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
心为身役(全布面精装) 豆瓣
As Consciousness is Harnessed to Flesh
作者: (美)苏珊·桑塔格 译者: 姚君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4
本书为“苏珊•桑塔格全集”一种,桑塔格日记第二卷。自《反对阐释》开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后都在延续。许多有关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苏珊•桑塔格身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如果说桑塔格日记第一卷《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教育小说,这第二卷,会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31岁到47岁,桑塔格在不同世界(物质的,心灵的)之间来回穿梭,充满了极度的举棋不定和思想的种种矛盾。 越南之行、反战斗士、乳癌化疗、中国旅行计划,以及《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传世之作的孕育而生,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的鲜明标签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
2019年5月18日 已读
言语间还是少女的敏感和学者的锋芒;对本雅明的感觉很复杂啊hhhhhh;是她的论文灵感笔记,也是我的;看日记有一种隐秘的羞愧和愉悦,是浪漫化的邂逅;疑似失恋的时候,也是会对自己说“任何东西,只要它杀不死我,就都使我更强大;喜欢尼采的苏其实带有狄奥尼索斯的气质;“我最深刻的体验是对漠然,而非对指责的体验”
*上海译文出版社* sontag susan up 外国文学
反对阐释 豆瓣
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
8.5 (33 个评分) 作者: 苏珊.桑塔格 译者: 程巍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反对阐述》是苏珊·桑塔格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也正是它奠定桑塔格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今天读者来重温这部将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的论文集,一定能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东西,这些与自己的艺术细胞相碰撞,很可能会有新的灵感火花。
2019年6月26日 已读
重看部分章节,有些观点有偏见,比如指责科幻电影的浅薄的道德观,认为“科幻电影中绝对没有社会批评”。但无论是桑塔格自己还是科幻电影,60年代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篇文章预见并揭示了科幻电影背后的潜流和文本。桑塔格的科幻是科幻类型片的几种,怪人和灾难片为主。灾难片作为一种景观,要求观众以一种不带感情冲动色彩的、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毁灭和暴力。科幻是关于灾难的艺术,先呈现再遭到毁灭(流浪地球)。并且她也看到了科幻片和其他类型片的互动影响。分析落脚点是整本书相关的感受力,科幻电影富有“详尽的直感”sensuous elaboration,但灾难意象只是对生存焦虑的inadequate response。但utopia fantasy背后也是一种新的sensibility。另有对风格和总体性的讨论
文化批评 文艺理论 美国 苏珊·桑塔格 苏珊・桑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