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斯宾德
世界旦夕之间 (1973) 豆瓣 TMDB
Welt am Draht Season 1 所属 : 世界旦夕之间
8.5 (126 个评分) 导演: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演员: 克劳斯·洛维奇 / 芭芭拉·瓦伦汀
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跨时代项目斯莫莱克戎1号,是一种应用高端技术架设微缩世界的电子怪物。它可以针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事件做出精确的预测。由于这个研究项目的创办人兼总监沃尔摩尔教授神秘死亡,所长任命斯蒂勒博士作为这个项目的继任负责人。不久斯蒂勒的同事们发现新总监也开始状若疯狂。然而,随着老友--研究所安全主管劳兹神秘消失事件的不断深入,斯蒂勒渐渐分不清究竟是自己病了,还是身边的世界病了....
《世界旦夕之间》是1973年法斯宾德为电视台制作的两部式科幻电影,改编自伽洛耶出版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三重模拟》(Simulacron-3),本片后来被好莱坞翻拍成《异次元骇客》(The Thirteenth Floor),并深刻启发了后来的同题材系列电影《黑客帝国》。
2019年5月3日 看过
原来黑客帝国的电话亭是从这里来的,后来的思维控制和记忆塑造可以在这里寻找到痕迹,从此以后的科幻片都有它的影子;控制论研究所这个名字非常CYBERPUNK了;很多对镜子的特写,无时无刻不让观影者和主人公处于对主体存在价值和意义以及其真实性的拷问之中,通过镜子这个画框让不同的场景汇集,并且多是静镜头里套动态这种对比;和飞向太空一样,没有那么多的特效,但却是最科幻的科幻片,我始终相信科幻片不应只沉醉于景观特效对视觉的轰炸,而是对人类的感情与理性,非人和主体的反思让这个体裁充满了魅力和可能;虽然是黑客的灵感所在,但比后者可能走的更远,对拟象和存在的思考更是超前,因为主人公处于一个中间世界,正如镜子里影子的影子一般;当发现所在是虚幻以后,自由显得更加宝贵和危险,而最后斯蒂勒选择不妥协不忘记;喜欢音乐
1973 德国 德国电影 悬疑 法斯宾德
法斯宾德论电影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德] 忒特贝尔格 译者: 林芳如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4
“我想用我的电影盖一幢房子。有些做成地窖,有些做墙壁,其他则做窗户。“《法斯宾德论电影》中收集的文章即是通往这幢房子,进而登堂入室的甬道。本书收入了法斯宾德两本极富个人色彩的文集:以访谈为主的《幻想的无政府主义》,及以随笔和札记为主的《电影解放心智》,及以随笔和札记为主的《电影解放心智》。
这些文章作于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八二年间,经编者四处搜寻编辑成书,其中有些甚至是首次公诸于世的手稿。有人称法斯宾德的电影是一本极个人化的日记,这些访谈则又加上了注解。他总是会拨冗接受“审讯”,深知如何俯身瓦解对谈战略,扭转情势;有时又摇身一变成了访问者。一种快速而直接反应其感受的工作美学鲜明可见。而在随笔和札记中所呈现出来的,则是一位非常精准反映其工作的自由开放,构成了这些文章的魅力,除了谈论电影,还谈爱,工作,欲望,依赖,压迫以及未能实现的梦想。
当影院的灯光暗下来时,梦开始了……而这位自称浪漫的无政府主义者却不断向观众挑衅,以电影解放了人们的心智。
2019年9月23日 已读
关于电影形式与情感(关于私人问题也非常坦诚)
法斯宾德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