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
盲国萨满 (1981) 豆瓣
Shamans of the Blind Country
7.7 (20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奥普茨
其它标题: Shamans of the Blind Country / Schamanen im Blinden Land
《盲国萨满》是一部神话史诗纪录片,片中记叙了一个尼泊尔西北部边远地区的宗教治疗。为记录当地宗教习俗的基本特征,电影跟踪拍摄的时间超过十八个月。在宗教精神上,该特征见于北亚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广大喜马拉雅地区,与大内亚地区典型萨满教传统的多种形式一脉相通。
2019年7月20日 看过
关于人-物-灵。这个世界是一个时空混合体,生命之树需要动物之血的浇灌,有许多非常直接的血腥镜头。萨满之间的交流用一种虚构的藏语,以区分获取合法性。灵魂与物质是二分的,也是统一的,肉体只是暂时的居住所,叫魂与轮回产生于其中。物有自己的意义链条和世界。灵魂与物质之间的人类世界是一个黑暗世纪,普通人无法区分真实与虚构,唯有萨满被赋予部分权力。这份权力来自于先祖和辅助神(动物)。人与动物是“灵”之下的平行世界。滑稽的仪式与性和狂欢相关,男女嬉戏被视作日常生活恢复正常的象征。导演有意呈现身体的不洁。电影镜头内的人经常会直视镜头,目光神情很像民国照片,但映后交流时导演说双方都有一个默认的共识,就是保护拍摄。最后新萨满的再生仪式其实是旧萨满的认同仪式。但是是否应该更加克制使用特写镜头呢
1981 人类学 宗教 德国 民族志
唯一的希望 豆瓣
Only Hope: Coming of Age Under China’s One-Child Policy
6.9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冯文 译者: 常姝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 9
这是一部有关中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经典民族志作品。作者于1997—2002年间在中国大连进行了共计27个月的田野调查,通过收集统计数据、问卷调查、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对大连市独生子女及其家庭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细致的研究。作者对何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力量造就了独生子女一代及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体验,以及独生子女身份对于青少年的主体性、渴盼、体验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和深刻有趣的探讨。该书曾获2005年美国东亚人类学学会授予的许烺光图书奖。
2019年3月21日 已读
看完发现收获最大的还是最开始看这本书的动机,即独生子女政策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叙事对性别平等话语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很薄弱,就是沃勒斯坦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现代化文化模型”(现代化不仅只是经济发展规划,更是人们渴望到达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顶端的被内化的文化模式),但可以当做人类学材料文本。政策规划和跳跃式现代化过程中,作为第三世界中的第一世界青年,独生子女所背负的爱与责任,情感结构在经济投资与孝道崩溃下的重组。其实从严谨程度和分析深度而言,只有三星,但正如书中所说“生命史叙事应该让读者从中看到主体怎么描绘和构制体验”,所以加了半颗星,选题和原始材料真的很不错。另外,虽然不是独生家庭,但许多经历都有。以及,书中基本所有类型的受访者都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遇到过,勾起了不算好的回忆
2018 中国 人口学 人类学 历史
金翼 豆瓣
7.1 (7 个评分) 作者: 林耀华 三联书店 2000 - 4
本书是用文学体裁写成的学术专著。它述说两个家庭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经济的背景下,面对新的商业社会的经济方式,如何调整适应以求新的发展或因不能适应而日渐衰落,再现了30年代前后中国农村生活的情景及经济变迁的剖断面。文字浅显流利朴素平白,内容丰富生动。
The Age of Wild Ghosts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Erik Mueggl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 4
"In terms of its richness of data, this is one of the best ethnographies I have read about any locale anywhere. It is also exemplary in its novel and creative synthesis of literary analysis and more conventional social science-oriented anthropology. . . . The book has a consistent focus, both disturbing and riveting, on the ways that pain, loss, and social upheaval are woven into people's attempts to reconstitute new lives over some fifty years of rapid social change."—P. Steven Sangren, author of Chinese Sociologics



"Mueggler writes with uncommon grace, elegance, and charm. . . . Readers will come away from this book with lasting memories of various aspects of these peoples’ lives—death, hunger, fear, sex, humor—and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ir all-too-powerful humanity as well as their genius for adapting their lives to the often-changing demands of the communist state."

Robert B. Edgerton, author of Death or Glory



"A rare work that really gives u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what modernity (or one version of it, anyway) means to people who have had it thrust upon them involuntarily."

Kenneth Pomeranz, author of The Great Diver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