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
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 (2012) 豆瓣 TMDB
The Pervert's Guide to Ideology
8.9 (132 个评分) 导演: 索菲亚·菲尼斯 演员: 斯拉沃热·齐泽克
其它标题: The Pervert's Guide to Ideology / 齐泽克电影指南:意识形态篇(港)
電影《變態者意識形態指南》是由斯洛文尼亞的哲學家、拉康精神分析專家斯拉沃熱‧齊澤克編寫劇本及主演、由蘇菲‧費因斯(Sophie Fiennes)執導。如齊澤克的另一部《變態者電影指南》一樣,它透過穿梭於著名的電影場景之間來勾勒出一個理解藝術和世界的精神分析理論框架,是某種意義下一部「紀錄片」。
2019年2月13日 看过
“电影是终极的‘变态艺术’,电影不向你提供你想要的东西,它告诉你怎么欲望。” 所以老齐告诉我们享受你的症状吧;左手批判理论,右手弗洛伊德,但核心是拉康的纪录片;很多时候我都觉得精神分析很牵强,但不妨碍我觉得这种close reading做的很棒,从理论应用和细致程度上来说
纪录片 齐泽克
齐泽克! (2005) 豆瓣
Zizek!
8.0 (25 个评分) 导演: 阿斯特拉·泰勒 演员: 斯拉沃热·齐泽克
其它标题: Zizek!
Slavoj Zizek
2019年8月22日 看过
两种乌托邦;Marxist surplus-value, Lacan’s object petit a as surplus enjoyment, the paradox of the superego. The more you have, the more you want, the more you drink, the more you are thirsty, the more you obey the superego, the more you are guilty——膝盖中了一箭;哲学是提出问题而非解决问题;The left needs a new answer和We want revolution without a revolution(中间一度半裸躺床上接受采访hhh)
纪录片 齐泽克
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 豆瓣 Goodreads
Welcome to the Desert of the Real
作者: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季广茂 译林出版社 2015 - 4
哲学不仅是精神求索的工具,也是解剖现实的利器。齐泽克惯于将高深的哲学同琐碎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哲学透彻分析生活,用寻常生活丰富哲学,本书即是他的代表作品。“9•11”之后,各界学者纷纷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角度做出分析,齐泽克则从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后现代主义和生命政治等角度对这些事实和见解予以回应,视角新颖,见解独特,通俗易懂。
齐泽克发出了一种不寻常的声音,我们将在今后数年内反复聆听。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判家 费雷德里克•詹姆逊
他是欧洲数十年来精神分析,更确切地说是普通文化理论方面最杰出的代表。
——英国文学理论家 泰瑞•伊格尔顿
2018年9月29日 已读
仍然是齐泽克的一套分析术语,译后记完美说出我为什么喜欢齐泽克。欧陆哲学过于庞杂晦涩,分析哲学又稍显浅白,齐泽克完美中和。并且他总能带给你新的想法,更何况他也喜欢谈电影
齐泽克
享受你的症状!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尉光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11
本书是齐泽克通过好莱坞电影来分析美国大众文化,进而介绍拉康学说的一本文化批评著作。书中分析了好莱坞电影的种种“症状”——为什么一封信总抵达它的目的地?为什么女人是男人的一个症状?为什么每个行动都是一次重复?为什么菲勒斯会出现?为什么总有两个父亲?为什么现实总是多重的?齐泽克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融于一炉,在影像和影像背后的大众文化肌理处,有其独特的见解,从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哲学领域。他用黑格尔和康德来说明拉康,同时也用政治和大众文化来证明拉康。本书中,他将拉康的理论深化和发展,并使之驰骋于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
2019年3月11日 已读
“我们公开地假装自由,而私下里服从。在两个情形中,当我们以为自己玩弄了权威的时候,我们恰恰成了它的牺牲品:犬儒主义的距离是空洞的,我们的真正位置是服从的仪式”。大他者被瓦解的今天,众多小他者成为提供身份认同的部落。拉康的实在界在齐泽克看来是模糊的,康德的物自体不是被察觉的客体,而是凝视本身,是一个存在但却空洞的位置。杜尚的小便池,马列维奇的黑色方块成为艺术品不是为什么而是在哪里的问题。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三者中,实在界是一个被回溯性地建构的象征,抹去和掩盖无法承受的真实,是主体作为一个存在需要的淫荡的幻想。(事实上,还有比齐泽克更混乱的存在吗)
心理学 文化研究 精神分析 雅克·拉康 齐泽克
真实眼泪之可怖 豆瓣
The Fright of Real Tears: Krzystof Kieslowski between Theory and Post-Theory
8.4 (10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穆青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8 - 3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以真实眼泪之可怖为始、以虚构眼泪之涌流为终,这样的说法就是非常恰当的了。这些眼泪不是打破保护墙的情不自禁的眼泪,不是个人情感自发性的表现,而是戏剧化的、表演性的眼泪,是重新获得距离的“罐头眼泪”(就像电视演播现场的罐头笑声),或用古罗马诗人的说法,这是“众生皆罪,万物堪怜”(lacrimae rerum),眼泪是公开流给大他者看的,此时我们已不再关心(甚至憎恨)我们正在哀悼的逝者。重新获得的距离关乎陈述和声明之间的裂缝:眼泪是声明,暗含着对立的陈述立场即快乐。"
——齐泽克
为了使电影思想尽快回归智性主流,英国电影协会邀请齐泽克在国家影剧院发表系列讲座,于此汇集成本书。齐泽克的所有著作都雄心勃勃,本书可以看作他通过强化理论雄心来更新电影研究的典范。他运用马克思、弗洛伊德和拉康理论对基耶斯诺夫斯基的电影进行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解读与互证。
像他所有的著作一样,《真实眼泪之可怖》结合了争议和严谨、机智和洞察。它使我们明白,缺乏理论洞见的所谓基础电影分析是不存在的——反之,理论也必须经由对电影的真实热爱,一次次地复活重生。
导读齐泽克 豆瓣
Slavoj Zizek
8.4 (31 个评分) 作者: (英)托尼·迈尔斯 译者: 白轻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8
斯拉沃热·齐泽克不是一个普通的思想家。他把精神分析、哲学和政治引人注目地融为一体,他的方法总是新鲜而令人着迷的。他的话题范围同样令人振奋,从当代生活的政治冷漠,到一个认为自己会被鸡吃掉的疯子的笑话,从《生死时速》中基努·里维斯的道德英雄主义,到厕所设计对民族心理的揭示。
在这本书中,托尼·迈尔斯给出了齐泽克关键思想的一个清晰而迷人的指引,并解释了齐泽克思想的主要来源,包括他对拉康精神分析的重要参与。运用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例子,迈尔斯第一次概述了齐泽克作品所处理的主要问题,包括:
• 主体是什么并且它为何如此重要?
• 后现代性为何如此可怕?
• 我们如何区分现实和意识形态?
•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种族主义为何总是一种幻想?
《导读齐泽克》是任何一个想要理解这位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所说的“近几十年来欧洲出现的在精神分析界,诚然也是一般文化理论界的最令人敬畏的杰出倡导者”——的思想的人的必要读物。
2019年7月27日 已读
齐泽克最大的特点还是对拉康的理论三界中被忽略的实在界的强调,想象界和象征界是重点,但不是最后的抵达。只有无法到达的the real——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一个无法企及的状态,一个弗洛伊德意义上的物自体才是齐泽克斜目而视现代生活所发现的关键所在。就像他前段时间接受界面采访时对“幸福”话语的否定的同时对“爱”的肯定。不过这本书收获最大的还是它对齐泽克思想中的德国唯心主义尤其是黑格尔思想的解说,在黑格尔的“具体的普遍性”的上看到了“属概念总是其自身的一个种概念”,所以消隐的中介是否定的否定之后的第三个辩证时刻,不过对齐泽克思想中和性与女性相关的部分并不出彩,仍然只是围绕着建构和症状,不如直接阅读《快感大转移》和《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哲学 精神分析 西方哲学 齐泽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