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破格 豆瓣
The Broken Estate: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Belief
9.2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译者: 黄远帆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 - 7
玛丽安•摩尔评论休•肯纳的话——“大胆,他可能过于大胆了,但我们需要他”——也同样可以用在詹姆斯•伍德身上。正是过度的能量和好辩的冲动让伍德读起来很提神,我们常常接受他的教诲,有时也想一驳为快。
——威廉•H•普理查德,《纽约时报书评》
《破格》、《不负责任的自我》、《私货》和《小说机杼》几本书的出版,使詹姆斯·伍德成为同时代批评家中的翘楚,他不仅是一个明察秋毫的评判人,更是当代小说的鉴赏家。
《破格》是詹姆斯·伍德的第一部批评集,同时讨论文学和宗教。
“书中讨论的一些作家——梅尔维尔、果戈理、勒南、阿 诺德、福楼拜——文学信仰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并不总是很清楚,而常常是一种莫大苦恼……然而,总有作家伟大到足以在宗教冲动和小说冲动之间腾挪,区分两者 ,但又奇迹 般地两面受益。梅尔维尔和福楼拜是这样的小说家,乔伊斯和伍尔夫亦然。对弗吉尼亚·伍尔夫来说,十九世纪的变乱已过去五十来年,而作为一个著名的不可知论者的女儿,宗教信仰并没有拘于传统的痛苦。难关已经闯过。对她来说,一种宗教信仰或神秘的信仰与文学信仰轻柔地调和在一起——然而,对她来说,小说仍然保留着怀疑、质询的功能。在她的写作中,小说表现神秘,不过是为了展现我们无法抵达神性,因为神性已然消失。在她笔下,小说以宗教之心,行怀疑之实。 ” (黄远帆)
詹姆斯•伍德以其独有的激昂的声音,推进了一些最困难的议题:小说和现实主义的想象力可以是什么样子。他是那种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他饱含深情而热衷争论的批评文章在对象的范围和道德的严肃性方面激动人心。
——苏珊•桑塔格
目前没有几个批评家……可以提醒我们谈论文学也是文学的一部分。若能为这种谈论加上激情、精确和丰富的阅历,那便是一份罕见而珍贵的才能:我们的好消息是伍德有这种才能而我们有伍德。
——加布里埃尔•乔西波维奇,《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伍德是一个天才的细读者。这部批评集里妙笔贯穿始终,时而甘美多汁,时而刚毅雄健,时而据理力争,时而倨傲冷嘲,激情四溢又不失细节方寸。
——约翰•班维尔,《爱尔兰时报》
无法扼杀的愉悦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德]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陈敏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10
本雅明是一位情理并重的“读者”。在从文字里探索世界、解读文明的过程中,他既是一位冷静的智者,本着辩证理性的思维将历史、现在与未来纵观眼中,更是一位饱含深情的观察者,用细致入微的目光丈量着文字、文明世界里种种人、事、物的深度与广度。他对文字中世界的蛛丝马迹兴趣盎然,对文学折射的世界尤为情有独钟。循着他的目光,钟爱文字的读者们总能在文学作品中发现惊喜,体会乐趣,斩获独特的美学享受。本书的思考思接千载,文字有着深切的痛感,让人无法释然。
2019年9月9日 已读
《讲故事的人》最经典,经验的失效与死亡意义的缺失相关联,与口口相传作为媒介和表现形式的典型失范有关。对于经验极度泛滥后却更加贫乏的观点可以在后来的维利里奥评战争与电影的关系中看到传承。不同于卢卡奇将长篇小说的意义归于人在超验意义上无家可归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本雅明将生活的意义作为中心。也正是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本雅明将收藏的“占有”意义视为低级愿望,收藏是为了洞见生产力与大众融汇时表现历史性的人的画面那一刻。无论是卡夫卡的动物姿势撕破真实苍穹还是布莱希特发现状态存在的表现,他们都是本雅明眼中伫立于真实生活之流中名为惊讶的岩石,作为逆流在河流停滞的瞬间显露。惊讶的对象是静止的辩证法,目光所向是流淌的万物,而当万物的洪流拍打在惊讶的岩石上时,“一个人的一生和一句话之间便毫无区别了”
德国 文学评论 瓦尔特·本雅明
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豆瓣
作者: 王国维 商务印书馆 2001 - 3
《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选收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是王国维在文学批评方面的代表作,也是美学名篇。他的文论“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近现代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2019年4月28日 已读
具有开创性,但背后的学术价值高低值得另说哦,作为一个中西和古今交会的临界点,王国维如何选择了德奥美学的审美价值作为救赎和变革的方针更为重要,以及王国维这种追悼似的文学研究也许对今天的古代文论研究也是一个参考
商务印书馆 文学批评 文学评论 王国维
推敲“自我” 豆瓣
作者: 黄梅 三联书店 2003 - 5
本书全面评介了从17世纪英国现代小说兴起之初始阶段到18世纪英国小说首次繁荣昌盛这一百多年里的主要小说作家、主要作品、流派风格和在英国及西方小说史上的贡献。书中包容、点评了西方特别是英美学者们过去对这些作家、作品从不同观点和角度所发表的重要评论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具体评介上,作者显示了出色的解读文本和人物分析的水平,把文本多层次含义都一一展示出来,起到了经典赏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