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
忠实于事件本身 豆瓣
作者: 蓝江 2018 - 8
2019年4月13日 已读
第三章和第四章绝了,以我基本全部还给老师的数学功底而言读这两章真的太痛苦了,以至于第五章进入艺术与非美学后长吁了一口气,但最喜欢的还是第一章(当然有一个原因是第三和第四被我不求甚解了。。。)。而且比起巴迪欧自己的思想,更喜欢他和他老师阿尔都塞之间的异同分析,以及经常串场的齐泽克
badiou 哲学 巴迪欧研究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当代激进思想研究
批评与临床 豆瓣
Critique et clinique
8.9 (18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吉尔·德勒兹 译者: 刘云虹 / 曹丹红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
语言中是如何诞生了另一种新的语言,致使整个语言向其极限或自身的“外在”倾斜。
精神病的可能性和谵妄的现实是如何介入这一过程的。
言语活动的外在是如何由非语言的视觉和听觉构成,然而只有言语活动本身才能令这些视觉或听觉成为可能。
为什么通过词语,作家从写作这一刻起都成为着色专家和音乐家。
2019年5月17日 已读
斯兵诺莎和犹太—基督教传统决裂的同时带来了新的批判,也就是德勒兹所说的四大门徒——尼采,劳伦斯,卡夫卡,阿尔托。尤其是前三者,书基本是围绕他们而写。但其实比起他们,写莎士比亚那章意外的非常精彩,大概西方文论有个检验标准就是看他的莎士比亚研究怎么样hhhhh最后讲斯宾诺莎的伦理学部分精华,在物与物的力的作用中,在他们残存的痕迹中,发现状态和影响,这种偶然性秩序导致的力量变化,是过度和生成,也是上升和坠落,是德勒兹的affects。另外,用啪嗒学来指对形而上学的超越——大转折,意外的可爱
deleuze 吉尔·德勒兹 学术 德勒兹 批评与临床
水与梦 豆瓣 谷歌图书
8.5 (8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加斯东·巴什拉 译者: 顾嘉琛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 - 1
在水的表面形象之下,有着一系列更加深刻、越来越强烈的形象。在形式的想象之下,读者会在水的实体中,识别出一种亲近,这种亲近极不同于火或土的“深度”给人造成的亲近。当读者具有了在物质本原中对某种深度的认识时,他最终会理解水也是一类命运,不再仅仅是流逝的形象的无为的命运,即永不会终止的梦的无为命运,而是一种不断地在改变着存在实体的根本的命运。
人们不会在同一条河流中洗两次澡,因为,人在自身的深处具有流水的命运。水确是那种过渡的本原。它是在火与土之间的本质的本体论变化。许给水的存在是一种眩晕的存在。它每分钟都在死去,它的实体中某种东西在流逝。每日的死亡不是火光冲天的火的旺盛的死亡;每日的死亡是水的死亡。水不断地在流淌着,水往下流着,它总在水平的死亡中消亡。水的死亡比土的死亡更令人沉思:水的苦难是无止境的。
2019年9月22日 已读
比起巴什拉劝退的认知学,他的诗学明显有意思很多,对物质进行归纳后重新想象与阐释,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保持一种迂回前进的关系。不过这本书明显更偏向感性,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骑士之棋
加斯东·巴什拉 法国哲学 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