲痴迷于自己的新蜂房,他掏出怀表,结束了今天的工作。母亲正在写一封信,尽管对方收到信的可能渺茫,母亲在信纸上倾诉思念之情,在火车站将信投递。安娜久久不能忘记科学怪人,伊莎贝尔向她虚构出荒原上一座孤立的砖房是怪人的出没之地。安娜惊慌逃开,但从此不时返回砖房查看。伊莎贝尔似乎洞悉了某种秘密,她装死、跳过火堆,诸如此类。不久一名受伤军人躲进砖房被安娜发现,当晚军人中枪死亡。父亲来到村公所拿走军人的物品,包括一只怀表。安娜独自一个跑出村子,夜里她在湖边遇到了科学怪人……
本片获1973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等多项褒奖。
本片获1973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等多项褒奖。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 豆瓣
PRICING THE PRICELESS CHILD:The Changing Social Value of Children
8.1 (14 个评分)
作者:
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
译者:
王水雄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1
1985年美国社会学界最有权威性的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奖年度作品
===========================================================
二十年前,泽利泽的著作在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点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美国,“泽利泽视角”(Zelizerian perspective)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学的复兴。泽利泽的著作深深地鼓舞了新一代学者,他们通过研究那些之前不被认为是“严肃的”经济现象,重新定义了经济社会学领域的界限。除了公司、网络和市场之外,研究重点转向家庭生产、日常货币交易、身体用品、护理工作和艺术等方面。
如今,泽利泽的影响力越出了美国。2005年在法国,她的作品由皮埃尔·布迪厄收入到Le Seuil系列中出版,受到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的欢迎。同样地,在阿根廷,2001年经济危机之后出现了一种研究日常货币交易的显著趋势。2010年,泽利泽的作品被翻译成西班牙语……总的来说,这些作品引发了对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和评价问题的重新讨论,给大西洋两岸智识生活带来了持久影响。
——《思想生活》( La Vie des Idées)
===============================================================
本书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即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的出现过程。通过透视儿童问题的巧妙视角,作者细腻探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这就是: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他们在道义上的“无价性”如何在市场机制的重重包围中穿越而出,形成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由非经济的标准来规则?从而最终指向一个更为深切的理论关怀:社会如何“大于”市场?
===========================================================
二十年前,泽利泽的著作在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点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美国,“泽利泽视角”(Zelizerian perspective)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学的复兴。泽利泽的著作深深地鼓舞了新一代学者,他们通过研究那些之前不被认为是“严肃的”经济现象,重新定义了经济社会学领域的界限。除了公司、网络和市场之外,研究重点转向家庭生产、日常货币交易、身体用品、护理工作和艺术等方面。
如今,泽利泽的影响力越出了美国。2005年在法国,她的作品由皮埃尔·布迪厄收入到Le Seuil系列中出版,受到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的欢迎。同样地,在阿根廷,2001年经济危机之后出现了一种研究日常货币交易的显著趋势。2010年,泽利泽的作品被翻译成西班牙语……总的来说,这些作品引发了对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和评价问题的重新讨论,给大西洋两岸智识生活带来了持久影响。
——《思想生活》( La Vie des Idées)
===============================================================
本书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即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的出现过程。通过透视儿童问题的巧妙视角,作者细腻探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这就是: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他们在道义上的“无价性”如何在市场机制的重重包围中穿越而出,形成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由非经济的标准来规则?从而最终指向一个更为深切的理论关怀:社会如何“大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