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豆瓣
作者: 梁启超 人民出版社 2008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史名著,它将近三百年的学术变化,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学术专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实为梁氏学术论著的代表之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内容脉络清晰,文笔雄浑流畅,为学术思想史类著作中难得的佳作。出版后影响巨大,至今仍备受学者和广大读者所推崇。
2019年3月1日 已读
1923年的讲义,勾勒从1623年到1923的三百年学术史。1.学术史的学术是儒家经学及相关小学,社会学与文学等方面基本没有涉及2.虽说是近三百年,但侧重点在清,尤其是清初,民国以来只偶尔提及了康有为和王国维3.第一章的“反动与先驱”是精华,全书主要是论“理学反动”论4.把清学术史分为顺康陆王之争,雍乾嘉汉宋学之争,道咸的新旧之争。以此为主线梳理主要大家,非主流的没有涉及5.虽是学术史,但理论倾向是科学主义(所以会有比较突兀的专章讲科学曙光,但此科学非西方启蒙理性之科学,是历学与算术。可以看出传统思想想要在求变中生存却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以“变”为学术史的核心,对求实的学派更持同情6.颜习斋的《学问篇》当为所有学者座右铭7.体例很好,前四章为前言与背景,中间是学案学派,最后是总结和补遗
历史 学术 学术史 思想史 文献学
阅读梁启超 豆瓣
作者: 夏晓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就是梁启超!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本书汇聚了夏晓虹先生在其专著《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之外写下的几乎所有关于梁启超的长言短语,共收录近十余年来研治梁启超的随笔、书评、序跋、论文等二十三篇,内分五辑。
本书汇聚了夏晓虹先生在其专著《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之外写下的几乎所有关于梁启超的长言短语,共收录近十余年来研治梁启超的随笔、书评、序跋、论文等二十三篇,内分五辑。由文及人,由人及事,由事及史,由史及论,既有对梁启超生平与著述、事功的总体评述,包括时人与后人、师友与家人的感性印象;也有对梁启超剧曲创作、文类概念与文学史研究的专深探讨或考辨,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这位近现代政治、学术大家的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