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吕弗
四百击 (1959) 豆瓣 IMDb Eggplant.place TMDB
Les Quatre Cents Coups
8.9 (852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让-皮埃尔·莱奥 / 克莱尔·莫里埃
其它标题: 400번의 구타 / 大人は判ってくれない
  特吕弗的半自传体作品,探讨了一个13岁男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安托万(让-皮埃尔•利奥德 Jean-Pierre Léaud 饰)处于成长的叛逆期,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成长土壤。他面对着僵化保守的学校教育制度、四分五裂的家庭坏境和残酷冰冷的社会面相,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出路。他逃课,见到母亲和他人偷情,跟老师谎称母亲去世,谎言被揭穿后,他离家出走,彻夜不归,并为了归还偷走的打印机而被警察当场抓住,带去了少管中心,但他还是在大家不留神的时候逃走了。安托万拼命往外跑,身后警笛鸣起,迷惘的安托万一直朝着大海奔跑……
2019年8月6日 看过
再刷,从新浪潮的启蒙作变成目前最喜欢的作品。形式与内容如何跨越心灵和时间达到经验和体验的沟通,那个耳光的温度似乎残存到现在。对于巴赞的“黑色写实”的绝佳阐释,也是对让·雷诺阿的诗意写实风格的演绎,“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想到特吕弗那句“爱电影的人都是有病的”和“童年对我来说都是一系列最为痛苦的回忆”;少管所部分现在看满脑子的福柯,记得福柯的监狱就是法国的少管所;安托万让我想起生活中的一些人,其他人让我想起自己;sometimes I'd tell them the truth and they still wouldn't believe me, so I prefer to lie
1959 成长 法国电影 特吕弗 经典
祖与占 (1962) 豆瓣 IMDb TMDB
Jules et Jim
8.4 (505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让娜·莫罗 / 奥斯卡·威内尔
其它标题: Jules et Jim / 朱尔与吉姆
一战前,德国人祖(奥斯卡·威内尔 Oskar Werner 饰)和法国人占(亨利·赛尔 Henri Serre饰)在巴黎结识。他们意趣相投,对诗歌和小说都有强烈而共同的兴趣,甚至二人为着同一个雕塑也着迷。顺理成章地,祖与占都爱上了同一个女子:聪明貌美的凯瑟琳(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饰)。
在这样的关系中,占选择了成全温柔单纯的祖。他们一起到乡间度假,度过了美妙时光。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他们失去了联系,在自己国家服役期间,他们多么担心会在战场上杀死自己的好友。而祖,从不间断地给妻子凯瑟琳写信。
战争结束,祖与占再次相遇,占觉察到祖和凯瑟琳的关系很糟糕——她对婚姻以外的感情从没停止过追逐,喜欢在各种爱情关系中享受自由。占在祖家中住下,凯瑟琳毫不掩饰对占的爱,这段三角关系平衡而快乐的维系着,旁人完全看不透。当占要离去时,凯瑟琳直率锐利的性格让事情起了变化……
2019年4月29日 看过
传说中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当凯瑟琳毅然决然地跳进水里时,我和占一样被她惊艳了,当然这也大概可以预示结尾;这场三人行与我终究有“隔”,但快节奏剪辑,更换画幅比,画面分切和定格让人印象深刻;你不能让风为你停留,荒原的风一旦逗留房屋,那就是一场灾难,只有在自由的原野上,它才是可爱的;如何将文学性赋予电影——旁白对主题的探讨;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好奇的人
1962 弗朗索瓦·特吕弗 新浪潮 法国 爱情
华氏451度 (1966) Eggplant.place IMDb 豆瓣 TMDB
Fahrenheit 451
6.8 (53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朱莉·克里斯蒂 / 奥斯卡·威内尔
其它标题: Fahrenheit 451 / 華氏四五一度
特吕弗的第一部彩色片,也是其作品中最富社会及政治意识的一部。在未来世界里,书籍一概被禁止,读书便是犯罪,所有书籍都要交出焚毁。消防员的任务不是灭火救人,而是焚书和捕捉读书人。于是有一些爱书者,把书背熟,希望日后可以流传,这些人称为「书人」。男主角本是一个忠心的消防员,焚书是他的职责。有次认识了一个女孩,受到她的影响,渐渐改变了人生观,发现了书本中原来充满了灵性的世界。经过这种温馨亲切的心灵生活,使她不能再忍受冷酷无情的机械社会。最后,他偷阅书本的背叛行为被妻子告发,他与情人设法逃往另一个符合他们理想的美丽世界,在那里有书籍的存在,重复人类真正的生活。 改编自美国作家雷·布烈伯里的科幻小说。(电影双周刊)
2019年4月14日 看过
2020.4.7重刷,发现片头使用旁白而非文字公示工作人员。之前没发现也许是因为声音比想象中更加优先画面。从观看开始,我们就已经参与到了电影的语言解构中---人为分割线----每本书背后都是一个人,而每个人也都是一本书。之前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反乌托邦,尤其是对审查制度和国家控制媒体的嘲讽,但电影最后的book-people——将自己变做一本书的承载器物却又有了另一番滋味,我们也许会毁灭于自己所热爱之物。但这个场景的确令人难忘——一群人漫步在树林与荒野中,一个人向你走来,说道“你好,我是萨特的《反犹与犹太人》”。另外,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角色,一个是婚后无趣的家庭主妇,一个是有趣可爱的意外邂逅,用一个演员可以说很恶趣味了
1960s 1966 反乌托邦 政治 新浪潮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豆瓣
Hitchcock/Truffaut
8.9 (14 个评分) 作者: [法] 弗朗索瓦·特吕弗 译者: 郑克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
本书是法国电影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与世界级悬念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就电影艺术问题进行的对话录。这是一本最具“挑战性”的书,它揭示了希区柯克这个易受攻击而又敏感的人的真正本质,也记录下了自默片时代起便活跃在影坛上的这位大电影艺术家行将消逝的艺术秘密。这场交谈进行了四年,希区柯克回答了特吕弗关于自己电影生涯的500个提问。特吕弗以俄狄浦斯求神示的方式向他发出询问,试图通过希区柯克的全部作品去搞清“希区柯克式电影语言”的独特架构——正是这种架构形成了他不可模仿的风格。
2019年7月12日 已读
特吕弗高扬起希区柯克的大旗去反对当时法国电影中的种种弊端。谈到了一些关于电影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特殊镜头的拍摄方法的问题,比如那个经验的眩晕镜头是希胖用移动摄影机和变焦距镜头传达出的五脏六腑离开身体的感觉。就算对希区柯克没有兴趣,看他的谈话录也很享受,太有趣了,说自己想要扮演尸体又怕被淹死,于是想要减肥50公斤再贴出对比照登报宣传hhhhhhhh还有那个如果拍摄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影片,会表现一个警察跳进一只袋鼠的袋里,对袋鼠说:“跟着这辆车”。不过特吕弗列了一整篇受到希区柯克影响的电影和导演之后,并没有详细说明蛮遗憾的。
希区柯克 特吕弗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