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
热奈特论文集 豆瓣
作者: (法)热拉尔·热奈特著 译者: 史忠义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 1
本书内容包括:广义文本之导论;隐迹稿本;虚构与行文。
译者序
1 广义文本之导论(全译)
2 隐迹稿本(节译)
3 虚构与行文(全译)
热奈特著作年表
2017年7月6日 已读
虚构与行文一节写的特别好,叙述学部分感觉有点绕。可能因为翻译原因,读起来还是有点头大
叙事学 文论 热奈特
哲学的艺术 豆瓣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郭宏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的文学生涯是从艺术评论开始的。十九世纪,浮世绘在欧洲画家中蔚为盛行,由此衍生的漫画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哲学的艺术》收集了波德莱尔《哲学的艺术》、《一八五九年的沙龙》、《论几位法国漫画家》等艺术评论。
在漫画方面,英国人是些极端论者。“啊,深深的、深深的大海呀!”一个肥胖的伦敦人在一种怡然自得的凝视中喊道,他平稳地坐在一只小艇的凳子上,离港口只有四分之一里远。这个蠢家伙过于出神了,看不见他亲爱的妻子的两条粗腿直直地伸过水面,脚趾指向天空。水的样子伎这个头脑迟钝的家伙欣喜若狂。过了一会儿,这个酷爱自然的人将寻找他的女人,不过,他再也找不到了。
2019年4月6日 已读
从滑稽的漫画到博览会的美术作品再到肖像画、风景画,波德莱尔都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力不同于幻想,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是呈现和塑造不同的世界的关键所在。也因此,波认为闯入艺术的工业是艺术的死敌,而工业时代的趣味“令人害怕”,“蠢话这座巨大建筑物像比萨塔一样向着未来倾斜,那里面正在制定着人类的幸福”。但波也没有一位否定,因为“在大城市里感到的眩晕与在自然的神处感到的眩晕是相似的——面对混乱和巨大的快乐”,音乐和工业并立的霸权带来了颓废的征兆。纯粹的艺术是创造一种暗示的魔力,同时包含客体和主体,艺术家之外的世界和艺术家自身
文论 波德莱尔 艺术
推敲“自我” 豆瓣
作者: 黄梅 三联书店 2003 - 5
本书全面评介了从17世纪英国现代小说兴起之初始阶段到18世纪英国小说首次繁荣昌盛这一百多年里的主要小说作家、主要作品、流派风格和在英国及西方小说史上的贡献。书中包容、点评了西方特别是英美学者们过去对这些作家、作品从不同观点和角度所发表的重要评论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具体评介上,作者显示了出色的解读文本和人物分析的水平,把文本多层次含义都一一展示出来,起到了经典赏析的作用。
虚拟的寓言 豆瓣
Parables of the Virtual
作者: 布莱恩·马苏米(Brian Massumi) 译者: 严蓓雯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2 - 2
《虚拟的寓言》是在众多讨论“身体”的当代文化研究著作中,带我们从运动与感觉的关联出发的,经过对情感与身体的富有洞见的探索,最终抵达对“自然文化统一连续体”的创造性的重新认识。充满了实验性质,不乏冒险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见,也将对文化研究产生长远的影响。
2019年5月24日 已读
挑战阅读耐心的一本书。打开它,将面对情感,感觉,感知,运动,强度,经验,趋势,习惯,法,从属,递归,关联,固有,出现,生成,历史,空间,时间,时空,自然,文化,物质,事件,可能,权力,图像,效果,力量,差异,开放,新,单一性,情境,影响,伦理叠加的痕迹等概念的混沌重组,中间夹杂伯格森,德勒兹,阿甘本,拉图尔,斯兵诺莎和威廉詹姆斯的各种只言片语。在身体和感知中用运动和感觉(对感知的感知,一种力的强度的深度)搭建桥梁。想要在非有形物质主义和彻底经验主义的碰撞中开辟道路,但这种行文和理论却已经陷入后者。反对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策研究,但主张的激进文化研究和情感替换利益的自我活动性并不兼容。政治生态学与其说是调停者,不如说是他反对的道德裁判
哲学 外国文学 布莱恩·马苏米著作集 文化研究 文论
精致的瓮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 译者: 郭乙瑶 / 王楠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精致的瓮》(The Well-Wrought Urn: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Poetry)是布鲁克斯最为知名的文学理论著作,也是美国“新批评”理论的经典之作。在本书中,布鲁克斯精心选择了邓恩的《成圣》、弥尔顿的《欢乐的人 深思的人》、格雷的《墓畔哀歌》、华兹华斯的《不朽颂》、济慈的《希腊古瓮颂》等十首诗,以专章的篇幅用悖论、反讽、含混、意象等文学理论术语加以详细的分析。在最后一章,他得出了自己影响甚广的结论:分析一首诗应该以“结构”为本体,而不是以“内容”或“题材”为本体,即肯定、强调了文学批评中文本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而布鲁克斯在细致的文本分析基础上得出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也代表了20世纪文学研究的一种强有力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