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 豆瓣
作者: 彭小妍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 7
浪荡子是世界现代文学及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一直伴随着现代性的发展。本书立足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上海新感觉派入手,研究从现代浪荡子的源头巴黎,到作为中西方交流中介的日本,再到上海的浪荡子美学和跨文化现代性。作者将浪荡子视为跨文化现代性的推手,探究他 们在跨文化场域中对各种体制界限的逾越突破和创造性转化,并带出对于20世纪30年代法国、日本及中国之间的文化流动和本土转化的探讨。
每个男人里面都有一个女人,每个女人里面也都有一个男人。浪荡子创造并定义了摩登女郎的特质,浪荡子也因摩登女郎而彰显了自我。典型的浪荡子包括三个要件:
(1)以异性为自我的投射;
(2)致力于艺术的追求及自我的创造;
(3)努力不懈的跨文化实践,在跨文化场域追求现代性。
2019年7月19日 已读
环球与此同热的比较视野是亮点,但早在零几年周蕾就带着其他国家的学者做过二三十年代的环球摩登女郎现象,取的也主要是中日法,兼顾朝鲜和台湾等地,明显周蕾她们的研究虽然更早但更深入,把摩登女郎现象放在殖民地的近代化过程中,以性别为切入点考察跨国消费文化和流动的消费欲望,论述资本的消费欲望和视线凝视的政治以及殖民帝国中个体的生存。这本书将摩登女郎作为浪荡子的凝视的产物就忽略了摩登女郎的能动性,摩登女郎的符号背后是种族争议,国族主义,殖民情结,社会改革,优生学,资本主义和爱国主义潮流的交错,是种种现代性在不同地区文化脉络的现身。与之相比,全球现象下的这种浪荡子现象并没有做好勾连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 海外中国研究 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