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
寻子遇仙记 (1921) Eggplant.place TMDB 豆瓣 IMDb Min reol
The Kid
8.9 (308 个评分) 导演: 查理·卓别林 演员: 查理·卓别林 / 卡尔米勒
其它标题: Il monello / Chaplins plejebarn
影片讲述玻璃匠夏尔洛(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饰)和弃婴(杰基·考甘 Jackie Coogan饰)之间一段笑中有泪的感人故事。夏尔洛在垃圾箱旁发现了一个弃婴并收养了他。等到孩子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懂事。两父子合演双簧,儿子打碎玻璃,父亲就上 前更换玻璃从而养家糊口。夏尔洛带着“儿子”躲避警察的追捕,以免他被送入孤儿院。可孩子的母亲后来有了钱,悬赏找回孩子。有人为钱把孩子从夏尔洛身边偷走,他四处追查也没有找到。疲惫的夏尔洛在梦中来到了天堂。一觉醒来的他,居然发现“儿子”跟他的母亲就站在自己的眼前……
本片在1978年巴西《标题》杂志评选的100部最佳影片中名列67。
2017年4月26日 看过
如果没有最后这就是部悲剧了,前面越是不用言语就能溢出来的喜悦到了后面就会变成不能表达压抑心中的苦闷,还好这是部喜剧电影,卓别林造了个梦。
没有言语但却不愿跳过一分钟,这就是卓别林和小正太的演技和魅力呀~
太太其实蛮可怜的,女性的悲哀,倘若没有找回孩子会一直在愧疚之中吧,还好是电影
查理·卓别林 经典 默片
水浇园丁 (1895) 豆瓣 TMDB
L'arroseur arrosé
9.1 (105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卢米埃尔 演员: François Clerc / Benoît Duval
其它标题: L'arroseur arrosé / Tables Turned on the Gardener
本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取景于一个花园。园丁在花园里手持水管给花圃浇水。顽皮的小男孩刚好路过,便开始了他的恶作剧。他偷偷的用脚踩住水管,使水流停止。纳闷的园丁正低头检查水管口时,小男孩一下子缩回了脚。园丁被喷得一脸水,小男孩则在身后得意的坏笑。生气的园丁追着小男孩一顿打,然后接着给花圃浇水。短短一分钟的生活片段,却上演了一出蕴含噱头的喜剧故事。
《水浇园丁》是路易斯·卢米埃尔对故事情节片进行的一次探索,并开创了喜剧片的先河。本片成为日后故事片的鼻祖和雏形,奠定了电影艺术的基础。
2017年11月18日 看过
最早的几部影片之一,一个长镜头,一分钟不到的片长,有起承转合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动作设计和恰当的幽默看点。电影的起源片就是这么有趣
卢米埃尔兄弟 喜剧 法国电影 短片 默片
工厂大门 (1895) 豆瓣 TMDB
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
8.7 (135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卢米埃尔
其它标题: 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 / Employees Leaving the Lumière Factory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俩在一家咖啡馆里公开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被电影史确认为电影诞生之日。
《工厂大门》可称为第一部广告宣传片。摄影机在门外记录了下班工人走出门外,骑车的,走路的,一幅自然真实的景象。乔治萨杜尔说“至今还使人感到一种朴素的魅力。”大门在略靠右边,在中间靠左的地方还有一个小门,因为光线暗,所以是黑色的。大门和小门刚好形成黄金分割。从大门出和从小门出的人,在构图上,也形成力量的平衡。
《工厂大门》在表现了工人以后,接着是一辆由两匹骏马拉着的马车载着厂主们驰进大门。
2017年11月18日 看过
一分钟,看着人们从工厂陆陆续续地鱼贯而出,看着时间点点滴滴地消逝而去,这一部蛮有生活气息的,工厂大门关上,电影世界开启
卢米埃尔兄弟 法国 黑白 默片
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1903) 豆瓣 TMDB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7.3 (38 个评分) 导演: 埃德温·鲍特 演员: Vivian Vaughan / Arthur White
其它标题: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Porter's sequential continuity editing links several shots to form a narrative of firemen responding to a house fire. They leave the station with their horse drawn pumper, arrive on the scene, and effect the safe rescue of a woman from the burning house. But wait, she tells them of her child yet asleep in the burning bedroom . . .
婴儿的午餐 (1895) 豆瓣 TMDB
Repas de bébé
7.8 (53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卢米埃尔 演员: Mrs. Auguste Lumiere / Andrée Lumière
其它标题: Repas de bébé / 婴儿喝汤
夏日中午,奥古斯特·卢米埃尔一家三口闲逸的在自家花园中享受着午餐。父亲奥古斯特耐心的喂着小女儿安德莉吃粥,母亲则在一旁温柔的默默注视着父女二人。本部不足一分钟的黑白记录短片,只有短短的一个镜头,却充满亲切感人的艺术效果,堪称是“日常生活即景小诗”。
本片在1895年12 月28日在巴黎“印度沙龙”公开放映,是标志电影正式诞生的影片之一。
火车进站 (1896) Min reol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
9.4 (258 个评分) 导演: 奥古斯特·卢米埃尔 / 路易斯·卢米埃尔 演员: Madeleine Koehler / Marcel Koehler
其它标题: 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 / 火车到站
电影的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利用“活动摄影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批电影,这一年也成为了电影的诞生年。
《火车进站》是他们最有名的和最被人仿效的作品之一。在影片《火车进站》中,火车头冲着镜头呼啸而过,当时的观众看了大吃一惊,十分恐慌,以为真会被火车轧死,吓得惊慌四散。
摩登时代 (1936)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Modern Times
9.3 (881 个评分) 导演: 查理·卓别林 演员: 查理·卓别林 / 宝莲·高黛
其它标题: Modern Times / The Masses
二十年代的美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了大机器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查理(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饰)就是一个底层市民,他在一个机器隆隆的厂房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以赚取微薄的收入。重复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他把人们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卷入流水线机器的皮带里,令人苦笑不得。
查理尽管贫穷,但却很善良。他在路上搭救了流浪女,和她一起生活,家里破烂却又温馨。每次身无分文的查理为了找到吃的,都会故意犯事,以便进入监牢。光景一时间有了好转,流浪女成了歌舞红星,然而好景太短暂了。
2018年1月12日 看过
在工厂和街道外的家庭空间成为人与人关系从物化体系中回复的短暂幻觉,螺丝钉的位置不仅仅是所谓的机器异化,更多的是劳动时间的空间化,是韦伯的合理化的可计算性,更是卢卡奇的自动的合规律的被物化了的社会关系,人与对象和自身的关系因为商品化而被切断,劳动就再也无法抵达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关系。这种物化意识不仅是商品形式的产物,更参与并塑造了社会的物化现象,它让以查理为代表的工人以直观的态度承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self-sufficient——2019.6.29重看
搞笑与温情共存的经典。之后许多喜剧动画和电影的梗和表演方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黑白默片是电影真正的时代,所有都靠故事和运镜表达。摩登时代,morden社会,现代性中人的机械异化,感性的启蒙拯救。工业时代下层阶级的喜怒哀乐,努力,永不放弃
卓别林 黑白 默片
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 (1961) 豆瓣 TMDB
Les Fiancés du pont Mac Donald
8.0 (115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安娜·卡里娜 / 让-吕克·戈达尔
其它标题: Les Fiancés du pont Mac Donald / The Fiancés of the Bridge Mac Donald
This silent burlesque short was incorporated into Varda's full-length "Cleo de 5 a 7", although in a slightly different version.
2019年2月9日 看过
摘下了墨镜的戈达尔。影中影的叙述手法,一座桥在戴上墨镜后成了左右对称的黑白世界,两条世界线走向截然不同,在这“镜渊”中寻求到一吻定情的过去
1960s 戈达尔 新浪潮 短片 阿涅斯·瓦尔达
沉睡的巴黎 (1925) TMDB 豆瓣
Paris qui dort
7.8 (26 个评分) 导演: 雷内·克莱尔 演员: 亨利·罗兰 / Charles Martinelli
其它标题: Paris qui dort / Paris qui dort
  本片又名[疯狂的射线]。雷内·克莱尔在先锋派的无情节炫技作品[幕间休息]之后的剧情片处女作,科幻短片。某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沉睡射线让整个巴黎所有的人都静止了,除了他自己及侄女,以及处在高空的埃菲尔铁塔看守人和飞机上的几位乘客。整个巴黎都属于他们了。于是这群资产阶级男女作为巴黎唯一能行动的人们开始了自己的冒险。影片的结尾很有趣。另外这部短片雄辩地证明,科幻片不一定非要数字技术……
2019年12月10日 看过
科幻部分其实不是最闪光的,有趣的还是电影名,电影开场时沉睡的巴黎中一个人穿梭在城市中,摄像非人之眼和人眼间滑动的平衡,
1920s 1925 科幻 雷内·克莱尔 默片
城市之光 (1931) IMDb TMDB Min reol 豆瓣
City Lights
9.2 (570 个评分) 导演: 查理·卓别林 演员: 查理·卓别林 / 弗吉尼亚·切瑞尔
其它标题: City Lights / City Lights: A Comedy Romance in Pantomime
他是一个流浪汉(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饰),身无分文,遇上了双目失明的卖花女,却不忍袖手旁观。他想尽办法去凑够费用,供卖花女治病。一天,他搭救了一个富翁,富翁当晚和他称兄道弟,第二天却翻脸不认人。本来打算向他求助的主意行不通了。流浪汉去参加拳击比 赛,以图获得奖金,却输得一败涂地。谁知这时重遇富翁,二人不计前嫌,富翁答应出钱资助卖花女。在交给流浪汉1000元后,富翁遭到偷袭,身上剩下的钱被强盗抢走。流浪汉奋不顾身去追赶,却因为误会被警察押回警局坐牢。另一方面,卖花女凭借流浪汉的资助重获光明,开了一家体面的花店。
2019年3月19日 看过
象征着这个城市的荣耀与光芒的白色雕像下躺着一位略显滑稽的流浪汉,而在白色帷布揭开前,二者并不矛盾。直到凝视客体的目光出现,凝视与被凝视之间的关系贯穿整部电影。以前看的时候不懂为什么这样一部欢乐的电影看完却悲从中来,现在再看也许就是这种看与被看的不稳定关系,最后女孩是否会接受他的确让人关心,但流浪汉认出盲女和被盲女认出后震颤的眼神不忍重看,爱与绝望一起化为羞愧。也许用齐泽克的话说,这种潜在的悲剧是拉康的“被寻回的失窃的信”。不过这部由流浪汉,喝醉/清醒的富翁和盲女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城市之光是一部能给予人巨大感触的电影,正如电影最后复明的盲女和出狱的流浪汉之间感动了无数人的一次握手,皮肤之间的些微触感和淡淡的温度赋予了这部黑白电影超越时光的色彩
1931 charleschaplin 卓别林 爱情 美国电影
柏林:城市交响曲 (1927) 豆瓣 TMDB
Berlin – Die Sinfonie der Großstadt
8.3 (41 个评分) 导演: 沃尔特·鲁特曼 演员: 保罗·冯·兴登堡
其它标题: Berlin, die Symphonie der Großstadt / Berlin, die Symphonie der Großstadt
一提默片,大都以为是看不了两分钟就倒掉呼呼大睡的类型。电影怎么能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谁能受的了,谁能坐在硬板凳上忸怩个把钟头,现在的好莱坞时不时都会搞得昏头大睡,在没有声音的光影中恐怕谁也坚持不住,哪怕来那么丁点音乐也是大大的不同。电影从来就是有声的,即使是在没有半点声响的默片时代,不信,你去听听看---城市的交响曲。清早起来,往来上班,中午下班,吃个午饭,睡个好觉,继续开来,待到下班,生活多彩。1927年柏林平凡的一天,可是怎么奏出个交响乐呢?火车飞驰在去往柏林的路上,清晨的柏林一片宁静,空旷的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慢慢的云动起来了,一张小纸片也飞来飞去,街上出现了第一个溜狗的人,第二个,第三个,人越来越多,一扇扇窗户打开了,越来越多的人从门里出来,上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巡逻的士兵们遥相呼应,工厂的机器转起来了,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等等,这怎么个交响了?什么也没听到阿?看来文字是太没有表现力了,乏力,真得很乏力阿~!
可是谁又能说没有交响呢,火车飞驰在路上,动的,清晨的柏林一片宁静,静的,云开始动了,纸片动的幅度是不是也越来越大了,街上的人是不是也在动,而且越来越多了,各个方向的运动,一扇扇窗户打开了,向上的运动,越来越多的人从门里出来,又是各个方向的运动,上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巡逻的士兵们遥相呼应,分别向两个方向的向左向右运动,工厂的机器装起来了,旋转的运动。
可是还是没有听到阿~!!
我说的是节奏的问题,没有节奏谈什么交响乐阿,卢特曼可是第一次把节奏试验于电影,谁说它不是一部用光 影 线条 运动奏出的一曲交响乐啊~!
不过声音我真的听到了,而且很大声,有强有弱的。还是那句话,不信,你去听听看~!
2019年4月3日 看过
在这部电影诞生的前一年,伍尔芙于1926年说电影可以成为体现现代城市经验的新艺术。电影是表达城市这种新型感知的新媒介和艺术形式,通过聚焦都市通勤者、柏林街景、现代化的办公室和玻璃橱窗等景观,以一种经过组织的备忘录构成节奏型蒙太奇,使支离破碎的感知和直觉转化成了具体的情感体验
1920s 1927 先锋|实验 德国 德国电影
持摄影机的人 (1929) 豆瓣 TMDB Min reol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
9.2 (184 个评分) 导演: 吉加·维尔托夫 演员: Mikhail Kaufman
其它标题: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 /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本片是苏联纪录片导演,“电影眼”理论的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的代表作。电影主要拍摄于乌克兰的敖德萨市,摄像师是维尔托夫的哥哥米凯尔•卡夫曼(Mikhail Kaufman)。影片主要分观众入席、城市黎明、人民的工作与休息、体育运动和艺术实践几部分,通过刻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呈现苏维埃新社会中的一个理想城市。摄影师米凯尔•卡夫曼在拍摄的同时也出现在电影画面中,首创了“自我暴露”的电影形式。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性突破意义的纪录片中,维尔托夫首次使用了二次曝光、快进、慢动作、画面定格、跳跃剪辑、画面分割等前卫剪辑手法,并采用了仰角、特写、推拉镜头等新颖的拍摄手法,并制作了一段定格动画。
2019年4月7日 看过
在《柏》后两年诞生,但几乎是对前者的全面超越。虽然都展示城市从清晨开始种种公共空间的苏醒,技术发展下劳动力和生产方式(主要是福特制的主宰)的转型,生老病死的轮回和现实主义的建构。但《持》的拍摄手法更加先锋,陌生化角度,分画面技术,超快速蒙太奇,定格,快慢动作和“主视角”拍摄等等。内容方面,《柏》是机械天堂,而《持》更关注人与机器的关系,只是“机械芭蕾”和健身凝视背后究竟是维尔托夫想要展示的未被异化的劳动还是马克思的工业训练,值得存疑思考。当然《持》最特殊的是经常出现的那个凌驾于城市之上的摄影机和重叠画面中的“眼”,这种自反也是结构主义对“人”“机”一体的诉求。如果说《柏》赋予了都市空间一种审美形式,那《持》则建构了景观城市的幻象。所以爱森斯坦对维尔托夫的自反性电影空间进行了“恶作剧”的批判
1920s 1929 dziga_vertov 俄罗斯 纪录片
一条安达鲁狗 (1929) 豆瓣 Min reol TMDB Eggplant.place IMDb
Un chien andalou
8.2 (354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演员: 西蒙妮·玛勒伊 / Pierre Batcheff
其它标题: 안달루시아의 개 / アンダルシアの犬
  路易斯·布纽尔西班牙的电影狂热者和现代主义诗人,他于1928年执导的〈一条安德鲁狗〉也许是最具超写实本质的一部电影。它的故事主要是关于一对情侣之间的争吵,但是片中的时序和逻辑则错乱不清。电影开场的一场戏中,一个男人不可思议地用剃刀将女主角的眼睛切开,然而她在下一场中出现,眼睛却毫发无伤。随著继续不断的争吵,一群蚂蚁从男主角手掌上的一个洞中爬出来,男主角拉著一个塞满骡子尸体的钢琴横越房间,一双手从墙洞中伸出来摇著鸡尾酒的调酒器。贯穿全片一直出现的插卡字幕,告知一些毫无意义的消逝时间间隔,像是「十六年前」的字幕插入时,剧中的动作却一直连续进行没有中断。
  这部作品被《电影元素》的作者波布克引为“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列——因其率先运用了象征、省略的影象和印象主义的剪辑技巧”。
2019年4月7日 看过
因为布努埃尔那个经典的划眼镜头一直不敢看,但看了后发现电影真正地实现了布鲁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时间被打乱分割后重组甚至消灭,昨天、今天和明天没有明确的划分,生活既是过去也是现在也可以是未来,抑或是三者的各种交叉点。只是爬满了蚂蚁的断手、被车祸谋杀的同性恋,被猥亵的女子都和开场那只被割了的眼睛一样,是布努埃尔和达利的梦,而“采用这个画面的原因,只是因为它是我梦中的一个场景,而且我知道它会让人恶心”。
1920s 1929 luisbuñuel 布努艾尔 法国
被分离的头颅 (1957) 豆瓣 TMDB
La cravate
7.6 (9 个评分) 导演: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演员: Denise Brossot / Rolande Polya
其它标题: La cravate / The Severed Heads
这是托马斯曼的一段简短的哑剧,讲述的是一个巴黎的顽童,她靠卖人类的头来生活。
A short mime adaptation of a Thomas Mann story about a Parisian urchin who makes her living sell ing human heads
新女性 (1935) 豆瓣
8.2 (46 个评分) 导演: 蔡楚生 演员: 阮玲玉 / 郑君里
其它标题: New Women
韦明(阮玲玉 饰)是一名音乐教师,平日里,她喜欢作曲和写小说。王博士是韦明的同时,尽管已经结婚,但他经常对漂亮的韦明动手动脚很不尊重,这让韦明感到恶心和唾弃。某日,韦明遇见了出版公司的余海涛,他的绅士和谈吐十分吸引韦明,然而,韦明只是将这份感情埋藏在心底。
韦明的姐姐带着韦明的女儿前来投奔韦明,使得韦明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的拮据,与此同时,无法得逞的王博士施诡计使得韦明为学校解雇,而女儿又恰巧在此时生病急需医治,一时间,韦明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无奈之下,韦明只得出卖肉体,而她的客人竟然正是阴险卑鄙的王博士。
2019年6月16日 看过
有些电影注定无法让文本和现实的互文隔离,从艾霞到阮玲玉本人其实是电影最好的注脚;左翼运动下朴素的现实主义表现;开场电车上的那组长镜头里人物关系可太妙了,张爱玲小说完美再现;今天很多人看完电影仍然说她委身于有妻子的富豪也比卖淫强,并由此推出韦明的脆弱与不平衡,由此可见时代的隔膜,新女性之新不是今天所谓的摩登时尚,而是女性试图经济独立却无法反抗真正主流时所遭遇到的新境地,这种情况下的女性是既传统又先锋的,只能多视角贴近观察;最打动我的倒不是那声凄惨的我要活,而是被迫卖身后却发现客人是被自己的自尊拒绝过的王博士,那一刻的惊讶与无措,委屈与窘迫,愤怒与痛苦,是阮玲玉的演技高光时刻;那句为了教化启蒙而将一个决绝的鬼魂召回后喊出的“我要活”实在是个败笔,那句“我要报复”的姿势仿佛红灯记再现,而非不倒女性
1930s 1935 中国电影 女性 老电影
理发店里的怪事 (1923) 豆瓣
Mysterien eines Frisiersalons
导演: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 埃里希·恩格尔
其它标题: Mysterien eines Frisiersalons / The Mysteries of a Hairdresser's Shop
Karl Valentin plays a journeyman in a barber shop who prefers to stay in bed than to take care of his (already heavily bearded) customers. When he's at work, he removes boils with hammer, chisel and pincers, turns long-haired men into skin-heads and chops off people's heads.
2019年6月4日 看过
布莱希特的先锋,印象早期中他对侦探片有特殊爱好,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彻底成为电影工业的批判者,有些想法挺好玩的,比如我很好奇为什么割头前要把别人剃成光头hhhhhh
1920s cult 喜剧 德国 短片
浮士德 (1926) TMDB 豆瓣
Faust - Eine deutsche Volkssage
8.5 (75 个评分) 导演: F·W·茂瑙 演员: 格斯塔·埃克曼 / 埃米尔·雅宁斯
其它标题: 파우스트 / Faust – Eine deutsche Volkssage
帝和魔鬼梅菲斯特(爱米尔·强宁斯 Emil Jannings 饰)以浮士德的灵魂为赌注打赌,梅菲斯特坚称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学士浮士德(格斯塔·埃克曼 Gösta Ekman 饰)会在欲望的引诱之下日渐堕落,而上帝则相信浮士德的理性终究会打败欲望。梅菲斯特化身成为一条黑狗来到了浮士德的身边,并且成为了随时随地满足他任何愿望的仆人。在梅菲斯特的带领下,浮士德返老还童成为了神采奕奕的青年,并且邂逅了单纯善良的玛格丽特(卡米拉·霍恩 Camilla Horn 饰),在梅菲斯特的作弄之下,玛格丽特坠入了爱河,却在意外之中误杀了自己的母亲,她的哥哥亦死在了浮士德的手中。绝望的玛格丽特最终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而被关入了监狱之中,而浮士德的旅途却并未走到尽头。
2019年6月22日 看过
选的书里面的前半段,不过电影的看点到的确是视觉景观特效,恶魔出场的开场非常惊艳,天使与恶魔的对峙让人想到柏林苍穹,不过后面对爱的歌颂有些泛滥到流俗了,女主很苦情
1920s 1926 f.w.murnau 奇幻 德国
战舰波将金号 (1925) TMDB 豆瓣 Min reol
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
8.7 (244 个评分) 导演: 谢尔盖·爱森斯坦 演员: 亚历山大·安东诺夫 / 弗拉迪米尔·巴斯基
其它标题: 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 / 波特金号战舰(港)
影片发生在1905年,一艘名为波将金号的战舰上,原本这是一艘沙皇海军的骄傲,可是因为连续数月的伙食太差,导致了一场哗变。沙皇海军波将金号战舰上,水兵的生活环境非常差,受着非人的待遇。一连数月,水兵的伙食很差,供应的牛肉甚至长满了蛆,引起了战舰上水兵们的极度不满。部分水兵策动起义,却受到了军官的镇压。指挥官下令枪杀叛乱者,但是由于起义之火在众人心中燃烧。行刑队拒绝开枪,起义者们拿起武器将军官丢入大海。波将金号被起义者们夺取,并驶入敖德萨石阶进行补给。敖德萨的群众对水兵们的遭遇非常同情,义愤填膺,纷纷声援起义的水兵。而群众的声援却遭致沙皇军队的镇压,一场血腥的屠杀就此展开……
2019年7月7日 看过
和库里肖夫的linkage不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是conflict,所有的文本都被分裂成单独的符号,最后被他通过结构主义的技巧重组为概念和感觉盛况下的视听景观。但表意符号的背后是宣传性质的集权主义,所以老塔会抱怨他的压制性质。但爱森斯坦对艺术的不连续性的看重,对震惊效果的追求,发展出的montage of atrractions总是让人想起20年代末期的巴赫金,复调与狂欢的音乐性为他们共享。比起敖德萨阶梯,更喜欢战舰起义前对捏紧的拳头,战舰的船头,红色的旗帜和愤怒的表情等特写的蒙太奇
1925 爱森斯坦 经典 苏联 蒙太奇
月里嫦娥 (1929) 豆瓣
Frau im Mond
7.9 (16 个评分) 导演: 弗里茨·朗 演员: 维利·弗里奇 / Gerda Maurus
其它标题: Frau im Mond / 月亮中的女人
几位研究人员及淘金者抱着各自的目的乘宇宙飞船去月球探险。他们猜测那儿黄金蕴藏丰富。发现黄金后他出现争论而导致致命的枪战。子弹击中了宇宙飞船的氧气罐。因此剩余的氧气不能让所有人都能够平安返回,其中一人最终自愿留在了月球上。女天文学者出于对他的爱也愿意留下来。
2019年7月14日 看过
162min版,还是大都会更好一些呀,前后转折略生硬,基本可以分成两部影片看,前半段的剪辑和后半段的场景设计
1920s 1929 德国 科幻 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