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Forget Me Not 豆瓣
Rene Aubry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13年11月5日 出版发行: Imports
2019年1月4日 听过
Séduction真的太好听了,可惜没有找到人声伴唱的完整版。(找到了!!是shell,开森)人声版是看到冬日里豁然开朗后长叹后呼出的白雾,飘渺,灵动而又释然。纯音乐版更加空灵。吹爆合作的舞剧的舞美!轻盈的布在舞动中成为了柔软的大理石
renéaubry 法国 舞/剧
祖与占 (1962) 豆瓣 IMDb TMDB
Jules et Jim
8.4 (505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让娜·莫罗 / 奥斯卡·威内尔
其它标题: Jules et Jim / 朱尔与吉姆
一战前,德国人祖(奥斯卡·威内尔 Oskar Werner 饰)和法国人占(亨利·赛尔 Henri Serre饰)在巴黎结识。他们意趣相投,对诗歌和小说都有强烈而共同的兴趣,甚至二人为着同一个雕塑也着迷。顺理成章地,祖与占都爱上了同一个女子:聪明貌美的凯瑟琳(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饰)。
在这样的关系中,占选择了成全温柔单纯的祖。他们一起到乡间度假,度过了美妙时光。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他们失去了联系,在自己国家服役期间,他们多么担心会在战场上杀死自己的好友。而祖,从不间断地给妻子凯瑟琳写信。
战争结束,祖与占再次相遇,占觉察到祖和凯瑟琳的关系很糟糕——她对婚姻以外的感情从没停止过追逐,喜欢在各种爱情关系中享受自由。占在祖家中住下,凯瑟琳毫不掩饰对占的爱,这段三角关系平衡而快乐的维系着,旁人完全看不透。当占要离去时,凯瑟琳直率锐利的性格让事情起了变化……
2019年4月29日 看过
传说中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当凯瑟琳毅然决然地跳进水里时,我和占一样被她惊艳了,当然这也大概可以预示结尾;这场三人行与我终究有“隔”,但快节奏剪辑,更换画幅比,画面分切和定格让人印象深刻;你不能让风为你停留,荒原的风一旦逗留房屋,那就是一场灾难,只有在自由的原野上,它才是可爱的;如何将文学性赋予电影——旁白对主题的探讨;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好奇的人
1962 弗朗索瓦·特吕弗 新浪潮 法国 爱情
工厂大门 (1895) 豆瓣 TMDB
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
8.7 (135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卢米埃尔
其它标题: 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 / Employees Leaving the Lumière Factory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俩在一家咖啡馆里公开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被电影史确认为电影诞生之日。
《工厂大门》可称为第一部广告宣传片。摄影机在门外记录了下班工人走出门外,骑车的,走路的,一幅自然真实的景象。乔治萨杜尔说“至今还使人感到一种朴素的魅力。”大门在略靠右边,在中间靠左的地方还有一个小门,因为光线暗,所以是黑色的。大门和小门刚好形成黄金分割。从大门出和从小门出的人,在构图上,也形成力量的平衡。
《工厂大门》在表现了工人以后,接着是一辆由两匹骏马拉着的马车载着厂主们驰进大门。
2017年11月18日 看过
一分钟,看着人们从工厂陆陆续续地鱼贯而出,看着时间点点滴滴地消逝而去,这一部蛮有生活气息的,工厂大门关上,电影世界开启
卢米埃尔兄弟 法国 黑白 默片
婴儿的午餐 (1895) 豆瓣 TMDB
Repas de bébé
7.8 (53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卢米埃尔 演员: Mrs. Auguste Lumiere / Andrée Lumière
其它标题: Repas de bébé / 婴儿喝汤
夏日中午,奥古斯特·卢米埃尔一家三口闲逸的在自家花园中享受着午餐。父亲奥古斯特耐心的喂着小女儿安德莉吃粥,母亲则在一旁温柔的默默注视着父女二人。本部不足一分钟的黑白记录短片,只有短短的一个镜头,却充满亲切感人的艺术效果,堪称是“日常生活即景小诗”。
本片在1895年12 月28日在巴黎“印度沙龙”公开放映,是标志电影正式诞生的影片之一。
火车进站 (1896) Min reol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
9.4 (258 个评分) 导演: 奥古斯特·卢米埃尔 / 路易斯·卢米埃尔 演员: Madeleine Koehler / Marcel Koehler
其它标题: 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 / 火车到站
电影的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利用“活动摄影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批电影,这一年也成为了电影的诞生年。
《火车进站》是他们最有名的和最被人仿效的作品之一。在影片《火车进站》中,火车头冲着镜头呼啸而过,当时的观众看了大吃一惊,十分恐慌,以为真会被火车轧死,吓得惊慌四散。
暴力街区 (2004) 豆瓣 TMDB Min reol
Banlieue 13
7.8 (275 个评分) 导演: 皮埃尔·莫瑞尔 演员: 塞瑞尔·拉菲利 / 大卫·贝利
其它标题: Banlieue 13 / 暴力特区(台)
近未来,法国巴黎黑势力横行,以大毒枭塔哈(Bibi Naceri 饰)为首的黑帮更是横行无忌,连当地警方都惧怕三分。软弱的警方无法对抗势力强悍的黑帮,只能用围墙和工事将不法分子所在的区域隔离。在这个被称为“13区”的地方,鱼龙混杂,暗流涌动。年轻的小混混雷托(David Belle 饰)拒绝塔哈的毒品生意,双方发生激烈冲突。雷托原本将塔哈扭送警察局,结果遭到腐败警察的算计。塔哈不仅逍遥法外,雷托的妹妹罗拉(Dany Verissimo 饰)也被大毒枭带走。
6个月后,身手敏捷的高级督察达米埃(Cyril Raffaelli 饰)接到一宗棘手案件。一个威力强大的中子炸弹在运输途中遭到劫持,落到了塔哈的手里。为了阻止炸弹爆炸,达米埃必须在24小时之内将炸弹追回。他不得不求助于伺机救回妹妹的雷托……
2018年6月28日 看过
跑酷真的太帅了,而且在保持动作流畅性的同时,兼顾剧情和主题的设计挖掘,cool~~~
动作 法国 跑酷
色咪咪 (2014) 豆瓣
Pornography
导演: Eric Ledune / Charlotte Marie
其它标题: Pornography
“那些名副其实的演员认为演色情片的人称不上演员,但总得给他们个叫法,否则没法报税,那会儿他们被称为‘杂技演员’”。法国幽默动画短片《色咪咪》讨论我们关于“色情”话题一直想了解却从不敢问出口的一切:“色情”究竟该如何定义?为什么展示性行为比展现谋杀更不成体统?何为猥亵?搬演的匿名街头采访穿插具有明显超现实和波普色彩的质朴艺术斑斓影像,让关于色情问题或严肃或挑衅、或离奇或传统的意见相互碰撞,既是对自由表达和自由意志的呼吁,也部分讽刺了西方社会处理该话题时的伪圣作风。(小易甫字幕组)
2018年12月21日 看过
bravo!用了大量的真人实拍转描,拼贴,手绘,照片,波普,以及和这个主题无比契合的全程马赛克。从色情和情色开始,“杂技演员”只是个引子,其后,大众文化,军事,政治,性别,宗教,哲学所有话题都在各种人群的谈话中浮现。不过比起妙语频出的拼贴,我最喜欢的是没有旁白部分的动画。按,看这个最开始是因为它是“动画纪录片”
动画纪录片 法国 纪录片
让娜·迪尔曼 (1975)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
9.0 (175 个评分) 导演: 香特尔·阿克曼 演员: 德菲因·塞里格 / 亨利.斯多克
其它标题: 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 / 布鲁塞尔1080商业街23号让娜·迪尔曼
《让娜·迪尔曼》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它是阿克曼1975年的一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电影,它又是一部著名的“女权主义”电影,它还是一部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极富革命精神的电影。总之,阿克曼这位拍片数极少的比利时女导演凭借她二十出头拍出的这部电影,就足以让无数的影评人、电影史学家为她 树碑立传了。它的独特、先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相信,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如此奇妙的观影体验了!
影片内容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个中年寡妇三天的日常生活(影片其实是从第一天下午到第三天的下午,仔细算下来也就两天多一点),影片的拍摄手法也十分“简单”——固定长镜头(影片中的机位选择非常严格,比如说厨房是正面、侧面两个机位,算下来全片也就只有十几个机位),影片场景同样十分“单调”——超过90%是在让娜?迪尔曼所住的公寓里拍摄的。
2019年5月18日 看过
补,阿克曼让摄影机以一个略低于水平的高度呈现迪尔曼的生活,斜目而视她穿梭在厨房和长廊之间,作为母亲和妓女,如何不紧不慢地机械度过一天。在保持摄影机尽量少的移动外,阿克曼于大量中景镜头中注入了变化的细节。窗外偶尔传来的人声和不断闪烁变化的光晕构成了电影文本的“刺点”,让观看者凌驾于情节之上,去感受一声喟叹般的真实存在。等时的长镜头在自然之外重塑了时间,时空绵延迫使观影者在有限的时空和疏离的表演下去关注平静生活中暗藏的波涛汹涌,正如最后镜中映射的谋杀,令人不安而又愉悦。生活中被忽视的经验在长镜头下显现出来,并构成了对当下的新的体验。女性主义电影的意义也许就是这样,它在不同于过去父权状态下的文本中为观影者提供一种新的力量,这种力量通向新的主体和意志的生成,不逃避琐碎,而是带领我们穿过生活的荒原
1975 cc 女性 法国 电影
调音师(短片) (2010) 豆瓣 TMDB
L'accordeur
9.0 (917 个评分) 导演: 奥利维耶·特雷内 演员: 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 / 达尼埃莱·莱布伦
其它标题: L'accordeur / 钢琴调音师
阿德里安(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 饰)是一个学习钢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钢琴家,可是在梦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钢琴大赛上他功败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经过一段时间调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为了一名盲人钢琴调音师。事实上他只是带上了隐形眼镜,这会让别人认为他听觉方面更加敏锐,并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费,甚至还会窥视到别人的生活与隐私,他兀自沉浸在这种虽处闹市又仿佛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来到一户人家工作,殊不知这里刚刚发生一起凶案……
本片荣获2011年卢纹(Leuven)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12年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奖。
2019年1月29日 看过
短片模板,电影的拍摄手法和画面感,文本化的气氛铺陈,音乐的恰当辅助,演员的过关演技,以及最后也是最难的意韵悠长的片尾
2010 剧情 微电影 悬疑 法国
景观社会 (1974) 豆瓣 TMDB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8.2 (26 个评分) 导演: 居伊·德波 演员: 居伊·德波
其它标题: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作者:明瀚


一:生平与实践

Guy-Ernest Debord,理论家、电影导演和社会运动者,生於1930年11月28日,卒於1994年11月30日(自杀身亡),是国际情境主义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简称SI)的创始人和理论贡献者。他曾是Lettrist International和Socialisme ou Barbarie的一员(此二团体皆是发起於二战後法国的左翼社群,前者是脱离Lettrist的极端分支,後者则源自於扥洛斯基主义-第四国际),此外,1953年德博也参与了这群Lettrist International者所标志了巴黎的精神地形学地图,藉由自由联想式的行走步调漫游於巴黎城中,这些活动之後被收录在Naked Lips一书之中。

1967年《景观社会》一书的出版造成了许多知识人和学生的,1968年学运中在巴黎街道上的墙上不时有著从这本书中徵引的话语。他该书的理论是试图去解释日常生活中公私领域在於欧洲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导致的精神衰弱的问题,而他假设「景观」就是罪魁祸首,而他对於景观的批判基本上是承袭於马克思、马库塞、卢卡奇对商品的批判。1972年因为他涉及Gerard Lebovici(他的好友兼他的出版者)的暗杀命案而遭致名声诋毁,因此他的著述和多部重要的电影也因此无法在他有生之年出版发行,他五部电影也是於这两年才陆续在法国本土重新由私人释出、出版,2005年11月15日也才真正完整发行。(台湾目前买不到,要订)

二:情境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介绍

「情境国际」对社会的批判和主张对当下生活采取的行动和作为是当时知识青年主要思想的来源之一,除了奇德博之外,还有Asger Jorn以及另外一位撰写《日常生活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Everyday Life) 的哈伍尔˙范内哲姆(Raoul Vaneigem)也是大将之一。「情境国际」1959年正式从Lettrist(单字主义:一支後结构主义的作家和诗人派别,主张用低限和抽象形式的方式作出艺术表达,源自达达Dada,主要想区辨当时布尔乔亚的品味)分裂出去,「情境国际」同时也是68五月学运的主要催化者。

「情境国际」(1957-1972)相信思考当下性的时刻能有作出改变的高度潜力,并且从中藉由有效的权力关系去转化社会,而自我的解放也来自於此;而这个对社会结构的转化也就是去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知觉方式。「情境国际」试图去创造一连串源自於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策略,例如世俗启迪、衍生(encounters:行动的流窜和无以名状的偶遇)、创旧手法(Dtournement:运用已存在的形式、概念,将之加以改造後对原先的意义和作用产生反噬和颠覆力,并以此传达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讯息 ),在当时,他们与「眼镜蛇」(CoBra)这个艺术团体(北美馆有展过)交往也十分密切。

之後,研究显示(参考【今艺术】156期)从英国的庞克运动也可以看出「情境国际」的些许传统,当情境主义见用於80、90年代的政治领域时,许多以Psychogeography(暂译「精神地形学」,该词首用於【情境国际】1958年第一期的刊物中)一词为名的派系则纷纷出现於世界各地。

三. 德博拍过哪几部电影:

Howls for Sade (1952) :从原声带译文揣想,第一到三音轨不同的voice在说著不同的话,但是没有一个提到萨德(But no one talks about Sade in this film)。这部片似乎是运用意识流的手法,每个段落看似互不相关,但又有其特殊观关联的方式,路如不同音轨的间续叙事,以及一个大叙事/後设叙事的旁白。

On the Passage of a Few Persons Through a Rather Brief Unity of Time (1959):
从原声带译文揣想,应近似於1953年德博参与了那群Lettrist International者藉由自由联想式的行走步调漫游於巴黎城中去标志了巴黎的精神地形学地图,这个传统的延伸可以在高达早期新浪潮电影或是瑟铎(De)的“Walking in the City“文章中可见一般。

Critique of Separation (1961)
片中就是一个短发女性和男性友人不断地在巴黎街头行走、或坐下喝咖啡,就像是《爱在黎明破晓前》上集的维也纳或下集的巴黎那样相知相随,见片段:@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1973)
这部片利用大量的电影片段拼装而成,其中插入一些颇具意象的片段或是街头暴动的纪录片,德博以覆颂他於1967年写成的《景观社会》段落的方式进行影片的画外音叙事,在有限的下集阅听中,德博用了不少关於战争或革命的电影来说明革命的时间观,从布尔乔亚革命到後续的无产阶级革命,透过陆续放映《埃及战役》、《波坦金战舰》、史达林政权阅兵、1968年学运纪录片等片,来达成他的影像实践。其中有许多问题性留待之後课堂举证与讨论。

Refutation of All the Judgments, Pro or Con, Thus Far Rendered on the Film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1975)
In girum imus nocte et consumimur igni (1978)
在有限的影片阅听中,这部短片似乎是以360度摇镜的方式将巴黎某处的广场周边景观全数摄尽,而片末重新回到摄影机一开始拍摄之处,这看似无意义的拍摄其实可能是有对话性和政治性的,例如对蒙太奇的省用、以及俗常市民生活的捕捉,或是对城市景观化的批判(这似乎有些薄弱)。见片段:@

四:《景观社会》的阅听札记

与本堂课讨论读本同名的《景观社会》那部电影主要在演什么,很可惜我无法获得上集,所以不能窥知全貌,但是我可以针对下集作出解释、批判和一些根据该片内容具高度关联也具联想性的切题方向:

札记1:女子听到曲调的多愁善感而後又豁然惊醒,是否意味者班雅明强调超现实主义化「入梦」之後必须「出梦」的实践重要性。麻醉的问题一向是神游者的问题。而资本主义的新纪元是一种内在去历史的历史观,正如流行会不断循环,历史在其中自己取消了,而这便是德博所说的历史的瘫痪,时间的错误意识。(但是德博在电影後半段又说,不能只一昧地否命资产阶级历史,无产革命有更无限和完整的任务要实现。)

札记2:在《埃及战争》(War in the Land of Egypt)的选映片段中,德博讨论到权力如何规避其自身获取的方式,正如编年史也没有记载任何权力更迭的事件细致是如何发生的,总用一种模糊化的技术让权力或神话永远置於高位。德博说:「这是一个沉默的表演,统治者走出门外,对群众招招手,不发一语,不加解释自身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和让何往後的政治主张」

札记3:布尔乔亚和农耕者(平均地权者)曾经同心合力过,但後来布尔乔亚取得统治地位後则幸存者(Survivals)逐一灭绝,布尔乔亚的历史变成了统治阶级的历史,个体在其中仍然牺牲,而商品经济成为宿命,以物之拥有这件事来评断一切也是宿命。(History was, but is no more, new immobility in history,资本主义让time unify。)

札记4:所谓资本主义让time unify,同一的不可逆转的时间是世界市场的时间,同时也是全球的一般化时间,而这便是世界景观的必然结果(景观是资本高度积累的必然结果)。

札记5:而劳动阶级也不外於此同一化的时间,所以第二次革命即无产阶级革命,阶级斗争的新纪元兴起也来自布尔乔亚的发展,{电影中有氢弹大爆炸的画面}则,历史又动了,无产阶级点出了一种为著新的历史生活的可能之点
札记6:在现代景观中,工人也可以被再现为阶级自身的对立物。要如何能抿除景观,则必须够过思维对景观的穿越,意识则於此成形。

札记7:不能只一昧地否命资产阶级历史,无产革命有更无限和完整的任务要实现。正如同意识形态不能将部份目标伪装成整体目标,无产阶级革命也不臣服於意识形态之下,基於这样的实践氛围,劳工应该是更多变的、自发的并且范围更大的(故不被特定化利用)。

札记8:革命和理论的关系德博身为国际情境的理论创建者也有讨论,他说,是有理论需求这件事,但是他们并不被理论地塑造,他举例:苏维埃政府并不是一个理论的发现。

问题1:德博挑选几段当成旁白来念,与影片有一种对应、无关也有扞格,到底他的叙述策略为何?这些电影的选用有什么样的策略性、批判性(或教条意味),会不会他所正面支持扬言的革命在他的影像化时间中也变成了一种景观,如果这是一个社会资本宏大实现後的景象背後,又是一种完美的决裂?他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盲点,阶级斗争完全无法影像化、也无法理论化。

问题2:如果这部影片是基於史达林集权主义的思考,是否便是呈现了那一代知识人对左翼热情的逐渐淡却,虽然在片尾看似庆功般赞许(可以讨论本片中那神来多笔的配乐)者68学运的活跃和罢工(推翻布尔乔亚社会)的全面胜利,但是不免嗅到镇暴烟硝味後的那一股沧凉且永不止歇的官僚臭气。

五: 相关电影作品网站、68电影与书籍
˙德博电影作品文字载录:

˙德博影像全集网站:

˙德博影像全集法国fnac贩售网:

˙文章:“Henri Lefebvre on the 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路况,<五月之砖---68学运影想录>,《五月之砖》2005.1唐山出版社
˙贝托鲁奇,The Dreamers《巴黎初体验》,金马影展片名译为《爱做爱作梦》
2019年2月14日 看过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加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演变除了德波的日常生活异化和景观社会理论,由此可以延伸到波德里亚的文化批判和符号马克思主义批判,麦克卢汉的媒介论,以及拉康晚年的真实域。景观作为一种表演和作秀,德波没有下定义,只是做现象的呈现。毕竟景观就是在场,而它的在场让真实被遮蔽。但现实和景观早已融为一体,真相只在一瞬间,景观让人的一切被商品殖民和支配,而它在这种占有中获得本体意义。纪录片比起书而言更喜欢纪录片,虽然没有名言景观分为集中的景观和弥散的景观,但影像已经泄露了一切,不用像书本一样受到译者的影响。左与右都已被消费攻占。但和谋杀现实的波德里亚相比,德波说,要反抗
1970s 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 法国 纪录片
阿涅斯的海滩 (2008) 豆瓣 TMDB
Les plages d'Agnès
9.2 (116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阿涅斯·瓦尔达 / 简·伯金
其它标题: Les plages d'Agnès / 阿涅丝的海滩
八十岁的阿涅斯·瓦尔达,在生日之际以《爱格尼斯的海滩》这部充满温情的幽默佳片为自己庆寿,实在是电影史上的一段佳话。影片利用重构的手法,她与丈夫德米电影中的一些片断来重现这位导演一生中的的重大事件。影片探讨的是人性,而非电影。观众可以看到,丈夫德米去世之前,阿涅斯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2019年3月13日 看过
“ 如果您是个百无禁忌、认为想像力是一切、没了想像力生活就无法继续的人,那我就推荐您看一下我的这部电影 ”,还可以有为自己寻找生活的韧劲的人,用想象力与悲伤和回忆相处
2008 传记 女性 文艺 新浪潮
阿尔法城 (1965) 豆瓣 TMDB
Alphaville, une é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
7.4 (149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埃迪·康斯坦丁 / 安娜·卡里娜
其它标题: Alphaville, une é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 / 阿尔伐城(港)
这是一座死寂冰冷的未来都市,一座无爱无情的“死城”。一切都必须遵循一台名为“阿尔法60”超级计算机统治下的“逻辑”,若有违反者,都会被枪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表情木讷,生活思维受到严格的控制,丧失了一切人性本该拥有的喜怒哀乐。
来自另外世界的密探雷米·柯雄(埃迪·康斯坦丁 Eddie Constantine饰)开始了对阿尔法城的探索,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座城市的设计者万布翰博士(霍华德·沃侬 Howard Vernon饰)带回自己的世界。在探访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万布翰博士的女儿娜达莎(安娜·卡里娜 Anna Karina饰),两人相爱了。然而娜达莎仍然没有能够完全摆脱“阿尔伐60”的控制,约翰也被逮捕了,判为死刑。
2019年5月6日 看过
其实看下来算目前最符合自己心中反乌托邦体裁氛围的电影,漠然的没有表情的人群和城市,冰冷冷的一切,但是潜藏着对时间和诗的反思,所以镜头也是运动影像,再用哲学的旁白推动。内核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没有后来的飞向太空和2001深刻,毕竟时间太超前了。另外那句“把还会哭的人就走”莫名有点感动,不鄙视人类情感中的软弱一面的疙瘩啊~还有那句“现实很可怕,因为它不可逆转,也因为它很残酷。时间是造就我的物质。时间是一道河,一直载着我,但我就是时间”
1965 戈达尔 新浪潮 法国 法国电影
阿涅斯论瓦尔达 (2019) 豆瓣 TMDB
Varda par Agnès
9.2 (209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阿涅斯·瓦尔达 / 桑德里娜·博内尔
其它标题: Varda par Agnès / 艾丽丝说华妲(港)
当不少人以为《脸庞,村庄》(2018)是华妲退休前最后杰作,她连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亦袋袋平安,偏偏俏皮一笑,又交出这部活泼生猛的纪录片。由巴黎、洛杉矶到北京,马不停蹄开班分享创作理念,这位九十岁祖师奶奶不言倦,反正花样年华已被唤作「法国新浪潮祖母」,索性成为影坛万年青。 本尊娓娓道来启发《短角情事》(38 届)的好奇心,《拾穗者与我》(25 届)的细腻观察;至今不辍光影实验,不吝将艺术触觉传承。是为一生回顾展?言之尚早!
2019年5月10日 看过
“我很喜欢在电影里加入一些谜语,而谜底不在我这里”,所以瓦尔达是如此的可爱而又迷人;“不是让时间静止,而是为了和时间共存”;“我们思考这件事,然后我们遗忘,我们就是这样生活着”;最后的片段是《脸庞村庄》,明天就要退休的工人说,“今晚我将跃入虚无 ”。
2010s 2019 agnèsvarda 柏林电影节 法国
天使爱美丽 (2001) 豆瓣 TMDB I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8.7 (1776 个评分) 导演: 让-皮埃尔·热内 演员: 奥黛丽·塔图 / 马修·卡索维茨
其它标题: Il favoloso mondo di Amélie / Den fabelagtige Amélie fra Montmartre
艾米莉(奥黛丽·塔图 Audrey Tautou 饰)有着别人看来不幸的童年——父亲给她做健康检查时,发现她心跳过快,便断定她患上心脏病,从此艾米莉与学校绝缘。随后因为一桩意外,母亲在她眼前突然死去。这一切都毫不影响艾米莉对生活的豁达乐观。
1997年,戴安娜王妃的去世让她倍感人生的孤独脆弱,艾米莉从此开始了一系列助人计划,包括自闭忧郁的邻居老人,被老板刻薄的菜摊伙计、遗失了童年器物的旧房东、爱情失意的咖啡店同事。但她万万想不到,成人录象带商店店员尼诺(马修·卡索维 Mathieu Kassovitz 饰),竟成为她的棘手对象,艾米莉开始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另类计划……
2019年3月31日 看过
虽然戴锦华说很多法国人不喜欢这部,但是这就是童话呀hhhhh;“你不是玻璃娃娃,你可以用力拥抱生命。如果你任凭机会流逝,渐渐地你的心会变得干枯易碎”;艾米莉最伤心时哗的化为一滩水的镜头全片最喜;保持对生活的好奇~
2001 喜剧 奥黛丽·塔图 文艺 法国
季节与城堡 (1958) 豆瓣 TMDB
O saisons, ô châteaux
7.6 (40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丹尼尔·德洛姆
其它标题: O saisons, ô châteaux / 啊!季节,啊!城堡
  法国旅游局委托制作了一部关于法国卢瓦尔城堡的短片。
2019年4月1日 看过
被人遗忘的护城河上的教堂,以及它脚下同样被人遗忘的水牢,但建筑就是记忆,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诉说者。最有趣的场景应该是瓦尔达让模特们穿着时装秀一般的礼服在古老的破旧建筑里行走,旧与新,坚硬的岩石与柔软的身体
1950s 1958 agnèsvarda 法国 瓦尔达
走近蓝色海岸 (1958) 豆瓣 TMDB
Du côté de la côte
8.5 (67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Anne Ollivier / 罗热·科焦
其它标题: Du côté de la côte / Along the Coast
本片描绘了法国南部蓝色海岸天堂般的美景及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天堂在哪里?有人说就在法国南部的蓝色海岸,那里总是有美丽的阳光、细软的沙滩和成群的游人,甚至英国女王、大画家毕加索都忍受不住这里美景的诱惑。在裸体主义者独占的岛屿上,马儿在海边悠然踱步,游人赤身裸体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这一切似乎告诉人们:这里离天堂很近。然而影片告诉人们:这一切都是错觉,这里不属于当地人,那些不远万里赶来的游人也都是冒牌的亚当和夏娃,因为这个天堂是上着锁的。本片以一个左翼知识分子的视角详细描摹了法国土地上这块特殊的“飞地”,令人想起维果的《尼斯的景象》,这两部影片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本片比较含蓄,《尼斯的景象》比较凌厉,本片导演阿涅斯·瓦尔达1928年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954年,她在没有受过任何电影教育的情况下拍摄的电影处女作《短岬村》震撼了法国影坛,成为新浪潮电影的先声作品,她本人也因此被尊为“新浪潮之母”。时至今日,她的艺术创造力依然不减,不断创作出新的富有震撼力的作品(如完成于2000年的纪录片《拾荒者》,参见单万里《DV时代的新浪潮之母--纪念阿涅斯·瓦尔达从影50周年》,载《当代电影》杂志2004年第3期)。
2019年4月1日 看过
虽然可以说这是瓦尔达狡黠的借拍旅游宣传片揭露这迷人的海岸只是少部分人的所有物,但想到的却还是《脸庞村庄》里戈达尔留给瓦尔达的那句暗语,伊甸园在哪里,它真的存在吗,幻觉是否就是真实呢
1958 法国 法国电影 瓦尔达 短片
唯爱永生 (2013) 豆瓣 Min reol TMDB
Only Lovers Left Alive
7.4 (302 个评分) 导演: 吉姆·贾木许 演员: 蒂尔达·斯文顿 / 汤姆·希德勒斯顿
其它标题: Only Lovers Left Alive / 永生情人(港)
亚当(汤姆·希德勒斯顿 Tom Hiddleston 饰)和夏娃(蒂尔达·斯文顿 Tilda Swinton 饰)是一对携手共同穿越了数百年时光的吸血鬼恋人,从中古走到现代,两人经历了人类社会的数度大起大落,目前分居底特律和坦吉尔两地。
亚当是一名地下音乐人,他厌恶无能又残暴的人类,将他们称作“僵尸”,陷入了抑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的亚当甚至购买了木质子弹,打起了自行了断的念头,得知了恋人的糟糕状态,夏娃千里迢迢赶到了亚当的身边。短暂的重逢为亚当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令他感到不快的是,夏娃那臭名昭著的妹妹艾娃(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Mia Wasikowska 饰)亦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之中。艾娃的到来带来的是灾难和诅咒,她不仅杀死了亚当唯一的人类朋友伊兰(安东·尤金 Anton Yelchin 饰),更将姐姐和姐夫两人的生活搅得一团糟。
2019年4月2日 看过
三星半。蒂尔达真的好适合这种女王角色,和她从爱因斯坦聊到摇滚是多幸福的事啊~电影瞧不起的是犹如zombie的堕落人类,守着吸血鬼皮肤那样苍白的骄傲,在城市的日与夜中潜伏。怀旧的恋物和令人晕眩的俯拍旋转镜头是核心
2013 剧情 奇幻 文艺 欧洲
一条安达鲁狗 (1929) 豆瓣 Min reol TMDB Eggplant.place IMDb
Un chien andalou
8.2 (354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演员: 西蒙妮·玛勒伊 / Pierre Batcheff
其它标题: 안달루시아의 개 / アンダルシアの犬
  路易斯·布纽尔西班牙的电影狂热者和现代主义诗人,他于1928年执导的〈一条安德鲁狗〉也许是最具超写实本质的一部电影。它的故事主要是关于一对情侣之间的争吵,但是片中的时序和逻辑则错乱不清。电影开场的一场戏中,一个男人不可思议地用剃刀将女主角的眼睛切开,然而她在下一场中出现,眼睛却毫发无伤。随著继续不断的争吵,一群蚂蚁从男主角手掌上的一个洞中爬出来,男主角拉著一个塞满骡子尸体的钢琴横越房间,一双手从墙洞中伸出来摇著鸡尾酒的调酒器。贯穿全片一直出现的插卡字幕,告知一些毫无意义的消逝时间间隔,像是「十六年前」的字幕插入时,剧中的动作却一直连续进行没有中断。
  这部作品被《电影元素》的作者波布克引为“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列——因其率先运用了象征、省略的影象和印象主义的剪辑技巧”。
2019年4月7日 看过
因为布努埃尔那个经典的划眼镜头一直不敢看,但看了后发现电影真正地实现了布鲁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时间被打乱分割后重组甚至消灭,昨天、今天和明天没有明确的划分,生活既是过去也是现在也可以是未来,抑或是三者的各种交叉点。只是爬满了蚂蚁的断手、被车祸谋杀的同性恋,被猥亵的女子都和开场那只被割了的眼睛一样,是布努埃尔和达利的梦,而“采用这个画面的原因,只是因为它是我梦中的一个场景,而且我知道它会让人恶心”。
1920s 1929 luisbuñuel 布努艾尔 法国
春天的故事 (1990) 豆瓣 IMDb TMDB
Conte de printemps
8.3 (585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克·侯麦 演员: Anne Teyssèdre / 休格·奎斯特
其它标题: Conte de printemps / 人间四季:春
珍妮(Anne Teyssèdre 饰)是一名哲学老师,一日在宴会上,她与娜塔莎(Florence Dare 饰)相识,也许是因为寂寞,两个本无交集的人成为了朋友。娜塔莎邀请珍妮到自己家里做客,后者欣然前往。娜塔莎有一个奇怪的家庭,父亲离婚,交往了一个年龄和自己相差无几的漂亮女朋友伊芙(Eloïse Bennett 饰),这一点令娜塔莎无法接受,同时,一条项链的失踪也加深了她与“后妈”的隔阂。珍妮的介入让这个家庭里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娜塔莎的父亲显然对知性的珍妮抱有好感,而娜塔莎也渴望能和喜欢的珍妮组成新的家庭。
对于娜塔莎的热情撮合,珍妮显得有些被动,她坚持听从自己内心的感情,不愿掺和到这个复杂的家庭中去。一次四人的乡村度假中,酝酿已久的矛盾终于激发了,娜塔莎同伊芙发生了争吵,而她吃惊的发现自己一直信任的珍妮居然站在敌人的那一边。她该怎么办?在这个春天里,友谊和爱情能否同时播下可以成长的种子呢?
2019年4月10日 看过
关于繁花似锦的春天里,一段萌芽的欲望的故事;思想多过行动的人物们,角色总是用自己的哲学观点反思过去现在和未来;气氛与空间对于人的知觉的影响; 日常生活的暴力是一种含蓄的暴力;喜欢贯穿整部电影的康德先验哲学,但吸引人的却恰恰是电影里与对话无关的气息;喜欢墙上那一排排满满的书架,喜欢让娜;“不是因为你要的东西,而是你要的方法让我失去防备,我常常被惊讶蒙住”
1990 侯麦 欧洲 法国 法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