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 豆瓣
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the State
9.2 (5 个评分) 作者: 凯瑟琳.A.麦金农 (catharine A.Mackinnon) 译者: 曲广娣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 10
这本书分析了社会权力如何塑造认知方式,以及认知方式又是如何形塑社会权力中男女的不平等。在广泛的意义上,本书探讨了在智识和政治的关系问题上社会性别(gender)差异所具有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它是在认识论的层次上探讨性别政治问题。
本书的论述以阐释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在两性不平等问题上各自的主张开始,然后,通过以女性地位为中心的性别批判,在认识论的层次上重构女性主义,进而,通过经由法律确认的、更为详细规定的女性的社会建构和待遇,来探讨制度化的国家权力,从而得出结论。
马克思主义是本书的理论出发点,因为马克思主义这种当代的理论传统,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却敢于正视有组织的社会统治,对此加以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分析,确认系统形成社会规则的社会力量,并寻求既在历史之内又依据历史去解释人类的自由。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真实存在的。它既批判了认为社会不公正是必然的和延续性的观点,又为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2018年12月6日 已读
全书把社会性别(gender)理解为一种权力的形式,并把权利放到社会性别形式中理解,而非相反。第一个部分是对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交集与争论部分进行了梳理,尤其是对二者的聚焦点“家庭”以及“家务劳动”,“家庭工资”是一个激进而又妥协的产物(题外话,逃避可耻这部剧真的很可惜,本来可以更深入的)。第二部分是方法论,意识觉醒(揭示男性权利的real不是他宣称的唯一reality而是使自己成为true的虚构)。第三部则是从性与国家权利制度(主要是法律制度的反应)上探讨性别的社会性别化何以被部分男性先天地主导和后天的合法化,社会性别包含性,而非相反(比如强奸因为一种暴力以性的方式实施时,暴力就是性。色情文艺的每一次侵犯都是现实的)。在对现实(real)的批判和寻求变革上,女性主义和马克思又走到了一起
女性主义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麦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