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
祖与占 (1962) 豆瓣 IMDb TMDB
Jules et Jim
8.4 (505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让娜·莫罗 / 奥斯卡·威内尔
其它标题: Jules et Jim / 朱尔与吉姆
一战前,德国人祖(奥斯卡·威内尔 Oskar Werner 饰)和法国人占(亨利·赛尔 Henri Serre饰)在巴黎结识。他们意趣相投,对诗歌和小说都有强烈而共同的兴趣,甚至二人为着同一个雕塑也着迷。顺理成章地,祖与占都爱上了同一个女子:聪明貌美的凯瑟琳(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饰)。
在这样的关系中,占选择了成全温柔单纯的祖。他们一起到乡间度假,度过了美妙时光。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他们失去了联系,在自己国家服役期间,他们多么担心会在战场上杀死自己的好友。而祖,从不间断地给妻子凯瑟琳写信。
战争结束,祖与占再次相遇,占觉察到祖和凯瑟琳的关系很糟糕——她对婚姻以外的感情从没停止过追逐,喜欢在各种爱情关系中享受自由。占在祖家中住下,凯瑟琳毫不掩饰对占的爱,这段三角关系平衡而快乐的维系着,旁人完全看不透。当占要离去时,凯瑟琳直率锐利的性格让事情起了变化……
2019年4月29日 看过
传说中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当凯瑟琳毅然决然地跳进水里时,我和占一样被她惊艳了,当然这也大概可以预示结尾;这场三人行与我终究有“隔”,但快节奏剪辑,更换画幅比,画面分切和定格让人印象深刻;你不能让风为你停留,荒原的风一旦逗留房屋,那就是一场灾难,只有在自由的原野上,它才是可爱的;如何将文学性赋予电影——旁白对主题的探讨;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好奇的人
1962 弗朗索瓦·特吕弗 新浪潮 法国 爱情
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 (1961) 豆瓣 TMDB
Les Fiancés du pont Mac Donald
8.0 (115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安娜·卡里娜 / 让-吕克·戈达尔
其它标题: Les Fiancés du pont Mac Donald / The Fiancés of the Bridge Mac Donald
This silent burlesque short was incorporated into Varda's full-length "Cleo de 5 a 7", although in a slightly different version.
2019年2月9日 看过
摘下了墨镜的戈达尔。影中影的叙述手法,一座桥在戴上墨镜后成了左右对称的黑白世界,两条世界线走向截然不同,在这“镜渊”中寻求到一吻定情的过去
1960s 戈达尔 新浪潮 短片 阿涅斯·瓦尔达
阿涅斯的海滩 (2008) 豆瓣 TMDB
Les plages d'Agnès
9.2 (116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阿涅斯·瓦尔达 / 简·伯金
其它标题: Les plages d'Agnès / 阿涅丝的海滩
八十岁的阿涅斯·瓦尔达,在生日之际以《爱格尼斯的海滩》这部充满温情的幽默佳片为自己庆寿,实在是电影史上的一段佳话。影片利用重构的手法,她与丈夫德米电影中的一些片断来重现这位导演一生中的的重大事件。影片探讨的是人性,而非电影。观众可以看到,丈夫德米去世之前,阿涅斯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2019年3月13日 看过
“ 如果您是个百无禁忌、认为想像力是一切、没了想像力生活就无法继续的人,那我就推荐您看一下我的这部电影 ”,还可以有为自己寻找生活的韧劲的人,用想象力与悲伤和回忆相处
2008 传记 女性 文艺 新浪潮
阿尔法城 (1965) 豆瓣 TMDB
Alphaville, une é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
7.4 (149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埃迪·康斯坦丁 / 安娜·卡里娜
其它标题: Alphaville, une é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 / 阿尔伐城(港)
这是一座死寂冰冷的未来都市,一座无爱无情的“死城”。一切都必须遵循一台名为“阿尔法60”超级计算机统治下的“逻辑”,若有违反者,都会被枪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表情木讷,生活思维受到严格的控制,丧失了一切人性本该拥有的喜怒哀乐。
来自另外世界的密探雷米·柯雄(埃迪·康斯坦丁 Eddie Constantine饰)开始了对阿尔法城的探索,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座城市的设计者万布翰博士(霍华德·沃侬 Howard Vernon饰)带回自己的世界。在探访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万布翰博士的女儿娜达莎(安娜·卡里娜 Anna Karina饰),两人相爱了。然而娜达莎仍然没有能够完全摆脱“阿尔伐60”的控制,约翰也被逮捕了,判为死刑。
2019年5月6日 看过
其实看下来算目前最符合自己心中反乌托邦体裁氛围的电影,漠然的没有表情的人群和城市,冰冷冷的一切,但是潜藏着对时间和诗的反思,所以镜头也是运动影像,再用哲学的旁白推动。内核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没有后来的飞向太空和2001深刻,毕竟时间太超前了。另外那句“把还会哭的人就走”莫名有点感动,不鄙视人类情感中的软弱一面的疙瘩啊~还有那句“现实很可怕,因为它不可逆转,也因为它很残酷。时间是造就我的物质。时间是一道河,一直载着我,但我就是时间”
1965 戈达尔 新浪潮 法国 法国电影
华氏451度 (1966) Eggplant.place IMDb 豆瓣 TMDB
Fahrenheit 451
6.8 (53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朱莉·克里斯蒂 / 奥斯卡·威内尔
其它标题: Fahrenheit 451 / 華氏四五一度
特吕弗的第一部彩色片,也是其作品中最富社会及政治意识的一部。在未来世界里,书籍一概被禁止,读书便是犯罪,所有书籍都要交出焚毁。消防员的任务不是灭火救人,而是焚书和捕捉读书人。于是有一些爱书者,把书背熟,希望日后可以流传,这些人称为「书人」。男主角本是一个忠心的消防员,焚书是他的职责。有次认识了一个女孩,受到她的影响,渐渐改变了人生观,发现了书本中原来充满了灵性的世界。经过这种温馨亲切的心灵生活,使她不能再忍受冷酷无情的机械社会。最后,他偷阅书本的背叛行为被妻子告发,他与情人设法逃往另一个符合他们理想的美丽世界,在那里有书籍的存在,重复人类真正的生活。 改编自美国作家雷·布烈伯里的科幻小说。(电影双周刊)
2019年4月14日 看过
2020.4.7重刷,发现片头使用旁白而非文字公示工作人员。之前没发现也许是因为声音比想象中更加优先画面。从观看开始,我们就已经参与到了电影的语言解构中---人为分割线----每本书背后都是一个人,而每个人也都是一本书。之前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反乌托邦,尤其是对审查制度和国家控制媒体的嘲讽,但电影最后的book-people——将自己变做一本书的承载器物却又有了另一番滋味,我们也许会毁灭于自己所热爱之物。但这个场景的确令人难忘——一群人漫步在树林与荒野中,一个人向你走来,说道“你好,我是萨特的《反犹与犹太人》”。另外,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角色,一个是婚后无趣的家庭主妇,一个是有趣可爱的意外邂逅,用一个演员可以说很恶趣味了
1960s 1966 反乌托邦 政治 新浪潮
逝水年华 (1965) 豆瓣 TMDB
Intimní osvětlení
8.2 (13 个评分) 导演: 伊凡·帕瑟 演员: Zdenek Bezusek / Karel Blazek
其它标题: Intimní osvětlení / 亲密闪光
  一直作為米路斯.科曼劇本鐵三角(另一位是帕培錫,也是本片編劇之一)成員的艾雲.巴薩,當然也走低度戲劇路線。同是音樂家的彼德與卡洛老友重逢,生活狀況大不同,你有伴侶我有家庭,然而都有說不出的不明朗,唯有以酒與音樂代替口水。全片推展不問目的,只在剎那間的意圖,行行企企比起科曼更義無反顧,卻有生活淡如流水的詩意和繆思,叫觀眾聯想到二十年後的伊力.盧馬。巴薩鍾愛音樂的程度不下於文字和電影,古典音樂與民間音樂於全片迴轉迴盪,難怪成了奇斯洛夫斯基十大心愛電影之一。
2019年4月11日 看过
“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爱好,但悲伤却都是相同的”。生命的意义在回忆的海洋中起起伏伏,伴着D大调,时不时浮出水面,又间或沉沦。那杯酒有些稠
1960s 1965 1966 ivanpasser 伊凡·帕瑟
精疲力尽 (1960) 豆瓣 TMDB
À bout de souffle
8.4 (570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珍·茜宝 / 让-保罗·贝尔蒙多
其它标题: À bout de souffle / 断了气(港/台)
本片和特吕弗的《四百击》同被誉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
身无分文的街头混混米歇尔(让-保罗•贝尔蒙多)从马赛偷了一辆小汽车,驶往巴黎的路上,他因超速行驶被警察逮住,为了脱身,他开枪打死一名警察,来到巴黎后,他躲进当记者的女友帕特丽夏(Jean Seberg)处(躲避警方的通缉之外,他还想方设法讨回一笔卖车赚来的钱)。帕特丽夏去报社时,遇到警长,对方要她一有米歇尔的消息就打电话相告。对米歇尔,帕特丽夏心态复杂,一面深深为他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劲儿着迷,一面却嫌弃他太吊儿郎当。
2019年7月21日 看过
存在主义影响下的作品,人物个体是加缪的局外人,但又带有萨特的存在论色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他者即地狱。镜头被剪开再拼接的过程是对光影现实的重构,省略过程的因果是否还能互为因果。但最迷人的是两位主角漫步街头时镜头里的日常气息,街角路过的行人对镜头的偶尔一暼是打破第四面墙的刺点,也是风格的形成。米歇尔是混乱邪恶,帕特丽夏是无序摇摆,爱与欲望纠缠(另外,我可真喜欢打耳光那个反应)
1960 cc 剧情 文艺 新浪潮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1961) 豆瓣 TMDB
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8.3 (233 个评分) 导演: 阿伦·雷乃 演员: 德菲因·塞里格 / 乔治·阿尔贝塔齐
其它标题: 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 去年在马伦巴(台)
本片用一种现实与记忆穿插的方式勾勒了男主人公X(吉奥吉欧·艾伯塔基 Giorgio Albertazzi 饰)与女主人公A(德菲因·塞里格 Delphine Seyrig 饰)公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X的记忆中对于巴洛克宫殿里的亭台楼阁如数家珍,在他的描述性旁白中,人们 得以感受到他内心巨大的波澜。在剧场舞台上,戏子正在表演着离愁别绪的桥段。观众席上X跟贵妇A对视良久。歇息之时,剧场响起舞曲,X向A邀舞,两人在近距离表达了对彼此的感受。A觉得这个X是个关注自己的陌生人,但是X却讲述了去年与她发生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期间,还穿插了X跟A丈夫M(莎查•皮托夫 Sacha Pitoëff 饰)游戏对决的场景……
2019年6月26日 看过
和当时法国新形式下的小说一样,追求以冷漠包裹和抑制痛苦。但痛苦是被言说的,在记忆的迷宫中,被不断地重复。情感的表达和刻画不是依赖于叙事,而是形式,所以表演是非常“机械”的,旁人是模特似的装饰雕像。桑塔格说雷乃有意谋划了而这场阐释的多重性,格里耶在写文本时说他只是“想尽办法也要说出自己的痛苦来”,而正是叙事的沉默培养出了自由的情感。喜欢这部电影一是时空平行倒置交错的处理,回忆如果可以被言语构建支配,那我们是否曾经真正拥有过过去,体验过生活。这种作者电影对后来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时空穿梭叙事不知是否有什么影响。但最喜欢的还是电影中的深焦镜头下的长走廊,反复特写的各种门与窗,静止伫立的雕像,循环往复的看似的乏味的台词和动作就像镜头各个角落的巴洛克式花纹,于重叠的黑色中见丰富的细节,重复即生成
1960s 1961 alainresnais 新浪潮 法国
法国电影新浪潮 豆瓣
8.1 (23 个评分) 作者: 焦雄屏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 7
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革命性运动。它突破了传统电影一元化的结构,拓展了电影的创作领域,在形式和内容的突破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本书从新浪潮运动发生的背景谈起,详述其流派、演变、成果,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对电影制作和电影美学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对该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作了深入的剖析与探讨。
新浪潮(第三版) 豆瓣
La Nouvelle Vague
8.0 (7 个评分) 作者: [法]米歇尔·玛丽 译者: 王梅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4 - 8
《法国128影视手册:新浪潮(第三版)》是对新浪潮运动进程叙述最客观,概括最准确,考据最详细的专业著作。堪称电影流派研究范本。
全书从新浪潮的发起开始,极为详细地讲述了整个新浪潮运动的发展历程,为新浪潮运动作出准确定义,并详细介绍与分析了新浪潮导演、编剧,制片人、技术人员、演员在这次划时代的电影运动中的推动作用,最后为新浪潮运动所引发的新一轮美学革命的国际影响作出客观总结。区别于其他描述新浪潮的著作,《法国128影视手册:新浪潮(第三版)》对新浪潮电影的影片分析很少,着重于讲述新浪潮的发展历史,考据极为详实,理论分析相当严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