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
去圣乃得真孔子 豆瓣
8.2 (10 个评分) 作者: 李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3
本书是李零“我们的经典”系列中的第一本(余三本为读《周易》《老子》《孙子兵法》)。本书不再采用传统的依从《论语》文本,寻章摘句解读古典文献的方式,而是将整部《论语》打散、拆开来,分上下篇,二十个专题,上篇纵读《论语》,从人物入手;下篇横读《论语》,从概念入手,面向更普及的层面阐释经典。
本书是《丧家狗》的续篇,它和前书不一样,不是通读,而是精读。在这本书里,作者是把《论语》拆开来读:上篇讲人物,纵着读;下篇讲思想,横着读。作者叫“《论语》纵横读”。它和前书有共同主题:一是讲圣人概念的变化,孔子为什么拒绝当圣人,子贡为什么要把他树为圣人;二是讲道统之谬,它是怎样从孔颜之道到孔孟之道,再从孔孟之道到孔朱之道,四配十二哲都是怎么捏造出来的。
2019年1月7日 已读
读来太有亲切感了,虽然有些地方浅白近俗,但多能让人会心一笑。此书和钱穆本对读更为精彩,一个是即凡入圣,一个是去圣得人。至于我么,当然更喜欢李零笔下可怜却又可爱的丧家狗孔子。另外开篇的写作手法倒是现在十分流行的图像学写作,从图像的角度揭露造圣运动的荒谬和虚假。按:就算如此,说五四救了孔子终究还是太过偏颇
孔子 李零 论语
丧家狗 豆瓣
8.3 (33 个评分) 作者: 李零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7 - 5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牺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
《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书中人物,夫子也好,十哲也好,都是普通人,喜怒笑骂,毫不遮掩。谁说伟大导师就得高大全,圣门弟子就得身披光芒?他们师生在一块儿,学生顶老师,老师骂学生,都被记下来。真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
古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衣食足了,也未必知荣辱。学《论语》,有两条最难学,一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二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现在,哭着闹着学《论语》的,不妨先学这两条,试试看!
2019年1月7日 已读
和之前读的去圣求人大体相差不多,这本对于每一章节的解释更加详细。李零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就是他认为论语可以跳读和拼读,前人常言论语每一章的排列顺序十分重要,但我一直在想作为语录体,记载顺序本身就存疑,且还是在多有散佚的情况下,如何就能保证这个顺序的正确性呢?强制规定顺序且大书特书岂不是另一种篡改?这种情况的例证只用见最近刚出土的竹简论语就可知。但李零的去圣运动也决定了这本书落于入俗
孔子 李零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