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
For My Sun 豆瓣
9.2 (36 个评分) Ashram
发布日期 1999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Self-released
意大利的新古典乐团。
Ashram----乡间供沉思的小屋……又是一个美妙至极的名字.自然,做出的也是美妙至极的音乐.
Ashram由3 名成员组成: Luigi Rubino(钢琴),Sergio Panarella(声乐演唱) 和Alfredo Notarlobert(小提琴).另外,Alfredo同时也是Argine乐队的小提琴手.
正是因为这点,Ashram有着同Argine一样忧伤美丽的小提琴.
Ashram的音乐是极简的,大多数时候,只有古典钢琴和小提琴的伴奏,少许的曲目会加入一些大提琴和男低音.
他们的另外一个特点是Sergio的十分特别的高音,使其听起来相当忧郁而悲哀.
他们就是用这些元素构架出了一种相当忧郁哀怨但又非常美丽的声音.
这是最适合于窗外瓢泼大雨的夜晚静心聆听的音乐.
此张为EP,2000年出版的为demo版本,美丽的钢琴与大提琴的和谐曲。
大路 (1954) 豆瓣 TMDB
La strada
8.8 (454 个评分) 导演: 费德里科·费里尼 演员: 安东尼·奎恩 / 朱丽叶塔·马西纳
其它标题: La strada / The Road
由于生活所迫,母亲把女孩杰索米娜(茱莉艾塔·玛西娜 Giulietta Masina 饰)卖给了江湖艺人藏巴诺(安东尼·奎恩 Anthony Quinn 饰)。在相处中,女孩却发现这个空有一身蛮力的家伙,根本不懂得照顾女人,他买她只是为了让她做牛做马,在他演出的时候扮演小丑,平时给他做饭,陪他睡觉。这种粗暴蛮横的家伙,让她萌生逃离的念头,然而,几次出逃,均告失败。
在一次观看高空走钢丝表演的时候,杰索米娜认识了绰号“傻瓜”的马戏团艺人——玛托(理查德·贝斯哈特 Richard Basehart 饰演),并且在他的引导下学会了演奏乐器。她非常感激,对这个男人产生了依恋。然而,但是藏巴诺的出现,再次打破了她的一切幻想,毁掉了来之不易的幸福……
2019年4月14日 看过
一部很悲伤的电影,正如马戏团里小丑的眼泪。她曾经有过许多机会暂停这趟旅途,但仍然像要救赎野兽的天使一般和他流浪,支持她走下去的是一个“傻子”在夜晚孤独而美丽的告白,“我不知道这块石头能用来干吗,但是它一定有用,因为如果它没用,所有东西都没用,连星星也一样”。于是从此她再也不想妈妈了,因为“跟你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那辆承载着生活的美国制作的车却无法开往孤独的心灵。最让我心碎的不是最后那个为人称道的镜头,他躺在沙滩上痛哭,那也是他唯一一次释放情感,仿佛从能挣脱铁链的野兽蜕化为没有防备的婴儿。让我难忘的是那个清晨最后如玩笑的道别,“你真的不想和我走吗?”
1950s 1954 剧情 意大利 意大利电影
威尼斯疑魂 (1973) 豆瓣 TMDB
Don't Look Now
7.4 (53 个评分) 导演: 尼古拉斯·罗伊格 演员: 朱莉·克里斯蒂 / 唐纳德·萨瑟兰
其它标题: Don't Look Now / 血光鬼影夺命刀
建筑师John Baxter(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饰)与其妻子Laura(朱莉·克里斯蒂 Julie Christie 饰)育有一男一女。有一天,女儿莫名其妙地溺水身亡。Laura沉浸在悲痛中。John因为工作原因,带着Laura来到威尼斯,进行一个教堂的修缮工作。在那里,Laura认识了两个老妇人,里面有一个盲人,据说能通灵,能看见Baxter夫妇的女儿。Laura晕了过去,醒来之后却摆脱了女儿死亡的阴影。通灵的老妇人告诉Laura,如果John继续留在威尼斯的话,会有危险。Laura劝John赶紧离开,John却不相信所谓通灵,继续留在威尼斯进行工作。果不其然,John在工作中发生了意外,而他们在英国读书的儿子病倒了。Laura急忙搭飞机回国,而John却在威尼斯发现Laura跟那两个老妇人在一起。发生在威尼斯的这个故事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本片在Time Out 2011“史上最佳100部英国电影”中排名第一。
2019年5月7日 看过
三星半,剪辑妙呀,船戏动作中间分别穿插了许多穿衣的分镜头,心理剪切和灵异的氛围很符合,对威尼斯的夜魅气氛塑造的很好,但最惊艳的镜头还是开场教堂的那一抹红
1973 尼古拉斯·罗伊格 恐怖 惊悚 意大利
放大 (1966) IMDb 豆瓣 TMDB
Blow-Up
8.6 (391 个评分)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演员: 瓦妮莎·雷德格雷夫 / 莎拉·米尔斯
其它标题: Blow-Up / 春光乍泄(港)
真相与幻想之间的界限是什么?感官是否能助我们认识世界?影片用一个摄影师的故事,铺开了一系列哲学、心理学的问号。
主角是摄影师托马斯(戴维·海明斯 David Hemmings饰),某天他在公园里抓拍到年轻情侣的系列照片,出人意表的是,照片中的一个女子简(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Vanessa Redgrave饰)竟然不惜一切代价要回她的底片。这让托马斯非常疑惑,他相信这张照片许是拍下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果然,他把照片放大后,看到了一具尸体和一个拿着枪的人。
一桩谋杀案的雏形在托马斯脑中展开。他前往公园寻到了尸体,但没有人肯相信他的推测,朋友们不愿意和他一起调查这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当托马斯再次来到公园,发现尸体已经消失无踪。只剩下一群人进行着一场虚拟的网球赛,打着并不存在的的网球。
2020年1月31日 看过
被捕捉和贯穿的嬉皮士以及人群后间或落下的失语者,镜头语言太强了,虽然为生堪称经典,但最喜欢的却是开场,进入公园过程的省略和位置的变化不就是安东尼奥尼所说的“现实的逃避我们”吗。对微妙情感的把握也是一绝,不会从侧面绕到正面,而是掀开纸面穿行,一个透视的镜头是人肉眼的放大,小小的动作取舍就达到了许多废话电影里的烂俗感情戏份
1966 安东尼奥尼 意大利
我的天才女友 第一季 (2018) 豆瓣 TMDB
L'amica geniale Season 1 所属 : 我的天才女友
9.2 (712 个评分) 导演: 萨维里奥·科斯坦佐 演员: 伊利莎·德尔·吉尼欧 / 卢多维卡·纳斯提
故事发生在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个贫穷而又破败的社区之中,莉拉(卢多维卡·纳斯蒂 Ludovica Nasti 饰)和爱莲娜(艾丽莎·德尔·杰尼奥 Elisa del Genio 饰)从小就生活在那里。莉拉出生在一个专制的家庭之中,父亲是一名鞋匠。虽然莉拉在班级里是公认的天才少女,但是在父亲的坚持之下,莉拉最终放弃了学业,在鞋店里成为了帮工。
和莉拉不同,爱莲娜在家人和老师的支持之下继续求学,虽然和莉拉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但爱莲娜的目光始终凝聚在莉拉的身上。在十六岁那一年,莉拉嫁给了苦苦追求她的富家子弟斯代凡诺(乔万尼·阿穆拉 Giovanni Amura 饰),可是等待着她的却并非美好的婚姻生活。
2019年8月2日 看过
我们是如此了解彼此,了解到能够轻易伤害彼此。整部剧是暴力行为的大型展览,家庭友情和社会,从最直接的生理伤害到日常生活中内在于语言本身的暴力,从性别的色情凝视到阶级的痛苦鸣枪。现实生活中埃莱娜应该更讨人喜欢的。处于一切风暴中心的莉娜仅仅面对生活就已经需要竭尽全力了,冷漠是自保的外衣,正如她一直说我没事一样,只是以为自己可以向世界宣战的执拗不知何时早已化作拉扯自己下沉的泥淖。她跪下服务穿鞋的那一刻是全剧我觉得最悲伤的时刻。没有什么比看到飞鸟自囚更让人难过了。埃莱娜其实每次出现在她面前都是一种潜在的客观暴力,不同于扰乱正常的纯粹暴力,客观暴力是无形的支撑着纯粹暴力的标准,是暴风雨的前奏。这种氛围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异化了,通过痛苦确认存在,通过伤害确认爱。其实很有共鸣的是世界的扩张是物质带来的阵痛
2018 友情 女性 意大利 成长
奇遇 (1960) 豆瓣 TMDB
L'avventura
8.0 (224 个评分)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演员: 加布里埃尔·费泽蒂 / 莫尼卡·维蒂
其它标题: L'avventura / 情事(台)
安娜(蕾雅·马萨利 Lea Massari 饰)在与外交官父亲的一席不愉快的谈话之后,气愤地和女友克劳迪娅(莫尼卡·维蒂 Monica Vitti 饰)驾车去找男友桑德罗(加比利艾尔·费泽蒂 Gabriele Ferzetti 饰)。安娜犹豫着进了男友的公寓,留下克劳迪娅一人在外面等候。安娜虽然和桑德罗谈婚论嫁,但两人早已貌合神离。他们与一群朋友驾着游艇出海时,两人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众人来到一个荒岛上休息,安娜与桑德罗言谈不和,两人不欢而散。正当众人准备返航时,却发现安娜神秘地失踪了。大家寻遍整个小岛,却不见安娜任何踪迹。在找寻安娜的过程中,克劳迪亚和桑德罗相互产生了暧昧,虽然克劳迪亚努力克制心中的悸动,但在桑德罗的热情追求下,她坠入了情网。内疚的克劳迪娅一直无法摆脱安娜的阴影,无法心无旁骛地与桑德罗在一起。而当她下定决心与桑德罗建立关系时,却发现他与别的女人在一起。
影片获得1960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
2019年8月22日 看过
奇遇是意外诞生以后留下的事件冲击痕迹和新生力量的涌动,是跳脱生活常规之外的悄然心思,是背景里无言的岩石和楼层。但始终不是我喜欢的电影,小资的存在状态的虚无很容易滑入无病呻吟的泥淖,有时候疏离是另一种迷恋
1960 意大利
四次 (2010) 豆瓣 TMDB
Le quattro volte
8.1 (51 个评分) 导演: 米开朗基罗·弗兰马汀诺 演员: Giuseppe Fuda / Bruno Timpano
其它标题: Le quattro volte / 灵魂的四段旅程(台)
这是一个卡拉布里亚岛的小村子,依山傍海,从山麓间,你可以看到远处的伊奥尼亚海。这是一个好似时间停止的地方,这里的石头有权改变事件的发生,而山羊们则会停下来思考天空的由来。
这里住着一个已经时日不多的老牧羊人,他病了,他坚信他找到了续命的良药,他从教堂的地板上收集灰尘,每晚就水喝下。
在一个羊圈里的一小片黑土地上,一只山羊生下了一只小白山羊,生命最初的不适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它的眼睛立刻便睁开了,它的蹄子已经可以支撑身体的重量。整个村子的生活都被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而充满了希望。小羊在逐渐成长,它变得强壮起来,开始玩耍。
一次疏忽,它独自离开了在休息的羊群抛开,它在厚厚的植被中迷失了方向,直到精疲力尽,在一株雄伟的杉树下歇脚。
这棵巨大的树随着山间的微风摇摆。时间流逝,季节快速地更替,这棵巨大的杉树失去了枝叶摇摆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机械的轰鸣。
杉树倒在地上,他被砍倒了,被肢解,它白色的木材被用当地古老的技术转化为木炭。我们最后一次见它,是它随着烟雾和尘埃消逝……
如诗般的电影语言讲述了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对于一个被遗忘的永恒之地的诠释,揭示了和谐的真谛。这是一部完全没有用到任何特殊效果的科幻电影,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未知的奇幻世界,讲述了一个由四个生命互相交叠的奇妙故事。
2019年12月12日 看过
wonderful!感谢小企鹅推荐,毕达哥拉斯的四种生命形态在摄影机的“眼”之下不断轮回,但又不只是人的眼,更多的是成为观看的一部分。最妙和最感动的是,电影传达出了一种我一直很好奇但又畏惧的体验——老人的“知”,也许是一种真正的静观。在生成之中与影像融合的感觉非常微妙。另,片尾树立的那棵树让我想起了盲国萨满的情节
2010 意大利
但丁的地狱 (1911) 豆瓣 TMDB
L'inferno
7.0 (9 个评分) 导演: Francesco Bertolini / Adolfo Padovan 演员: Salvatore Papa / Arturo Pirovano
其它标题: L'inferno / Dante's Inferno
诗人但丁迷失在一片黑暗阴暗的森林中。在山顶上,他看到了救赎之光。他努力攀登,但他的路被三只野兽挡住了,这三只野兽象征着贪婪、傲慢和欲望。贝阿特丽丝看到了他的困境,从天堂来到地狱边缘,在那里她请求诗人维吉尔拯救并指引但丁。维吉尔知道另一条路,但这条路直接穿过整个地狱,然后继续通往天堂。维吉尔把但丁带到了地狱的入口。卡戎把他们渡过阿克伦河,然后他们开始穿过地狱的不同层级向下旅行。但丁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罪人,看到了他们必须经历的永无止境的惩罚。不同的惩罚根据不同的罪过而调整。在这些罪人中,但丁认出了他在佛罗伦萨遇到的许多人,当时他们还活着。他们向他讲述了他们悲惨的故事,以及他们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最后但丁和维吉尔......
论童话 豆瓣
Sulla fiaba
7.6 (5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黄丽媛 译林出版社 2018 - 5
★ 卡尔维诺×非虚构写作,卡尔维诺怎样用想象力驾驭非虚构写作?
★ 《论童话》是卡尔维诺对编写《意大利童话》的全面总结。
★ 《论童话》是卡尔维诺献给世界童话的一首情诗。
因为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才能成为比肩《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经典,而一手缔造这一奇迹的卡尔维诺,他眼中的经典童话有着怎样的基本规律和范式?
《论童话》是卡尔维诺对意大利童话编写工作的全面总结,也是他献给世界童话的一首情诗。卡尔维诺研究了世界各地的童话故事,把它 们的奇妙、质朴、趣味和寓意都吸收到意大利童话的整理和改写中。他是当之无愧的“意大利童话之父”。
找卡尔维诺编写《意大利童话》,这个选择不仅是英明的,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时的意大利没有任何其他作家更适合这一角色,接下来的许多年也不会再有。
——马里奥•拉瓦杰托,意大利文学评论家
2019年3月31日 已读
卡尔维诺反对将民间传说理想化,而是认为童话在时空中穿越世纪和各大洲,在重重阶层间经历起伏的旅程,在周而复始的讲述中被俘获,在叙述和听众之间被改造。想读他提到过的所有的童话文本
伊塔洛·卡尔维诺 儿童文学 外国文学 意大利 文学
神圣人 豆瓣
Homo Sacer: Sovereign Power and Bare Life
8.4 (21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吉奥乔·阿甘本 译者: 吴冠军 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 - 7
◆阿甘本成名作首度中文译介
◆“神圣人”生命政治系列的开篇之作
◆无可争议的政治哲学经典名著
【内容简介】
在《神圣人》中,阿甘本旨在把关于纯粹可能性、潜在性与权力的问题,同政治与社会伦理的问题在以下语境中连接起来:后者已丧失其早前的宗教、形而上学与文化的立基。阿甘本从福柯关于生命权力的碎片性分析中获得启示,进而以巨大的广度、强度与敏锐度,在传统政治理论史中探查关于一种生命权力理念的隐秘在场。他指出,从政治理论的最早论题(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关于人作为一种政治动物的论述)开始,并且在整个关于主权(无论是国王还是国家)的西方思想史中,主权作为一种针对“生命”的权力的理念,始终隐秘存在。
阿甘本认为,这一理念始终保持纯然隐在的原因,在于神圣之域(或者说神圣性的理念)同主权的理念紧密关联的方式。阿甘本的研究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卡尔·施米特认为,主权者的状态乃是其所守卫的诸种规范的例外;人类学的研究已揭示神圣之域同禁忌之间的紧密交链。在此两者之上,阿甘本将神圣之人定义为那种能被杀死但不能被祭祀的人;在他看来,这个悖论性的人物恰恰仍活跃在现代个体的状态中——现代个体生活在一个对所有个体的集体性“赤裸生命”施加严密控制的系统中。
【媒体推荐】
阿甘本的感觉、叙述和思考都特别迷人。
——《政治评论》
《神圣人》绝对值得一读,因为它独具启示性和挑战性。
——《现代派》
正是这部著作,使阿甘本正式跃升为世界性的顶级学者之一。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
2019年9月17日 已读
虽说主题是biopolitics(柯耶伦-福柯-阿甘本),阿甘本论述了主权权利如何通过例外状态的排斥-吸纳塑造了现代社会的政治生命。但可以把思想脉络放到posthuman(哈拉维的赛博格/德里达的动物理论/拉图尔的关系网络)中看bare life在至高权利(施米特福柯本雅明)以外的“类人类”的一面,观察阿甘本所说的例外状态如何逐渐成为本雅明的常态,即通过语言考古学追溯装置的生成与应用。不过最后以嬉戏的姿态瀆神还不如彻底坚持本雅明的定格的辩证法,救赎之夜的到来固然困难,但自由的使用或者说fulfilled and set aside岂不是容易再次落入悬置人与物的人类学机器之中,被人/物的神圣/污浊模式所捕捉
哲学 意大利 阿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