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s
大都会 (1927) T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IMDb 豆瓣
Metropolis
9.1 (459 个评分) 导演: 弗里茨·朗 演员: 阿弗莱德·阿贝尔 / 古斯塔夫·佛力施
其它标题: Metropolis / 科学世界
In a futuristic city sharply divided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son of the city's mastermind meets a prophet who predicts the coming of a savior to mediate their differences.
2019年4月11日 看过
科幻电影之母,可以看到太多后面的影子;开头的手和脑靠心调节的唯物与唯心之论;从马克思阶级差异到最后的基督宗教;虽然朗说反极权但电影却被希特勒喜爱;最喜欢的还是电影里的建筑,哥特+未来主义+装饰艺术运动;默片里诡魅的阴影和重重追逐让人沉迷;身为人象征善良圣母的玛丽亚和生为机器成为绝对邪恶的妖女玛丽亚之间的二元对立,绝望中的儿童向善伸出的求助之手和观看诱惑舞蹈时铺满了银幕的面孔和眼球;弗莱德进入地下世界第一个看到的是永远只有10个小时的时钟,时钟对时间秩序的划分和观念的形成本就和资本主义联系,而这里资本为了拥有更多的生产力拥有了掌控时间的力量;最嘲讽的是工人起义时被工头一句话说了回去“没有了机器,你们什么也不是”,于是最后满腔怒火又变成了烧死巫女
,仿佛回到中世纪,只是这次被献祭的是机器人
1920s 德国 科幻 表现主义
火星女王艾莉塔 (1924) 豆瓣
Аэлита
7.4 (8 个评分) 导演: 雅科夫·普罗塔扎诺夫 演员: 尤丽娅·索恩采娃 / 伊戈尔·伊林斯基
其它标题: Аэлита / Aelita: Queen of Mars
This is called the first Soviet science fiction film because of its "futuristic" sets on Mars, although most of it takes place in Moscow. The movie is se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P (New Economic Policy) in December, 1921. A mysterious radio message is beamed around the world, and among the engineers who receive it are Los, the hero, and his colleague Spiridonov. Los is an individualist dreamer. Aelita is the daughter of Tuskub, the ruler of a totalitarian state on Mars in which the working classe are put into cold storage when they are not needed. With a telescope, Aelita is able to watch Los. As if by telepathy, Los obsesses about being watched by her. After some hugger-mugger involving the murder of his wife and a pursuing detective, Los takes the identity of Spiridonov and builds a spaceship. With the revolutionary Gusev, he travels to Mars, but the Earthlings and Aelita are thrown into prison by the dictator... Written by Fiona Kelleghan <fkelleghan@aol.com>
沉睡的巴黎 (1925) TMDB 豆瓣
Paris qui dort
7.8 (26 个评分) 导演: 雷内·克莱尔 演员: 亨利·罗兰 / Charles Martinelli
其它标题: Paris qui dort / Paris qui dort
  本片又名[疯狂的射线]。雷内·克莱尔在先锋派的无情节炫技作品[幕间休息]之后的剧情片处女作,科幻短片。某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沉睡射线让整个巴黎所有的人都静止了,除了他自己及侄女,以及处在高空的埃菲尔铁塔看守人和飞机上的几位乘客。整个巴黎都属于他们了。于是这群资产阶级男女作为巴黎唯一能行动的人们开始了自己的冒险。影片的结尾很有趣。另外这部短片雄辩地证明,科幻片不一定非要数字技术……
2019年12月10日 看过
科幻部分其实不是最闪光的,有趣的还是电影名,电影开场时沉睡的巴黎中一个人穿梭在城市中,摄像非人之眼和人眼间滑动的平衡,
1920s 1925 科幻 雷内·克莱尔 默片
柏林:城市交响曲 (1927) 豆瓣 TMDB
Berlin – Die Sinfonie der Großstadt
8.3 (41 个评分) 导演: 沃尔特·鲁特曼 演员: 保罗·冯·兴登堡
其它标题: Berlin, die Symphonie der Großstadt / Berlin, die Symphonie der Großstadt
一提默片,大都以为是看不了两分钟就倒掉呼呼大睡的类型。电影怎么能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谁能受的了,谁能坐在硬板凳上忸怩个把钟头,现在的好莱坞时不时都会搞得昏头大睡,在没有声音的光影中恐怕谁也坚持不住,哪怕来那么丁点音乐也是大大的不同。电影从来就是有声的,即使是在没有半点声响的默片时代,不信,你去听听看---城市的交响曲。清早起来,往来上班,中午下班,吃个午饭,睡个好觉,继续开来,待到下班,生活多彩。1927年柏林平凡的一天,可是怎么奏出个交响乐呢?火车飞驰在去往柏林的路上,清晨的柏林一片宁静,空旷的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慢慢的云动起来了,一张小纸片也飞来飞去,街上出现了第一个溜狗的人,第二个,第三个,人越来越多,一扇扇窗户打开了,越来越多的人从门里出来,上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巡逻的士兵们遥相呼应,工厂的机器转起来了,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等等,这怎么个交响了?什么也没听到阿?看来文字是太没有表现力了,乏力,真得很乏力阿~!
可是谁又能说没有交响呢,火车飞驰在路上,动的,清晨的柏林一片宁静,静的,云开始动了,纸片动的幅度是不是也越来越大了,街上的人是不是也在动,而且越来越多了,各个方向的运动,一扇扇窗户打开了,向上的运动,越来越多的人从门里出来,又是各个方向的运动,上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巡逻的士兵们遥相呼应,分别向两个方向的向左向右运动,工厂的机器装起来了,旋转的运动。
可是还是没有听到阿~!!
我说的是节奏的问题,没有节奏谈什么交响乐阿,卢特曼可是第一次把节奏试验于电影,谁说它不是一部用光 影 线条 运动奏出的一曲交响乐啊~!
不过声音我真的听到了,而且很大声,有强有弱的。还是那句话,不信,你去听听看~!
2019年4月3日 看过
在这部电影诞生的前一年,伍尔芙于1926年说电影可以成为体现现代城市经验的新艺术。电影是表达城市这种新型感知的新媒介和艺术形式,通过聚焦都市通勤者、柏林街景、现代化的办公室和玻璃橱窗等景观,以一种经过组织的备忘录构成节奏型蒙太奇,使支离破碎的感知和直觉转化成了具体的情感体验
1920s 1927 先锋|实验 德国 德国电影
持摄影机的人 (1929) 豆瓣 TMDB Min reol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
9.2 (184 个评分) 导演: 吉加·维尔托夫 演员: Mikhail Kaufman
其它标题: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 /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本片是苏联纪录片导演,“电影眼”理论的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的代表作。电影主要拍摄于乌克兰的敖德萨市,摄像师是维尔托夫的哥哥米凯尔•卡夫曼(Mikhail Kaufman)。影片主要分观众入席、城市黎明、人民的工作与休息、体育运动和艺术实践几部分,通过刻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呈现苏维埃新社会中的一个理想城市。摄影师米凯尔•卡夫曼在拍摄的同时也出现在电影画面中,首创了“自我暴露”的电影形式。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性突破意义的纪录片中,维尔托夫首次使用了二次曝光、快进、慢动作、画面定格、跳跃剪辑、画面分割等前卫剪辑手法,并采用了仰角、特写、推拉镜头等新颖的拍摄手法,并制作了一段定格动画。
2019年4月7日 看过
在《柏》后两年诞生,但几乎是对前者的全面超越。虽然都展示城市从清晨开始种种公共空间的苏醒,技术发展下劳动力和生产方式(主要是福特制的主宰)的转型,生老病死的轮回和现实主义的建构。但《持》的拍摄手法更加先锋,陌生化角度,分画面技术,超快速蒙太奇,定格,快慢动作和“主视角”拍摄等等。内容方面,《柏》是机械天堂,而《持》更关注人与机器的关系,只是“机械芭蕾”和健身凝视背后究竟是维尔托夫想要展示的未被异化的劳动还是马克思的工业训练,值得存疑思考。当然《持》最特殊的是经常出现的那个凌驾于城市之上的摄影机和重叠画面中的“眼”,这种自反也是结构主义对“人”“机”一体的诉求。如果说《柏》赋予了都市空间一种审美形式,那《持》则建构了景观城市的幻象。所以爱森斯坦对维尔托夫的自反性电影空间进行了“恶作剧”的批判
1920s 1929 dziga_vertov 俄罗斯 纪录片
一条安达鲁狗 (1929) 豆瓣 Min reol TMDB Eggplant.place IMDb
Un chien andalou
8.2 (354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演员: 西蒙妮·玛勒伊 / Pierre Batcheff
其它标题: 안달루시아의 개 / アンダルシアの犬
  路易斯·布纽尔西班牙的电影狂热者和现代主义诗人,他于1928年执导的〈一条安德鲁狗〉也许是最具超写实本质的一部电影。它的故事主要是关于一对情侣之间的争吵,但是片中的时序和逻辑则错乱不清。电影开场的一场戏中,一个男人不可思议地用剃刀将女主角的眼睛切开,然而她在下一场中出现,眼睛却毫发无伤。随著继续不断的争吵,一群蚂蚁从男主角手掌上的一个洞中爬出来,男主角拉著一个塞满骡子尸体的钢琴横越房间,一双手从墙洞中伸出来摇著鸡尾酒的调酒器。贯穿全片一直出现的插卡字幕,告知一些毫无意义的消逝时间间隔,像是「十六年前」的字幕插入时,剧中的动作却一直连续进行没有中断。
  这部作品被《电影元素》的作者波布克引为“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列——因其率先运用了象征、省略的影象和印象主义的剪辑技巧”。
2019年4月7日 看过
因为布努埃尔那个经典的划眼镜头一直不敢看,但看了后发现电影真正地实现了布鲁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时间被打乱分割后重组甚至消灭,昨天、今天和明天没有明确的划分,生活既是过去也是现在也可以是未来,抑或是三者的各种交叉点。只是爬满了蚂蚁的断手、被车祸谋杀的同性恋,被猥亵的女子都和开场那只被割了的眼睛一样,是布努埃尔和达利的梦,而“采用这个画面的原因,只是因为它是我梦中的一个场景,而且我知道它会让人恶心”。
1920s 1929 luisbuñuel 布努艾尔 法国
诺斯费拉图 (1922) I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8.0 (171 个评分) 导演: F.W. Murnau 演员: Max Schreck / Gustav von Wangenheim
其它标题: 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 吸血僵尸(港)
布特(古斯塔夫·冯·沃根海姆 Gustav von Wangenheim 饰)是一家不来梅地产公司的职员,受公司委派去一座古堡与诺斯费拉图伯爵(马科斯·夏瑞克 Max Schreck 饰)做房屋买卖交易,但是在古堡附近的旅店投宿时,人们得知他目的地的反应都很奇怪。到了古堡,见到面目枯槁、行为古怪的诺斯费拉图伯爵,也得知他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惯,布特对他的身份心生窦疑,终于探知他就是传说中的吸血鬼。布特逃出古堡,伯爵也一路奔向他买好的、位于不来梅的房子。布特回家后,得知吸血鬼伯爵已经到来,而且正是他令小城瘟疫肆虐,他和妻子艾伦(Greta Schröder 饰)一起,开始设法消灭吸血鬼伯爵……
2019年7月7日 看过
以前看戴锦华讲吸血鬼片的时候是以和科幻片的联系作为结尾,当时以为是和怪兽等非人向电影类型,现在看分明是天外魔花的先导版,疫情蔓延背后的无穷复制,上帝之后的宿命与生命问题,以及对后来的黑色电影的影响。影子的形式即内容的先锋性说一万遍了但还是想惊叹和赞美,比起之前的表现主义电影,多了许多户外场景。另外看完后想起相关的那本克拉考尔的书还没看
1920s 1922 吸血鬼 德国 德国电影
理发店里的怪事 (1923) 豆瓣
Mysterien eines Frisiersalons
导演: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 埃里希·恩格尔
其它标题: Mysterien eines Frisiersalons / The Mysteries of a Hairdresser's Shop
Karl Valentin plays a journeyman in a barber shop who prefers to stay in bed than to take care of his (already heavily bearded) customers. When he's at work, he removes boils with hammer, chisel and pincers, turns long-haired men into skin-heads and chops off people's heads.
2019年6月4日 看过
布莱希特的先锋,印象早期中他对侦探片有特殊爱好,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彻底成为电影工业的批判者,有些想法挺好玩的,比如我很好奇为什么割头前要把别人剃成光头hhhhhh
1920s cult 喜剧 德国 短片
歌剧魅影 (1925) 豆瓣 TMDB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8.0 (11 个评分) 导演: 爱德华·塞奇威克 / 朗·钱尼 演员: 朗·钱尼 Lon Chaney / 玛丽·菲尔宾 Mary Philbin
其它标题: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幻影歌剧(默片)
故事发生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都市巴黎,卡洛塔(Mary Fabian 饰)是一名歌剧演员,某日,剧院之中忽然现身了神秘的幽灵,威胁卡洛塔必须放弃她在歌剧《浮士德》中的角色,并将这个角色让给一位名为克里斯汀(玛丽·菲尔宾 Mary Philbin 饰)的女子扮演。克里斯汀和幽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原来,幽灵的真身是一直以来潜伏在剧院中的一名头戴面具的男子,一场意外令他的容貌尽毁,变得恐怖狰狞,无奈之下只好戴上面具,躲藏在墓地里。某日,克里斯汀的出现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女子,于是决定现身将她挟持。起初,克里斯汀十分害怕这位诡异的男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克里斯汀渐渐发现,这恐怖的幽灵亦有温柔善良的一面。
2019年6月19日 看过
叠影构图;戏眼在揭去面具的那一刻,假面是魅力的来源,而“魅”字则是电影精髓所在;面具也象征着占有欲的“恶”一面
1920s 1925 恐怖 经典 美国
浮士德 (1926) TMDB 豆瓣
Faust - Eine deutsche Volkssage
8.5 (75 个评分) 导演: F·W·茂瑙 演员: 格斯塔·埃克曼 / 埃米尔·雅宁斯
其它标题: 파우스트 / Faust – Eine deutsche Volkssage
帝和魔鬼梅菲斯特(爱米尔·强宁斯 Emil Jannings 饰)以浮士德的灵魂为赌注打赌,梅菲斯特坚称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学士浮士德(格斯塔·埃克曼 Gösta Ekman 饰)会在欲望的引诱之下日渐堕落,而上帝则相信浮士德的理性终究会打败欲望。梅菲斯特化身成为一条黑狗来到了浮士德的身边,并且成为了随时随地满足他任何愿望的仆人。在梅菲斯特的带领下,浮士德返老还童成为了神采奕奕的青年,并且邂逅了单纯善良的玛格丽特(卡米拉·霍恩 Camilla Horn 饰),在梅菲斯特的作弄之下,玛格丽特坠入了爱河,却在意外之中误杀了自己的母亲,她的哥哥亦死在了浮士德的手中。绝望的玛格丽特最终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而被关入了监狱之中,而浮士德的旅途却并未走到尽头。
2019年6月22日 看过
选的书里面的前半段,不过电影的看点到的确是视觉景观特效,恶魔出场的开场非常惊艳,天使与恶魔的对峙让人想到柏林苍穹,不过后面对爱的歌颂有些泛滥到流俗了,女主很苦情
1920s 1926 f.w.murnau 奇幻 德国
骷髅舞 (1929) 豆瓣 TMDB KevGa-NeoDB
The Skeleton Dance
7.8 (32 个评分) 导演: 华特·迪士尼 演员: 沃尔特·迪斯尼 / Carl W. Stalling
其它标题: The Skeleton Dance / 骨骼的舞蹈
夜幕降临,阴风阵阵。鬼影憧憧的郊外,夜枭发出凄厉的鸣叫。墓园的时钟指针指向午夜12点,骨瘦如柴的野狗仰天吠月,墓碑上两只黑猫婴啼阵阵,令人不寒而栗。就在此时,一双惨白手骨从地下伸出,吓跑了正在打闹的黑猫。随之出现的竟是一具阴森肃杀的人类骨架。他跳出墓穴,四处行走,期间用头骨打跑了吓倒自己的夜枭。在此之后,另外出现了三具骷髅。伴随着彻夜呜咽的寒风,四个骷髅在墓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彻夜无眠,狂魔乱舞,鬼影缭乱……
本片是“糊涂交响曲”系列的第一部短片,背景曲目主要根据圣桑的《骷髅之舞(Danse Macabre)》改编。
2019年6月28日 看过
骷髅可爱之外的意义在于有声片时代开始后,迪士尼开始将对话和歌曲加入到他们的影片中了
1920s 1929 disney 动画 动画短片
月里嫦娥 (1929) 豆瓣
Frau im Mond
7.9 (16 个评分) 导演: 弗里茨·朗 演员: 维利·弗里奇 / Gerda Maurus
其它标题: Frau im Mond / 月亮中的女人
几位研究人员及淘金者抱着各自的目的乘宇宙飞船去月球探险。他们猜测那儿黄金蕴藏丰富。发现黄金后他出现争论而导致致命的枪战。子弹击中了宇宙飞船的氧气罐。因此剩余的氧气不能让所有人都能够平安返回,其中一人最终自愿留在了月球上。女天文学者出于对他的爱也愿意留下来。
2019年7月14日 看过
162min版,还是大都会更好一些呀,前后转折略生硬,基本可以分成两部影片看,前半段的剪辑和后半段的场景设计
1920s 1929 德国 科幻 默片
机械芭蕾 (1924) 豆瓣 TMDB
Ballet mécanique
8.1 (80 个评分) 导演: 费尔南德·莱热 / 达德利·墨菲 演员: 吉吉
其它标题: Ballet mécanique / 机器的舞蹈
本片是法国先锋电影运动中立体主义电影的代表作。莱谢尔原是一位立体主义画家,作品多以机械的图案和城市生活景象为主题。《机械舞蹈》是他唯一的一部电影作品。也是他在银幕上对其立体主义美学的一次试验。全片共300多个镜头,由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形象构成。如帽子,白色的圆圈和三角形,一个女人的微笑,来回摆动的球体和通过棱镜分射出的光和线,齿轮,数字,镀铬的机器零件,运动着的机器杆件,杂技表演中的马术场面,商店里的服装和摇彩的轮盘等。这些形象大体可分为两类:物(对莱谢尔来说,实际上也包括部分人体和人的器官)和机器。莱谢尔在影片中摒弃了叙事的元素,而通过一系列快速的组接的独立画面,表现出富于节奏的物件与机械的运动,以构成一种视觉的舞蹈和看得见的音乐。在这里,他把人类行为与其周围的物的世界比作机械的运动,从而构成了关于人与机器世界的隐喻。
莱谢尔最初从事电影创作的意图是要以电影的手段来进行他在绘画方面的研究,他在创作中自然地意识到电影为什么就不能摆脱叙事和演出的梗桔呢?他在《机器的舞蹈》的拍摄中,便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他将日常生活中自然运动的物象,如:钟摆、女孩儿荡秋千、上楼梯的妇女和活动的木马等等,同以电影手段使之运动起来的机器零件、橱窗模特儿的腿、商店里的日用品,以及招贴画和报纸的标题等等一些立体派画家所喜爱的造型物体加以并列,形成了一幕的确富有电影化运动效果的——机器的舞蹈。由于莱谢尔十分强调纯构图形状的匹配和节奏性剪辑的对位处理,因此,影片中一切活动的物像都如同钟摆的节奏运动起来。那些自然物体成为富有生命力、感染力很强的活动影像,而人物的运动在失去了她的现实性的同时,却造成了一种特殊运动的感受方式。莱谢尔曾谈到他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他是想“创造出常见的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节奏,表现出它们的造型的美。”然而,事实上正如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所指出的那样“他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造型的美’是属于节奏的,而不是属于为节奏所掩盖的物体本身的”。对于电影视觉节奏的实验,莱谢尔的《机器的舞蹈》无疑是在探索着电影艺术表现的新的领域。
影片十分注重表现视觉的节奏感。如片中有一胖女人爬楼梯的段落。她不断的爬上去,然后又落回到地面,再重新往上爬。影片通过剪辑反复重复这个段落,以求造成一种机械运动般的节奏。这一模式曾成为60年代以后的试验电影的一个核心技巧《机械舞蹈》像当年的其他默片一样,在放映时有乐队作现场伴奏。更加渲染运动的节奏感。莱谢尔请了当时著名的美国作曲家乔治·安泰尔为影片作曲。安泰尔为这部影片设计了特殊的配器:木琴,8架钢琴,甚至有一台飞机的发动机,以发动机的噪音作为音响和其他乐器相配合。曲调则兼用调性,无调性和十二音体系。
2019年7月22日 看过
非生命体的机械物质和被画面切割的身体生命拼接成为新的“物”,一个关系形成和角力的场所,在这个意义上,物何以成其为物有了拉图尔意义上行动网络者意味。上下颠倒的观看错位正如旋转的运动影像,连续性的蒙太奇幻觉被取消。在眩晕之中,默片也被赋予了声音的空间感和环绕感。小八卦是发现伴奏的人是乔治·安太尔,在电影里使用了16架自动演奏钢琴,这种滚筒驱动后来启发了海蒂设计出她的扩频技术
1920s 1924 实验电影 法国电影 短片
间奏曲 (1924) 豆瓣 TMDB
Entr'acte
8.3 (51 个评分) 导演: 雷内·克莱尔 演员: Jean Börlin / Inge Frïss
其它标题: Entr'acte / 休息节目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几个充气的气囊;接着是穿着短裙的芭蕾舞女演员,然后是歌剧院广场的前景和拳击手挥舞剧院的动作。歌剧院广场,一个达达派艺术家在沉思,要烧掉歌剧院。于是,火柴划着了。拳击手挥起双拳再一次向大歌剧院打去。庙宇的立柱。在高楼的平顶上,达达派艺术家曼·雷伊和画家杜尚正在下棋。突然,喷射而来的水搅乱了棋局。女舞蹈演员的舞步。女人的脸和水母的眼。一颗鸟蛋在喷泉吐出的水柱中蹦跳。芭蕾舞团的主要演员扮成罗尔猎人出现在屋顶上。他瞄准鸟蛋。蛋仿佛在水柱中起舞。开枪。蛋壳破裂。一只白鸽破壳而出。达达派画家端着猎枪。瞄准、射击,猎人应声跌落。一辆由骆驼拖曳的灵车载着死者的棺木,缓缓驶在巴黎的郊区大路上。灵柩上放着饼干花环,送葬者挂着哀恸的神情。灵车越走越快,终于狂奔起来。跟在车后的绅士、太太们疯狂追赶。最后,灵车撞到墙上,棺木掀翻,死者穿着魔术师的装束,从棺木里爬出。他挥动魔杖。追来的人群立即消失,他又点了一下自己的胸口,他也倏忽同隐去。
2019年7月22日 看过
慢动作的身体动作和最后追逐戏中扭曲的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重复的旋转是意义的生成,在破碎的影像之间建立没有叙事性的叙事,最后的收尾非常有想象力
1920s 实验 法国电影 达达主义 雷内·克莱尔