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 感觉的逻辑 豆瓣
8.6 (1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吉尔·德勒兹 译者: 董强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3
自1981年在法国首次出版到现在,《弗兰西斯·培根》逐渐被公认为德勒兹最重要的美学文本之一。这本著作早于他关于电影、巴洛克和文学批评的写作,它不仅可以被当作针对培根绘画的研究来读,也可以被当作德勒兹广阔的艺术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文本来读。在书中,德勒兹创造了一系列的哲学概念,每一个都与培根画作中的某一个特定的方面相关,但它们同时也可以在“感觉的一般逻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对培根的绘画、感觉的非理性逻辑和绘画行为本身做出说明的时候,这本著作也同样指出了绘画与诸如音乐、电影和文学等其他艺术类目之间的关联性。《弗兰西斯·培根》是了解德勒兹哲学思想中的概念增殖所不可或缺的切入点。
2019年4月6日 已读
培根笔下只有情感,没有感情,也就是自然主义者所说的只有“感觉”和“本能”。感觉是塞尚认为的通向形象的道路。所谓形象,就是被拉到了感觉层面的、可感觉的形状;它直接对神经系统起作用,而神经系统是肉体的。而感觉在某一个时刻决定本能,而本能是从一个感觉到另一个感觉的过渡,是对更好的“感觉”的追求(更好并非是更愉快,而是在肉体落下、痉挛或膨胀时能够充实肉体的力量)。将时间放入形象之中,就是培根画中身体的力量,时间经由培根被画了出来,呈现出塞尚所说的非理性的“各种感官的逻辑”,通过确定的器官的暂时的、临时的和在场而得到定义。在梅洛-庞蒂的“眼与心”,克洛岱尔的“耳与眼”之外提出“手与眼”,德勒兹以手的触觉和眼睛的视觉混同为通感提供物质基础。所以培根的绘画以一种具有触摸能力的视觉取代了纯粹的视觉
弗朗西斯·培根 德勒兹 文化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