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改良与革命 豆瓣 谷歌图书
Reform and Revolution in China:The 1911 Revolution in Hunan and Hubei
作者: 周锡瑞 译者: 杨慎之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10
作者系20世纪6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美国历史学者的新的一代,在撰写本书之前,作者用了两年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资料,在英国和日本查阅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外交档案,并摈弃了以往美国某些权威性中国近代史著作中的传统价值观念,对两湖地区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进行了比较客观和深入的探讨, 从经济利益得失的角度 ,分析了社会各个集团政治情绪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并广为学界熟知。本书的一些学术观点自然未必尽能为国内学者所同意,但至少可以起参考和启发的作用。 责任编辑审读了原稿,按编辑规范做了必要的加工。将书中的一些港台语言改为大陆通用的语言,并仔细核对了注释,重新编排译注的序号。
2019年3月24日 已读
周锡瑞在接受许知远的采访时谈到当时写这本书的主要论点是,“革命”在政治上可能是一个进步,但社会上可能是一个倒退,因为地方上的经济社会在退步。所以整本书的重点其实有两处,一处是周想要打破的当时的历史论点——辛亥革命的推动者和造就者不是孙中山和革命派,而是改良派,也就是周所说的“城市上流阶层”,他们控制着革命,也让革命无法真正的成功(“辛亥革命有两张面孔:一张是进步的,民主共和主义的面孔;在某种程度上,掩盖着另一张‘封建主义’的面孔。两者都把中央集权独裁专制,当作攻击的目标。”);另一方面贯穿全书的论证方法主要是考察社会上各个集团在面对经济利益损失时的政治情绪的变化,这种对国家民族内部革命力量的关注,让社会暴动成为了书的另一个关注点。而也正是对民众动乱的关注,周锡瑞写完这本书以后去写了义和团
中国近代史 周锡瑞 改良 海外中国研究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