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曼努埃尔·埃洛阿
感性的抵抗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法]艾曼努埃尔·埃洛阿(Emmanuel Alloa) 译者: 曲晓蕊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6
本书为汉译作品中关于梅洛-庞蒂思想整体性、导论性研究填补空白之作,是对梅洛-庞蒂现象学的一次梳理。作者围绕梅洛-庞蒂思想的几大核心问题,结合哲学家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受德国现象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神经病学、自然科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影响和启发,展示梅洛-庞蒂思想诞生的历史语境,以及他对当时不同哲学流派的批判与借鉴、对“中间之路”的辗转探索。
本书可作为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与艺术批评等专业人员研究梅洛-庞蒂思想的导读作品,也可成为国内人文学科爱好者了解法国现象学的入门读物。
2019年11月29日 已读
通过透明性这个关键词,关联梅洛庞蒂与巴什拉的现象学路径,在空间与物的关照对比下,以人的肉体的本质性作为基石,提携出人与动物向世界敞开之不同所在。即,身体作为一种媒介(显现的载体和转呈的介质)可以创造自己世界的同时增强敞开,所以才会有《眼与心》中的世界的肉身,但这不是自我身体概念扩大后对世界的吞噬,而是肉身化主体与知觉世界之间的平衡。从“物的显现”到“物得以显现的方式和途径”就是从感性的世界到表达的世界,“感性世界因驻扎其上的表达世界而产生位移”。埃在最后提到瓦莱里的现象学是真正的透显现象学,在胡塞尔的描述性和后来的说明性之间依稀指出了另一条显像现象学的道路——“显现之物始终依赖于其涌现所依托的形式以及其自身的历史性”。这本书不仅是梅洛庞蒂的导论,也可以用来了解现象学和艺术哲学的交织
梅洛庞蒂及其研究 现象学 艾曼努埃尔·埃洛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