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赛亚
历史的天使 豆瓣
8.4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摩西 译者: 梁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3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主流的历史观以黑格尔的历史观为代表,历史乐观地被视为一条线形的、不断走向人类最终完善之路。历史的每一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服务。
直到1920年代,罗森茨维格、本雅明、肖勒姆三人共同以弥赛亚乌托邦为理念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历史观。它呈现了一种弥塞亚乌托邦的思想。对立于将历史视为一条永远走向人类最终完善之路的乐观主义观念,他们提出了一种断裂的历史思想,其各个环节不能被纳入一个总体,与表面的同质化相比,其破碎更具有意义——同样也更有前景。
在三位思想家那里,上述另类的历史出自于他们对20世纪巨大变革的直接经验。令人感到矛盾的是,在历史理性解体的基础上,希望的火花再次燃起。透过救赎的范畴,乌托邦再次闪现在三位作者那里。在向新事物的突现敞开的这一时间模式当中,理想的迅速实现变成了可以被设想的事情。
在《历史的天使》中,作者斯台凡·摩西以天使报喜作比喻,来回顾这套历史救世说,从而以一个特别的视角生动地展现出20世纪初的德国犹太思想。这三位思想家共同想象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它呈现了一种弥塞亚乌托邦的思想,其各个环节不能被纳入一个总体,与表面的同质化相比,其破碎更具有意义——同样也更有前景。
2019年3月30日 已读
分析本雅明的是最精彩的部分,但也的确是着墨最多的部分。一个发现是,这本书将Aura译为了气息,这个词放在某些部分的确比灵韵/晕更加适合。最透彻的部分是讲述本雅明的弥赛亚时间的救赎。正如第一部分的罗森茨维格说“事件并非在时间中降临,而是时间本身降临了”,本雅明的历史的天使说“当我头一次看到你时,我已经带你返回到了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所以新本身是完全相反对立的两个概念,而现代性就“即在永远就已经存在的东西的语境当中出现的新”
哲学 弥赛亚 思想史 斯台凡·摩西 本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