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
整合与颠覆 豆瓣
作者:
赵勇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6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其“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大众文化理论,但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却存在着种种怀疑、误解和理解上的分歧。本书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理论家阿多诺、本雅明、洛文塔尔、马尔库塞的个案分析,并通过对生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历史语境的深入考察,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存在着两种模式和两套话语: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构想了一种“整合”模式,本雅明的大众文化理论建立了一套“颠覆”模式。前者经洛文塔尔、马尔库塞的补充论证、甚至通过本雅明的反证(他对传统艺术消亡时的怀恋)而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流;后者同样经洛文塔尔、马尔库塞的书写润色而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宝贵资源。与此相对应,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也就形成了否定性与肯定性两套话语。两套话语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都有其理论盲点,因此,二者扬弃其片面性进而沟通对话很有必要。中国的大众文化方兴未艾,大众文化理论却乏善可陈,本书对于思考、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大众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批判理论 豆瓣
Critical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6.5 (8 个评分)
作者:
[美]斯蒂芬·埃里克·布朗纳
译者:
孙晨旭
译林出版社
2019
- 5
【内容简介】
批判理论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工作中,这群德国的犹太人学者试图诊断,甚至还想治疗社会的各种弊病,特别是法西斯主义和资本主义。斯蒂芬•埃里克•布朗纳在本书中勾勒了批判传统的代表人物(如西奥多•阿多诺、赫伯特•马尔库塞、于尔根•哈贝马斯等)的主要思想,以及这一传统的许多重要文本和经验研究,并解释了诸如异化和物化、文化产业和压迫性宽容、非同一性和乌托邦等概念。此外,书中还揭示了一系列概念和主题,正是它们将批判理论与更为传统的哲学理论区分开来。
【名人推荐】
布朗纳教授的这本篇幅不大的小书,聚焦于与批判理论紧密关联的异化、物化、工具理性、文化产业等概念,不仅追溯了这一理论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来龙去脉,而且突出了批判理论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是我们进入这一主题的理想读物。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创始院长、法兰克福学派及批判理论资深研究专家 陈振明
批判理论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工作中,这群德国的犹太人学者试图诊断,甚至还想治疗社会的各种弊病,特别是法西斯主义和资本主义。斯蒂芬•埃里克•布朗纳在本书中勾勒了批判传统的代表人物(如西奥多•阿多诺、赫伯特•马尔库塞、于尔根•哈贝马斯等)的主要思想,以及这一传统的许多重要文本和经验研究,并解释了诸如异化和物化、文化产业和压迫性宽容、非同一性和乌托邦等概念。此外,书中还揭示了一系列概念和主题,正是它们将批判理论与更为传统的哲学理论区分开来。
【名人推荐】
布朗纳教授的这本篇幅不大的小书,聚焦于与批判理论紧密关联的异化、物化、工具理性、文化产业等概念,不仅追溯了这一理论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来龙去脉,而且突出了批判理论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是我们进入这一主题的理想读物。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创始院长、法兰克福学派及批判理论资深研究专家 陈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