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 豆瓣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9.0 (6 个评分) 作者: [英] 约翰·汤姆逊 译者: 徐家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2015 - 5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衰腐的晚清帝国在喘气的间隙开始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改变悄然发生。纪实摄影的先驱约翰•汤姆逊恰逢其时来到中国,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记录下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因此有了这部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也是第一部通过直观的照片而不止是抽象的描述,多层面地介绍中国的皇皇巨著。
1867—1872年间,约翰•汤姆逊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镇江、厦门、福州、宜昌、九江、烟台、宁波……镜头下既有达官显贵与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时局,显要人物如恭亲王奕、晚清重臣李鸿章、两广总督瑞麟、军机大臣宝鋆、兵部尚书沈桂芬、工部尚书毛昶熙、户部尚书董恂、数学家李善兰等,都有珍贵的影像呈现;又如烟客、媒婆、马快、兵卒、囚犯、纤夫、乞丐、僧尼、商贩、艺伎及识银、缫丝、制茶、葬礼等等社会百态都有生动的记录,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初建时的上海外滩,以及铁路、轮船等新的气息,也是书中重点观照的对象。
汤姆逊不仅仅是一名摄影大师,更是一位带着自己的思考行走的观察者,他对中国社会的解析涉及方方面面,无论镜头或是文字,视角都颇为科学、严谨,至今仍觉新鲜、生动。我们看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不仅仅是1870 年代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因而很多时候,文字并不是照片的附注,而照片却可视为文字的说明。
汤姆逊出版此书的初衷,是为西方提供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影像资料,而在当下中国,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的中国,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2019年3月19日 已读
照片的清晰度很不错,排版也很好。清末民初有大量的外国人来华摄影,目前觉得其中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他们留下影像的基本是两种类型,一种是满族贵胄上层人们的日常生活,一种是走卒百工下层贫民的神情捕捉。而金字塔的中间或者说处于新旧交界处的人们则很少见,相反这类形象多出现在国人自己办的杂志报刊中。前者是外来者入华的景观取向,后者是国人对外来“洋”生活的期待向往,两种价值取向很有意思。当然这些西方目光下的中国百科全书是有非常独特的影像资料意义的,而这本也是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很多画面是历史书上已经遗忘了的边角,比如马快和盗贼之间有关公共行政和人情传统的关系,活死人墓里的苦行僧,掀起轿帘对这个世界匆匆一瞥的闺秀和她能行走闹市却卖身一世的女仆
历史 摄影 晚晴 理想国 约翰.汤姆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